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敵人屠殺過后,白公館只剩下19名地下黨員,這時,羅廣斌對看守楊欽典說:“放了我們,給你自己留一條后路吧!”
那年 11 月 27 日夜。
白公館的槍聲停了。監舍鐵欄后,19 雙拳頭攥得緊緊的。看守楊欽典站在牢門外,手里的槍已經上膛,準備開始開槍掃射。
此時,整個監獄只剩楊欽典了,其他的劊子手全被調去渣滓洞支援屠殺,就留他一個人,處決最后這批 “政治犯”。
關鍵時刻,羅廣斌突然說:“老楊,放了我們!出去后我們給你作證,你得給自己留條后路!”
這個河南漢子的槍口,慢慢往下垂。這一瞬間的選擇,關系 19 條人命,也藏著一段沾血的救贖。
楊欽典從沒想過,自己會走到這樣的十字路口。
![]()
他 1919 年生在河南郾城的貧苦農家,家里世世代代種地。1942 年,家鄉鬧災荒,他參軍就為 “混口飽飯”,能一天吃三頓飽飯就行。
他身強體壯,被選進蔣介石的警衛團,后來升成特務隊班長。1948 年,他被調到白公館當看守班長。
剛到的時候,敵人反復跟他說,獄里的人都是 “惡棍”。他信了,對這些 “政治犯” 一直冷眼相對。
直到宋綺云、許曉軒主動跟他搭話。“你當兵是為自己吃飯,我們革命是為讓所有人都能吃飽飯。” 這樣的話,他聽了很多次。
他慢慢發現,這些被折磨得血肉模糊的人,會把僅有的窩頭分給瘦弱的 “小蘿卜頭” 宋振中。可同為看守的楊進興,卻把對犯人的酷刑當成消遣。
人心的轉變,都藏在細節里。
楊欽典開始悄悄幫著做事。他給獄里的志士傳口信,悄悄延長他們的放風時間,還把禁書藏在掃帚柄里,帶給陳然。
可 1949 年 9 月的一場屠殺,把他徹底拖進了深淵。
蔣介石飛到重慶,下令對獄里的 “政治犯”“斬盡殺絕”。毛人鳳策劃了行動,要在戴公祠處決楊虎城一家和宋綺云父子。
行動當天,楊進興指著宋振中,對他說:“后車上的小崽子,交給你們處理!”
他伸手掐住 8 歲宋振中的脖子,那孩子蹬著小腳,發出微弱的呻吟。這個畫面,成了他后來無數個深夜的噩夢。
事后,他領到 50 塊銀洋的賞金,可夜夜都在冷汗中驚醒,再也睡不安穩。
11 月 27 日下午 4 點,槍聲又響了。
沖鋒槍的掃射聲一直持續到深夜,白公館里 50 多名志士,最后就剩下 19 人。
這時候,渣滓洞打來求救電話。楊進興聽見遠處解放軍的炮火聲越來越近,知道大勢已去,扔下一句 “你搞定”,就倉皇逃走了。
羅廣斌抓住這個機會,再次跟楊欽典喊話。楊欽典的腦子里,一下子閃過兩個畫面:一個是小蘿卜頭圓睜的眼睛,一個是羅廣斌之前說的 “新中國已經成立了,別給反動派陪葬”。
“你們真能保我平安?” 他聲音發顫地問。
“共產黨說話算話!”19 人一起回應。
楊欽典咬了咬牙,終于拔開了牢門的插銷。
逃生的人群里,郭德賢帶著兩個孩子,被周居正等人護著往歌樂山深處跑。身后,特務的槍聲還在響。
楊欽典沒跟著跑。在袍哥的勸說下,他選擇回去自首。
羅廣斌等 19 人聯名寫了證明,說明他的立功情況。政府念他有功,給了他路費,讓他回河南老家種地。
可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特殊時期,他參與殺害小蘿卜頭的舊賬被翻了出來。
他被判處 20 年徒刑。妻子又急又氣,沒多久就去世了。兒子因為是 “特務后代”,一直娶不上媳婦。
他在獄里一直等,等著有人能為他作證。直到 1982 年,當年從白公館逃出來的幸存者們四處奔走,拿出確鑿的證據,法院才撤銷了原判。
2007 年,楊欽典去世,活了 89 歲。
他可能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放走的 19 人里,羅廣斌出獄后寫了《重慶黨組織破壞經過和獄中情形的報告》。
這份報告里,藏著烈士們用生命凝結的 “獄中八條”。“防止領導腐化”“加強黨內教育”,這些用血寫的囑托,都是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教訓。
這些珍貴的囑托能留到現在,離不開他最后時刻的那個抉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