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真實:隱藏,還是袒露?
有人跟我說,他最討厭別人借著“真實”、“直接”的名義傷害他。
比如,跟你來一句:我這個人說話比較直接啊,你別介意。
然后巴拉巴拉來一堆挑你各方面刺兒的話,最后還美其名曰忠言逆耳,如果你不接受,那就是“你這個人怎么半點真話都聽不得呢?”
在親密關系中,類似的關于“真實”是不是要被表達和接受,同樣一直成為了伴侶相處的最大困惑之一。

很多人憋屈也就在這里,當你感覺到來自伴侶的“真實情緒表達”的傷害時,可能會感覺到一種矛盾和沖突:
他好像也不是故意要傷害你,在最親近的人身邊不就是要以最坦誠最真實的樣子出現嗎?
那我真實了你又受不了了。
最后你說他兩句,他還委屈上了,結局就是你也委屈,他也委屈。
很多時候,伴侶雙方工作壓力都很大,在一方希望得到對方的安慰,理解和支持的時候,對方反而將工作中的情緒帶回到了兩個人關系里,這樣的事情,真讓人感覺“有冤沒處訴”。
![]()
在知乎上,有人犀利地指出:很多人希望能夠在伴侶面前展現真實情緒的需求,其實質是“我可以對我的伴侶展現真實情緒,而且對方得好好哄著我,同時對方還不能有情緒。”
這哪里是找伴侶,實際上應該是在找媽,或者心理咨詢師。
然而畢竟,伴侶關系不是親子關系,也不是咨訪關系,在親密的長期的相處里,如果要一直承受對方情緒的話,只會讓人對這段關系望而卻步。
那么,難道這代表著,我們也必須在伴侶面前隱藏起真實的自己嗎?
“真實情緒和需求的表達”到底在親密關系中該以怎樣的方式出現才是促進關系而不是摧毀關系的呢 ?
![]()
到達“真實”,需要穿越幾層防御?
照例在回答“怎么辦”之前,我們要回答“是什么?”
你以為“真實的情緒和需求”就是那些抱怨,指責,貶低,甚至發脾氣,失控?
這固然是“一部分”真實,但不是全部,或者更準確地說,不是底層的“真實”。
如果把一個人的情緒和需求分層的話,大致可以分為三層。
最表層呈現的是 一個較成熟防御機制 保護的維持正常社會功能的一面。
在一個社交和工作的場合,我們往往容易呈現出這一面:
比如,當你在工作環境中被領導批評了,你大概率首先選擇壓抑:雖然你的需求是被領導肯定欣賞,雖然被批評的情緒是憤怒委屈,但你不會把這些表達出來。
接著,為了讓自己好受一點,可能接下來你會采用理智化或者合理化的防御:
領導也是壓力太大了,
領導也是為我好這次被批評,
我吃虧長了教訓,下次就不用再踩雷。
所以在表面上,你雖然內心難受得要命,但還是可以保持基本禮貌的微笑,維持基本正常的工作運轉。
跟一個人的表層情緒和需求打交道是最簡單的,因為它們以社會規范以及合理性為準則。
比如在上述工作情境中,可能你只需要領導不說出非常刺傷你的話語即可,而你的情緒雖然有所波動,但也在一個相對平靜可控的范圍。
接著就要進入下一層:不成熟的防御層。
這也是我們很多時候誤以為的“真實情緒和需求”層。
這一層,通常向最為親近熟悉的人敞開,有著最為鋒利的芒刺。
一位妻子向丈夫抱怨生活的艱辛:
又要雞娃,又要忙家務,還要上班,累都累死了,你看你,天天只知道刷手機,不叫你就不知道主動幫忙做做家務!
也不會關心關心我!你是不是想累死我?你這樣的人真是沒用,錢也賺不了什么,家里家里還顧不上,你看看人家老公某某某……
我相信這完全就是她的“真心話”,這樣滿含著情緒的“真心話”卻往往不能給她帶來想要的效果,因為這樣的“真心話”是用不成熟防御機制包裹起來的。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種防御方式:
貶低(你這樣的人真是沒用)
投射(你是不是想累死我?)
