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民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中醫藥局、疾控局: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銀齡行動”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精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支持退休醫務人員參與醫養結合服務,壯大醫養結合“銀發力量”,促進醫養結合服務高質量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決定組織開展銀發醫養行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行動目標
按照立足實際、平等自愿、雙向選擇、滿足需求的原則,將社會醫養結合服務需求和退休醫務人員個人意愿、專業特長、經驗優勢充分結合,發揮退休醫務人員專業作用,推動實現老有所為,更好順應老年人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二、人員條件
醫療衛生機構身體狀況良好的退休且具備相關執業資格的醫生、護士和具備相關衛生專業技術資格的藥師、技師等醫務人員,及行政管理人員。
三、服務范圍
依法依規開展診療、康復、護理、藥事、安寧療護、檢查檢驗、營養健康、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服務,以及業務培訓、質量控制、教學科研、機構管理、顧問咨詢、志愿服務等。
四、服務內容
(一)支持退休醫務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支持退休醫務人員發揮專業特長為醫養結合機構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鼓勵醫養結合機構根據執業范圍和服務需求,主動與當地其他醫療衛生機構,尤其是老年醫學特色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中心)、安寧療護中心等接續性醫療衛生機構對接,招聘退休醫務人員到本機構執業。支持有需求的醫養結合機構依法依規聘用異地退休醫務人員進行季節性支援。
(二)支持退休醫務人員到協議合作養老機構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醫療衛生機構要發揮退休醫務人員作用,在了解其意愿和相關機構需求的基礎上,通過返聘等方式,支持退休醫務人員到協議合作的養老機構提供公共衛生、基本醫療、上門巡診、家庭病床等醫療衛生服務。支持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協議合作,向其內設診所、醫務室等醫療機構派駐退休醫務人員,可探索建立定向輸送機制,根據實際需求進行供需匹配。
(三)支持退休醫務人員開展相關健康管理服務。支持退休醫務人員參與老年人群重點慢性病早期篩查、干預及分類指導,開展老年人健康評估、藥事咨詢等服務。豐富老年人健康管理內容,加強老年人養生保健行為干預和健康指導,推廣中醫適宜技術,開展中醫體質辨識等服務。開展健康宣傳和科普講座,為老年人提供預防接種等健康咨詢,普及營養膳食、科學運動、心理健康、安全用藥等健康知識,不斷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
(四)支持退休醫務人員參與醫養結合機構相關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支持退休醫務人員作為專業師資,面向醫養結合機構工作人員開展老年醫學、老年護理、應急救護、安寧療護、藥學服務、醫院管理、中醫藥服務等培訓,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鼓勵指導或參與老年健康、醫養結合等科學研究。支持退休前在醫療衛生機構管理崗位工作的退休人員從事醫養結合機構管理工作,指導機構運營管理和科室規范化建設,制定完善醫療、護理、傳染病防控、院內感染風險防控、質量控制等管理規定和操作規范,提升機構管理水平。支持有意愿的退休醫務人員按規定舉辦醫養結合機構。
(五)支持退休醫務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導退休醫務人員利用專長服務社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業特點的銀齡志愿行動服務品牌。支持退休醫務人員就近就便參與城鄉社區志愿服務,鼓勵到醫養結合機構、不具備醫療衛生機構資質的養老機構開展上門志愿服務,依法依規到基層社區開展健康義診活動。鼓勵退休醫務人員結合自身條件,異地參與醫養結合志愿服務。
五、服務保障
(一)確保退休醫務人員執業安全。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退休醫務人員應具備相應資質。退休醫務人員執業應符合《醫師法》《醫師執業注冊管理辦法》等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派駐到協議合作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服務站點、家庭醫生工作室等提供服務的退休返聘醫務人員,按規定完成醫務人員多機構執業地點備案工作。醫養結合機構要保護退休返聘醫務人員的人格尊嚴和人身安全,做好職業傷害預防工作。
(二)建立退休醫務人員權益保障機制。醫養結合機構要與退休返聘醫務人員簽訂書面用工協議,明確雙方權利、責任和義務,依法保障其獲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工傷保障等基本權益。勞動報酬結合崗位價值、個人職稱、能力素質、工作業績,參考當地醫療衛生機構工資水平等因素由雙方協商確定,領導干部參與醫養結合服務按照兼職相關規定執行。鼓勵醫養結合機構為退休返聘醫務人員購買意外傷害保險、醫療責任保險等商業保險。醫養結合機構應根據工作需要,支持退休返聘醫務人員參加專業培訓。
(三)強化對退休醫務人員的人文關懷。關心退休返聘醫務人員身心健康,醫養結合機構要參照在職人員健康體檢頻次和標準,為退休返聘醫務人員提供同等健康體檢待遇,鼓勵為退休返聘醫務人員提供靈活排班選項及帶薪休假。在雙方協商一致的情況下,醫養結合機構可對退休返聘醫務人員本人或其近親屬入住本機構的費用給予一定優惠支持。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密切合作,共同推進銀發醫養行動,支持退休醫務人員參與醫養結合服務,統籌做好執業注冊、權益保障、行為規范管理等工作。季節性明顯的地區應加強區域協作,支持退休醫務人員依法依規跨區域參與醫養結合服務。加大宣傳力度,總結推廣退休醫務人員參與醫養結合的經驗做法及先進事跡,大力弘揚老有所為、愛崗敬業奉獻精神,激發銀發力量參與醫養結合工作。
