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吳昌華
通訊員 陳善文 吳艷
武漢公安無人機戰隊有一個閃亮的LOGO:漢警之翼。
早在低空經濟概念興起之前,武漢公安就在探索無人機應用。2012年,武漢市公安局成立全國第一支視頻偵查支隊;2017年,全國第一支警用無人機專業大隊在該支隊成立。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基層所隊的實戰需求,激發了民警的熱情和聰明才智,一批無人機“發燒友”成為“警營創客”,在硬件研發和戰法運用方面涌現一系列高水平的發明創造。在全國公安機關無人機比武的賽場上,武漢無人機戰隊成為聞名全國的“夢之隊”。
如今,武漢正在努力打造全國低空經濟發展高地,公安民警可以調動更多來自其他部門和企業共享的無人機平臺。無人機的加速應用,讓武漢公安如虎添翼。
![]()
10月22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武漢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隊四大隊低空支援中隊。一座僻靜的小院,中間的空地便是訓練場,民警、輔警正在訓練試飛他們新研制的無人機。訓練場邊的一排平房,便是他們的工作室,室內擺放著數十種無人機。榮譽墻上,掛著近年來他們獲得的30多份獲獎證書、獎杯。
![]()
民警劉宇飛隨手拿起機架上一架看似平常的無人機,說道:“別看它貌不驚人,它是我們自行研制的飛行抓捕網槍,是一架雙發網槍穿越機。它的前一代產品單發網槍,今年初獲得了公安部頒發的一等獎。”
劉宇飛來到訓練場上,戴上FPV(第一人稱視角)眼鏡,起飛這架雙發網槍穿越機,撲向人形靶標,“啪”地一聲槍響,一張大網凌空而下,準確將靶標收入網中;穿越機拉高后飛回,補發一槍,再次網住靶標。
![]()
網槍設計為雙發,是為了確保捕獲目標。劉宇飛介紹,設計飛行網槍,起初是為了捕獲“黑飛”的無人機。與無人機反制槍相比,飛行網槍見效更快、更加可靠,確保低空安全。
這架警用穿越機雖然體型小巧,但威力不凡,時速可高達200公里。它能在高速飛行中發射網槍,對地面或低空移動目標實施精準抓捕,時速60公里的移動目標也不在話下。記者看到一段演練視頻:奮力狂奔的一名“嫌疑人”,只聽到“啪”的一聲,就被從天而降的大網網住,動彈不得。
氣球看似無害,一旦飛到機場等區域上空,就會形成很大的安全隱患。氣球容易受到氣流影響,飄忽不定,并不好打。他們研發了專門用于擊落氣球的穿越機和戰法,可以100%擊落氣球。央視《創新進行時》欄目專門拍攝播出了這項發明。
回到工作室,劉宇飛打開了一個無人機操控平臺,屏幕上顯示武漢地圖,地圖上標注了100多個點位。在劉宇飛操作下,屏幕上,一架無人機從機巢起飛;隨著視角切換為無人機視角,屏幕上出現長江大橋和黃鶴樓。“這個平臺是武漢市測繪研究院建設的,在全市部署了一批無人機機巢,基本實現市域全覆蓋。我們得到了授權,可以調用相關區域機巢的無人機。”
![]()
民警劉宇飛是一名90后,曾是一名優秀的偵察兵。初到無人機大隊時,發現同事都是無人機專家,還有幾名特種飛手,劉宇飛既感到幸運也頗感壓力。他加強訓練,刻苦鉆研,發揚頑強作風,很快成為隊內穿越機飛得最快、復雜路線最穩的王牌飛手。結合偵察兵經驗,他研究出了各種無人機技戰法,隱秘偵查、一鍵全景、機動跟蹤、拋投救援、室內偵查等,把無人機“玩出了花”。
![]()
輔警張玉泉也是一張王牌。與劉宇飛的偵察兵經歷不同,張玉泉讀大學時學的專業是酒店管理,畢業后做過幾年銷售,但他最感興趣的是無人機。2013年,他組裝了第一部無人機,是武漢最早一批無人機玩家。2019年他經過特招來到無人機大隊。2023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中,張玉泉奪得無人機駕駛員比賽第一名。
2023年7月23日,劉宇飛和張玉泉受公安部邀請參與成都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安保工作。到達成都后,立即參加公安部組織的“無人機探測反制紅藍對抗”,作為藍方為優化反制方案提供反饋意見。在開幕式期間,劉宇飛和張玉泉兩人24小時值守,工作臺上擺著滴眼液,身邊堆滿了紅牛空罐,時刻準備對空飄物和低慢小進行反制。安保任務圓滿完成,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
無人機大隊大隊長劉軍就更厲害了。在部隊大院長大的他,最感興趣的不是槍,而是手搖步話機和無線電臺,初中時就組裝過無線電臺。上警校時他是計算機科代表,教同學編寫程序。
1994年,劉軍警校畢業后加入武漢市公安局刑偵處。他編寫程序統計涉黑團伙結構,安裝隱蔽攝像頭掌握現場動向,設計可視化便衣調度系統……2012年武漢市公安局成立全國首個視頻偵查支隊,劉軍主動請纓組建警用無人機中隊。“要搭建立體化的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機必不可少!”
劉軍開始沉浸在無人機的世界里,走訪無人機企業,試飛各款機型;網上查資料學習知識,下班后直奔小樹林練到天黑,節假日一飛就是一整天。他的技術也突飛猛進。
“看一名飛手的技術好不好,先看皮膚黑不黑,再看手上的繭厚不厚。”劉軍指著拇指上厚厚的繭子笑道。
2015年11月,首屆中國無人機警務應用技能競賽設置3個科目的比賽,劉軍帶領武漢隊奪得“航拍制作全景圖”科目一等獎。2017年5月在公安部組織的全國首屆無人機戰法演練大賽中,劉軍帶隊參加全部7個科目的角逐,獲得4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在139支參賽隊伍中名列榜首,贏得“夢之隊”的美譽,還受公安部邀請編寫全國相關技術職務考試大綱。
劉軍是2017年全國警航首批十大考官之一,考取了CAAC(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執照、教員證、國家一級裁判員證,被聘為全國警用無人機比賽總裁判長,帶隊研發的成果獲得21項無人機領域國家專利。
![]()
![]()
運用配備光感拋投、激光投射裝置的無人機,引導警犬開展定向搜索,劉軍創造性地研發“哮天犬”的機犬協同作戰項目,獲得武漢公安科創競賽第一名。
“無人機不是會飛的相機,而是民警肢體器官的延伸,要帶著偵察思維去行動。”劉軍將偵查思維融入飛行,形成獨家秘訣,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青年民警:重要場合升空前要做噪音測試,行動時貼著云層飛行隱蔽……
“無人機對我來說,不僅是工作,更是終生的熱愛。我將把警營生涯全部傾注在無人機上,帶領武漢警用無人機飛得更高更遠!”劉軍說。
![]()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