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全運會跳水比賽結束,全紅嬋和張家齊拿了女子雙人十米臺冠軍,之后全紅嬋發了條朋友圈說“我真棒”,這句話聽著挺孩子氣,其實背后是全紅嬋兩年多的堅持,2024年巴黎奧運會全紅嬋帶傷衛冕成功,四跳里有兩跳拿到滿分,總分領先第二名13.3分,這個成績不是憑空得來,而是全紅嬋在身體發育期間咬牙挺過來的成果。
![]()
她十四歲在東京奧運拿到金牌,三跳都是滿分,那時候大家把她看作天才,可到了2024年,身體長高變重,動作也跟著變沉,特別是207C這個動作,入水角度總是不對,教練陳若琳說,這就像身上綁了沙袋去跳水,不是技術退步,而是身體像在和自己作對,全紅嬋每天重復練幾十次起跳和入水時機,終于把這個動作調整過來。
![]()
陳若琳作為國家隊教練和國際游泳名人堂成員,2025年2月入選時是中國第15位獲此榮譽的運動員,也是當年唯一一位,她在隊伍管理中并不依靠嚴厲訓斥來約束隊員,而是細心照顧大家的日常起居,全紅嬋剛入隊時偷吃零食被她撞見,緊張得不敢抬頭,后來全紅嬋漸漸不再害怕,因為陳若琳常為她修剪頭發、購買面霜、更換合身衣物,連生日蛋糕都親手準備,有一次全紅嬋自己動手剪了頭發,陳若琳輕聲問起是誰幫她剪的頭發、誰給她買的面霜,這話聽起來帶著關切,實際上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
這種相處方式有點特別,一般教練總喜歡講大道理、喊口號,陳若琳卻不這么做,她不會逼著全紅嬋拼命努力,但會盯著全紅嬋吃飯、睡覺、護膚這些小事,全紅嬋的隊友陳芋汐說過,全紅嬋練得刻苦,其實是因為陳若琳讓她心里踏實,全紅嬋不用想太多,只要跟著陳若琳的安排去做就行,這種把生活細節都管起來的方式,比喊一百句加油更有用。
![]()
中國跳水隊在最近十年里培養出十二位女子跳臺奧運冠軍,其中只有三位在身體發育后依然能夠成功衛冕,全紅嬋就是這三人之一,這并非偶然,而是因為全紅嬋的身體適應能力很強,其他運動員身高增長之后動作容易變形,但全紅嬋能一步步把自己的技術調整回來,這說明天賦雖然重要,更關鍵的是怎樣應對身體的變化,陳若琳的訓練方式不是教人怎么跳得更高,而是教人如何與自己的身體達成配合。
很多人看陳若琳,只覺得她長得好看,性格溫柔,稱她為最美教練,但大家沒有細想,一個會挑面霜、會剪頭發的人,能在頂級比賽里帶出奧運冠軍,其實陳若琳的做法并不神秘,就是把教練當成生活管家來做,她不談遠大理想,只管具體事務,運動員餓了就有飯吃,冷了就有衣添,心情不好就有人陪著聊天,這樣運動員自然就能專心投入訓練。
![]()
2025年11月,《環球人物》才發布對陳若琳的專訪,講述陳若琳如何陪伴全紅嬋度過身體發育階段,這時全運會已經過去一個月,新聞報道總是先公布結果再補充過程,官方媒體和短視頻賬號一起推廣,把體育比賽轉變成成長經歷,觀眾不再只關注金牌,更想了解全紅嬋怎樣堅持過來。
我覺得這事很有意思,以前大家總覺得當教練得兇一點、狠一點,才能帶出好成績,可陳若琳完全不是這樣,她越是溫柔對待隊員,隊員們反而越肯拼,可能真正的威信不是靠大聲喊出來的,而是平時慢慢積累起來的,全紅嬋現在不再害怕陳若琳,不是因為陳若琳要求不嚴格,而是因為陳若琳太了解生活,運動員需要的不僅是技術上的指導,還需要在生活中感到安心踏實,這一點,陳若琳確實做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