分裂(將所有的辛苦勤勞給自己,將所有的懶惰無用給對方)
這些是真心話,但卻不是最真的你,因為最真的你在感覺到自己脆弱無力的時候,本能會用最堅硬的殼,最銳利的刺去保護自己,去把最真的你藏得很好。
當然這一部分也是要對有一定安全感的對象你才敢于展露出來,是比最表層的“成熟的防御”更靠近內心的部分。
![]()
當穿越了這一層防御之后,才抵達內心的核心層: 這一部分往往包含著一個人最底層的情緒和需求。
比如上文中的妻子,看起來氣勢洶洶,其實她所有的指責和貶低不過是在表達:
親愛的,此時此刻我真的覺得自己很無力很沮喪,請來幫幫我吧!
這種無力,挫敗,才是最真實的情緒,請求別人幫助而不是頤指氣使,才是最真實的需求。
![]()
如何向伴侶表達“真實”?
可惜,看到和表達這份真實,太需要勇氣和智慧,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很多時候,即使面對親密的伴侶,我們仍然無法自如地呈現自己的脆弱,甚至有時候,對自己都無法呈現。
當我們只能用不成熟的防御層去面對伴侶時,自以為“真實”,卻只是讓伴侶去承受自己無法承受的那部分羞恥和卑微。
當然也必然激起對方的防御和抵抗,畢竟,誰都不想要這份感覺,更何況還是別人扔給自己的。
即使有人真的能夠容忍一時,也很難長期忍受,誰都不是神仙佛祖,一旦一方長期默默承接情緒后,有可能等來的就是一次令人措手不及的大爆發。
所以經常會看到在關系中看似脾氣很好的人,會在某個時間點作出一些讓人難以置信的回擊。

對于親密關系來說,如何看到并表達自己“核心層”的真實情緒和需求,是一門值得研修的藝術,需要伴隨著不斷的自我覺察和自我敞開。
第一,先要能夠對自己真實,能夠不怕面對自己的底層的脆弱,才談得上“如何表達”。
第二,如果一味只是向伴侶表達脆弱啊,我需要你的幫助啊,雖然不會激起伴侶的憤怒和防御,但仍然會把很多無力感和焦慮感傳遞給伴侶,讓對方難以承受。
這里仍然需要用覺察去把握一個節奏:偶爾的依賴和請求可以讓對方更有成就感,增進關系的親密度,但一段健康親密關系的基底色是雙方都有獨立處理自己情緒的能力。
當無力來襲,除了伴侶之外,你是否可以找到另外幾個精神支柱:可以是朋友,可以是藝術,可以是娛樂活動,美景美食……
有朋友告訴我,她心情不好的時候會選聽幾首必能流淚的歌曲,找一個沒人的屬于自己的角落,痛快哭上一場,接著就能滿血復活。
別忘了,滿血復活的你仍然可以去跟伴侶表達,此時此刻你已經沒有那么強烈的情緒,也就不會傳遞出那么強烈的無力感。
![]()
你也可以更清晰表達自己的感受的層次和具體的需求,讓雙方在心緒平靜的情況下漸漸靠近彼此的“核心層” 。
當你能夠穿越重重阻礙,到達這一步的時候,也許你會發現,其實你已經并不一定需要對方為你做什么,但表達能夠讓兩個人的情感流動起來,這是一段成熟的親密關系最美妙的地方。
對真實的追求,不是我們向伴侶全副武裝,戈戟相向的借口,而是我們穿越彼此的硬殼,抵達柔軟 內心的開 始。
曾奇峰老師,用多年專業沉淀,帶你解鎖愛的困局——《深入潛意識:解密你不知道的人生》音頻課是曾奇峰首個大眾實用心理課,總結近40年臨床經驗,歷時1年打磨,5個板塊、30節精華音頻+文稿(課程目錄如下)。當你看懂自己,正確的愛才會真正靠近。
![]()
開始預約心理咨詢
![]()
BREAK AWAY
01
02
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