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首個臺灣光復紀念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國洪門歌云:犯我華夏,雖遠必誅;凡我華人,雖遠必護。太陽所照有華人,華人所在有洪門;滿門愛國忠孝風,一堂振興中華志;天下洪門出少林,洪門根在永化堂;崇文尚武永不忘,保衛華夏萬年長。
少林永化堂歌云:上馬除魔,下馬念佛;懲惡揚善,保家衛國;少林南院永化堂,禪武醫藝利十方;久經風雨歷滄桑,根深葉茂枝干長;愛國忠孝切莫忘,振興中華敢擔當;五湖四海都向往,萬古千秋美名揚。
洪門與少林永化堂,同根共生,一脈相承,同傳愛國忠孝門風,共弘振興中華堂志。少林永化堂作為洪門起源地,被臺灣省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先生譽為“洪門根源”、被菲律賓中國洪門致公黨總部115屆116屆總主委吳光級譽為“洪門祖庭,禪武醫宗”,被臺灣省中華洪門圣文山第二代山主楊雙益譽為“永化堂院,洪門圣地”、被臺灣省新黨主席吳成典贊為“中華洪門,愛國忠孝”、加拿大洪門民治黨總部總主委鄧家昌譽為“洪門五祖出少林”、被洪門大佬司徒美堂的孫女司徒月桂譽為“僑海報國,致力為公”。每年重陽節,都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華人洪門昆仲到此追根溯源,激勵后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愛國忠孝精神,弘揚振興中華志氣,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堅定反對分裂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
剛過全國人大設立的首個臺灣光復紀念日(2025年10月25日),少林永化堂弟子們就迎來了從祖國寶島臺灣省,到祖國大陸少林永化堂,追根溯源的“重陽節?華人洪門尋根之旅?中原行”游覽觀光團。
![]()
該游覽觀光團身著“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服裝,在臺灣省的中華洪門圣武山文化協會會長賴英聲、中華洪門龍門山文化協會會長朱紀瑋、中華洪門延平山文化協會會長陳錦煌、中華洪門玄武山文化協會會長王文瑞、中華反獨促統和平協會執行會長董仁英、忠義致公黨副主席陳軍綺等洪門昆仲的引領下,游覽了禪宗祖庭少林寺常住院,觀看了少林永化堂(古遺址),了解了少林永化堂與洪門同根共生的歷史淵源。
![]()
在少林永化堂古遺址前,臺灣洪門昆仲們對少林永化堂弟子們說,廣大臺胞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有超過5萬臺灣同胞跨越海峽,回到祖國大陸,與大陸人民并肩作戰,抵御外辱,其中不乏洪門昆仲;少林永化堂弟子們也給臺灣省洪門昆仲們講述了少林永化堂的釋永貴、釋行方、釋行香、釋素喜…等等諸多武僧,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在少林永化堂武僧總教頭釋貞緒的支持下,在少林中學校長、中共地下黨員韋念銘的引導下,義無反顧地組織成立了少林抗日區政府、區干隊、救護隊,參加了皮定均司令員領導的八路軍,依托中岳嵩山,依靠中共豫西抗日根據地廣大干群,不畏強敵,英勇戰斗,消滅日寇,鏟除漢奸,舍身取義,保家衛國的英雄事跡。二者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雖然隔山跨海,音信不通;但是卻不謀而合,同仇敵愾,分赴戰場,抗日御辱,保家衛國。這也印證了,二者同根共生,息息相通,一脈相承,牢記“驅除胡虜,恢復中華”初心,同傳愛國忠孝門風,共弘振興中華志氣,在國破家亡的危難之時,挺身而出舍身取義保家衛國的英雄氣概。
![]()
晚餐期間,少林永化堂弟子們為遠道而來的臺灣洪門昆仲們,精心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大家齊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少林永化堂之歌》、《中國洪門歌》,聆聽了《小刀會序曲》、《我愛中華》、《我的中國心》、《龍的傳人》…等等激情澎湃的歌曲,在“我是中國人,我自豪,我驕傲”的歡呼聲中結束了本次旅行。
![]()
返程之前,少林永化堂弟子們自發地給臺灣洪門分別贈送了“洪門印璽”和“洪門寶鼎”等精心定制的禮品,每件禮品上都刻制著《少林永化堂歌》《中國洪門歌》。期盼他們作為少林永化堂袍澤,華夏兒女,炎黃子孫,一定要堅持傳承愛國忠孝精神、弘揚振興中華志氣、增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積極努力為祖國統一、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