北京、河北、吉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廣西、海南、重慶等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作為銀發醫養行動重點省份,結合醫療衛生人力資源、人口老齡化程度分別選取3個地級行政區或直轄市所轄市轄區重點推進,建立退休醫務人員參與醫養結合人才資源庫,搭建服務平臺,利用人才服務機構、行業學協會等開展退休醫務人員招聘、推薦使用等服務,推進供需有效對接,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工作模式。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要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開展銀發醫養行動。
國家衛生健康委
民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中醫藥局
國家疾控局
2025年9月30日
![]()
![]()
《關于開展銀發醫養行動的通知》解讀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印發《關于開展銀發醫養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現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給“銀齡行動”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提出老年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希望廣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驥伏櫪、老當益壯的健康心態和進取精神,既要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又要老有所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銀發力量”。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老齡工作,聚焦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問題,完善政策舉措,營造良好社會環境,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作用發揮好、權益保障好。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醫養結合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推進醫養結合,取得積極進展,但面臨專業人員相對短缺等問題和挑戰。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銀齡行動”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精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支持退休醫務人員參與醫養結合服務,壯大醫養結合“銀發力量”,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決定開展銀發醫養行動。
二、主要內容
行動目標:按照立足實際、平等自愿、雙向選擇、滿足需求的原則,將社會醫養結合服務需求和退休醫務人員個人意愿、專業特長、經驗優勢充分結合,發揮退休醫務人員專業作用,推動實現老有所為,更好順應老年人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人員條件:醫療衛生機構身體狀況良好的退休且具備相關執業資格的醫生、護士和具備相關衛生專業技術資格的藥師、技師等醫務人員,及行政管理人員。
服務范圍:依法依規開展診療、康復、護理、藥事、安寧療護、檢查檢驗、營養健康、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服務,以及業務培訓、質量控制、教學科研、機構管理、顧問咨詢、志愿服務等。
服務內容:一是支持退休醫務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二是支持退休醫務人員到協議合作養老機構提供醫療衛生服務。三是支持退休醫務人員開展相關健康管理服務。四是支持退休醫務人員參與醫養結合機構相關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五是支持退休醫務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
服務保障:一是確保退休醫務人員執業安全。二是建立退休醫務人員權益保障機制。三是強化對退休醫務人員的人文關懷。
為推進行動深入實施,選取北京、河北、吉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廣西、海南、重慶等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作為銀發醫養行動重點省份,結合醫療衛生人力資源、人口老齡化程度分別選取3個地級行政區或直轄市所轄市轄區重點推進,建立退休醫務人員參與醫養結合人才資源庫,搭建服務平臺,利用人才服務機構、行業學協會等開展退休醫務人員招聘、推薦使用等服務,推進供需有效對接,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工作模式。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要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開展銀發醫養行動。
![]()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
編輯:于洋
校對:楊真宇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