對于釣魚佬來說,只要不空軍,都是好魚!
可有些魚,比空軍還可怕萬倍,釣上來一不注意給吃了直接喜提“國保”。
不但自由沒了,就連青春也沒了,后面幾年時光都得在國家的“包吃包住”下度過。
那究竟是什么樣的魚需要放生呢?
![]()
中華鱘
說起古老的魚類,中華鱘是最經典的,尤其是長江一帶的居民們,更是十分熟悉。
它被譽為“長江魚王”,是長江中最大的魚,一般為0.4米到1.3米之間的長度,體重在50千克到300千克之間。
![]()
而最令人難忘的不是它健壯龐大的體型,是它的外表,這究竟特別在哪里呢?
它的外殼堅硬無比,看起來就像盔甲一樣,一刀都劈不壞,整個身體呈現了一種紡錘形,尤其是它的嘴,相對于別的魚來說尖一些,有點像大鵝的嘴。
![]()
而它的口前,有4條吻須,乍一看還會覺得有些突兀。
目前,野生中華鱘的數量已經不足3000條,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如果抓住給吃了,輕則五年以下,重則十年以上。
![]()
有人說,我自己抓了偷偷吃了也沒人知道,不就沒事了?
當然是錯誤的,首先中華鱘是野生動物,數量稀少需要保護,其次,每條中華鱘都會被植入芯片,相當于他們的身份證,少一條馬上就會被人發現。
![]()
所以千萬不要想,在紅線上反復橫跳,意外釣上來,一定要放生。
芝麻劍魚
光看名字就知道,身上肯定像灑滿“芝麻”一樣,體型還與小劍類似。
不得不說,的確十分形象,芝麻劍魚,學名為斑鳠,是我國南方特有的一種名貴淡水魚類,它的身體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黑點,像灑在魚身上的小芝麻一樣。
![]()
雖然它看起來像鯰魚,但它的尾鰭如劍,背鰭和胸鰭棘都是有毒腺的,刺傷后會引起劇痛,甚至是休克,它的口部則有6根白須。
而它的身體是十分光滑無鱗的,曾經因為肉質細嫩無肌間刺而被譽為“淡水之王”,因為過度捕撈已經瀕臨滅絕,也是妥妥的“牢底坐穿魚”。
![]()
巖原鯉
聽名字感覺是鯉魚的一種,看樣子會發現這與鯉魚十分相似。
它也是長江中特有的一種魚類,俗稱水子、黑鯉魚等,一不注意,就容易給帶回家品嘗,不過這一品嘗可就出事了,那我們應該怎么分辨它與鯉魚呢?
![]()
首先看體型,巖原鯉的體型呈現一種菱形,相對于鯉魚來講是細長的,而且它的腦袋極其的小,仿佛是個“小頭爸爸”,擁有著小小的腦袋大大的身體,看起來極其別扭。
而鯉魚則是“大頭兒子”,兩者的頭相差很多,也容易分辨。
![]()
除了腦袋,身體上與鯉魚差不多,會比鯉魚游得快一些,因為對水質要求極高,所以只生活在長江及支流。
還是因為大肆捕撈以及棲息地被破壞,它的數量銳減,也成為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抓錯吃了,還是會攤上大事。
![]()
松江鱸魚
說起這種魚,上海地區的朋友都會很熟悉,是上海松江地區的特色名魚,歷史上曾被稱為“中國四大名魚”之首,還曾被乾隆帝賜名為“江南第一名魚”。
可想而知有多美味了,正是因為肉質鮮嫩,這讓松江鱸魚數量大肆減少。
![]()
而環境污染也導致這種魚的數量再度減少,成為了瀕危物種,如果意外在野外抓到了這種魚,因為不認識帶回去吃了也是要進局子的。
這種魚身體全部呈現一種黃褐色,上面有很多的黑斑點,頭部寬大,嘴巴也寬寬大大的,因鰓蓋上有橙紅色條紋形似四鰓而得名。
![]()
猛地一看,就會覺得這與像極了一條蝌蚪形狀的魚,十分有特點。
不果在野外抓到了這種魚也要立即放生,這種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依舊是一條“牢底坐穿魚”。
![]()
新疆大頭魚
新疆大頭魚也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因為數量極其稀少,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僅存于塔里木水系。
它頭部比例較大,吻部扁平,呈楔形,口寬大且口裂呈斜狀,下頜略微突出于上頜之前,像極了某些網友發的表情包。
![]()
而它的體型較大,體長可達80到94厘米,最大個體重50到60千克,主要是以其他魚類為食。
雖然吃肉長大,但是它的身體卻是修長的,看起來背脊有些扁扁的,但肚子卻是鼓鼓的,突出來的。
![]()
最有特點的要數它的外表了,背部呈現青灰色,鱗片十分細小,布滿了一些斑點,還帶著一對橢圓形的眼睛。
而它的腹部卻是銀白色的,鰭卻是淺橙紅色的,如果捉到了,也請立即放生。?
結語
一根魚竿連接的不只是人與魚,更是整個淡水生態系統。當我們將那些意外的“貴客”輕柔送回水中,守護的不僅是它們的生命,也是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