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安徽網)
轉自:安徽網
近年來,長豐縣崗集鎮始終把內容“動態更新”作為黨員教育培訓的“生命線”,既注重新理論、新政策的“新鮮度”,又兼顧黨員需求的“適配度”,讓黨員教育培訓始終“有料可學、有新可探”。
![]()
緊跟政策“添新油”。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及《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最新要求作為“必修課”,邀請縣委黨校教師、鎮黨委班子成員開展“政策解讀會”,結合崗集鎮鄉村振興、產業聯盟建設等實際工作,把政策條文轉化為“青峰嶺村產業發展”“跨村抱團合作”等鮮活案例,讓黨員聽得懂、用得上,推動理論學習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2025年9月,青峰嶺村組織黨員成立產業發展聯盟,開展“產業振興大討論”,圍繞碧根果種植加工與電商銷售渠道拓展建言獻策,真正將政策學習成果轉化為發展實效。
緊扣需求“調油味”。建立“黨員需求摸排”機制,針對500余名在村務農黨員,新增“農機技能”“小麥赤霉病防治”等課程8期,邀請縣農業農村局專家現場演示;針對 200 余名在村任職黨員,開展“村集體經濟管理”“矛盾糾紛調解”等內容培訓16場,學習縣外“閑置資產盤活”“集體資產管理”等成功案例;針對200余名外出務工黨員,補充“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返鄉創業政策解讀”“紅豐回歸”等線上課程4期,推送最新維權案例、就業咨詢等資料150余份。今年10月,通過多渠道宣傳“云雁歸豐”行動,吸引外出務工黨員約20人回村參與產業項目或村務管理,實現培訓成果向人才回流、鄉村發展的轉化。
緊貼實際“補原油”。動態更新“鄉土師資庫”,新增10 余名“田秀才”、“土專家”,如青峰嶺村碧根果種植能手、張廟社區電商達人等,他們帶著自己的“創業賬本”“技術筆記” 走上講臺,用“種一畝碧根果能賺多少錢”“電商直播如何帶火本地特產”等真實經歷授課,把抽象技術轉化為 “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實操方法,讓課程更有說服力、感染力。今年以來,鄉土師資現場授課比例較去年明顯提高課后還建立“1+N”幫帶機制,每名鄉土師資結對幫扶多名黨員,跟蹤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問題,獲得黨員一致好評。截至目前,累計帶動建成碧根果、葡萄、草莓等特色種植基地6個,培育黨員創業示范戶12戶,輻射帶動300余戶農戶通過務工、入股等方式增收,真正讓黨員教育培訓扎根鄉土、服務發展,實現“培養一名黨員、帶動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實效。
(楊玲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