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溫州新聞網)
轉自:溫州新聞網
![]()
位于甌海的中國眼鏡小鎮
![]()
甌海眼鏡有限公司在生產AI智能眼鏡
![]()
溫州網訊 10月30日,溫州市首個自主申報入選新修訂“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的職業——“眼鏡架制作工”國家職業標準順利通過終審,即將正式發布。這標志著,在“中國眼鏡生產基地”溫州,6萬名眼鏡架制造從業者在迎來屬于自己的“職業身份證”后,也即將擁有清晰的人才評價標準。
有了“職業身份證”
“當初該職業入選‘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這相當于為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提供了一個‘身份證’,一個官方認可的標簽。”作為該國家職業標準編寫的核心發起人,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設計與數字學院副院長、眼鏡產業學院院長易際磐回憶起申報初衷時,語氣中依然充滿感慨。
作為“中國眼鏡生產基地”,溫州擁有龐大的眼鏡制造產業,行業年產值超200億,相關從業人員約6萬名,形成了以中高端眼鏡制造為基礎,以出口為市場主導的特色區域經濟。其中,甌海區作為核心承載地,集聚了700多家眼鏡上下游企業,年產值超170億元,80%以上產品遠銷歐美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受海外市場青睞。
溫州還擁有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這一全省唯一一所培養全生命周期眼健康職業高技能人才的院校。此前,如此龐大的眼鏡制造產業卻面臨一個尷尬的局面:沒有一個與之對應的、國家認可的獨立職業工種。這導致技能人才評價體系缺失,從業者職業身份模糊,成長通道受阻。
2021年,國家啟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開放新職業申報。“一聽到這個消息,我就覺得,機會來了。我馬上想到聯合政府申報‘眼鏡架制作工’新職業,為從業者爭取一張‘身份證’。”易際磐說。為了破解這一困境,由溫州市人力社保局指導,甌海區政府和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聯合申報了“眼鏡架制作工”這一新職業。
這是一場優中選優的激烈競爭,據業內專家透露,全國新職業的入選率低至千分之三。最終,憑借前期扎實的調研和詳實的申報材料,溫州申報的“眼鏡架制作工”成功“入典”,成了全市首個自主申報入選“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的職業。
繪制行業“人才藍圖”
“入典”只是第一步。根據國家規定,新職業確立后,必須配套制定相應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以明確該工種各級別技能人才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
“我們成功建議了名稱,希望也能由我們來制定國家標準。溫州不僅要為一個職業爭取‘身份證’,也要為整個產業繪制‘人才藍圖’。”易際磐說。帶著這份責任與擔當,溫州市人社局、甌海區政府和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三方作為牽頭單位,于2023年3月正式啟動了國家標準的起草工作。經過多輪專家評審及反復修訂完善,最終形成終審成果。10月30日,浙江省“國家職業標準”終審暨溫州市行業技能生態圈提升行動啟動儀式在甌海舉行,標志著“眼鏡架制作工”這項國家職業標準終審通過,即將正式落地。這既是深入貫徹落實人才強國戰略、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務實成果,也是甌海區政府、溫州市人社局和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深化產教融合、共育技能人才的生動實踐。
“職業標準制定的最終目的,絕不是設卡,而是為了培養人才,推動行業正向發展。”易際磐強調,標準的核心作用是“促進工人技術技能的提升”,引導他們主動學習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藝。溫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對此深有同感:“原來沒有這個工種,我們在培養這方面的技能工人時,就缺少一個統一的規范。有了國家標準,我們就能按圖索驥,推動人才培養的規范化。”
在此之前,一位技藝精湛的老師傅,其能力可能得不到官方體系的認證。而標準落地后,則為所有從業者提供了一條清晰的、官方認定的成長途徑。“相當于給了他們一個技能提升的‘導航圖’。”易際磐解釋道,“員工可以對照標準,清楚地知道自己處于哪個水平,下一步需要補充哪些知識和技能,職業晉升更有目標和方向。”
擦亮“溫州眼鏡”金名片
對于溫州本土產業而言,此舉意義更為深遠。它不僅與溫州“中國眼鏡生產基地”的身份高度契合,更是擦亮了“溫州眼鏡”這一區域金名片的影響力。掌握國家標準的制定權,意味著在行業領域內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與規則主導權,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溫州在全國眼鏡制造業中的地位。
眼鏡架的制作,雖在方寸之間,卻是精密制造與時尚消費的重要結合點。智能眼鏡等新業態的崛起,對傳統制造工藝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傳統鏡架到智能視光產品的跨越,核心在于技能人才的支撐。
以新國標通過為契機,作為全國首個“眼鏡架制作工”新職業的策源地,為了進一步發揮新職業的標桿作用,甌海區率先行動,創新推出眼鏡產業技能生態圈六大提升行動,即實施“眼鏡架制作工”萬人培育、眼鏡技師職業素養千人提升、眼鏡產業技強百企暨產教評技能生態鏈建設、眼鏡產業實習見習貫通、眼鏡產業“一試三證”聯合培育、眼鏡系列職業競賽行動,努力打造具有甌海辨識度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真正讓“匠心”成為區域產業最硬核的競爭力。今年以來,甌海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超1.1萬人次,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引育占比排名均位列全市第一。
對于溫州眼鏡的未來,易際磐有更高期待。他透露,接下來他的首要任務是編寫配套的教材與題庫,建立完善的技能等級認定和培訓體系,讓標準真正“活”起來,服務于人才培養。他還希望溫州能舉辦首次“眼鏡架制作工”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通過舉辦國賽,能提升溫州在中國眼鏡行業的領導地位。現在很多產區都很關注我們這個標準的進展,經常打電話來詢問。”
來源:溫州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