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麗文上任以來的一系列表現,確實讓有些人開始慌了,這背后根本的原因還在于藍白合。
盡管從參選以來,鄭麗文幾乎始終伴隨著爭議,包括與對手郝龍斌、羅智強、張亞中等人的糾葛,以及趙少康等人的不甘;再到接受外媒采訪,公然挑戰老美利益;再到第一天上班再度喊出,要讓藍營成為島內第一大黨,2028年實現完全執政等等。
可以說鄭麗文的一舉一動,都讓整個島內政壇不適應,她正在打破固有格局,沒人知道她未來要掀起怎樣的風浪。但也也不得不承認,她成功讓島內的注意力開始聚焦到藍營身上,藍營恐怕已經很多年,沒有因為黨主席而成為島內焦點了。
![]()
這就讓島內的白營開始陷入尷尬,誰還記得柯文哲,誰還在乎他們那8席民代,似乎未來藍營靠一己之力就能扭轉形勢,白營淪為徹底的配角。這引發了白營支持者的恐慌,也讓骨子里支持白營的某些人開始不舒服。
率先跳出來的正是被鄭麗文視為知己的蔡正元,其怒批鄭麗文“大嘴巴”,過早討論2028候選人,挑戰美國利益,無視島內主流民意,這一系列舉動必然會陷藍營于被動,也會讓藍白合前景堪憂。
總之鄭麗文的一舉一動,在蔡正元眼里都是錯,按照他的邏輯,這次藍營黨主席就不該改選,只要繼續讓朱立倫來帶領,似乎就沒這些問題了。很多人對此也不理解,為何蔡正元突然轉向,轉而站到了趙少康等人一邊,為何明明預判了形勢,但真到了實際操作他又立場搖擺了呢?
![]()
這就牽扯到一個重要的背景,那就是藍白合,藍白到底該不該合,如何合其實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
其中以蔡正元和邱毅為首,他們對藍營的感情頗為復雜,他們似乎一直打著藍白合的幌子,讓藍營無條件屈從實力和影響力遠不如藍營的白營。尤其是2024島內領導人選舉,明明柯文哲是破壞藍白合的最大元兇,但這兩人卻把目標對準了藍營。即便提到白營,也僅僅歸責于黃珊珊、陳智菡等小嘍啰,柯文哲成了最無辜的那個人。實則從結果來看,僅僅擁有10%左右支持度的民眾黨,就是柯文哲的一次個人投機,藍營只是沒上當而已。
![]()
也由此很多人對于蔡正元、邱毅等人盲目力挺民眾黨頗不以為然,這其中比較明顯的就是介文汲。其一直對柯文哲頗有異議,后續也更多是希望其可以汲取教訓,而對鄭麗文的態度,他明顯比蔡正元等人更鮮明,而且此前還就該不該主張認同中國人,與蔡正元發生了爭論,顯然介文汲對蔡正元的固執己見已經看不下去了。
所有人都清楚想要在2028年下架綠營,藍白當然要合,但關鍵是怎么合。
很顯然鄭麗文給出了自己的思路,藍白合只能是錦上添花,藍營首先要讓自己變得更強,與白營的合作不是求著對方合,而是要讓對方主動靠過來。但這種主張勢必會觸及,某些想要借助藍白合壯大民眾黨人的利益,他們更希望看到藍營沒落白營崛起,藍營淪為藍白合的配角。他們就是希望島內的政治局勢可以重新洗牌,只有如此他們才能最大獲利,藍營內部這樣投機心理的人不少,他們很清楚在藍營他們沒有舞臺,但白營壯大了他們則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
然而鄭麗文要做的是讓藍營成為在野勢力的絕對主導,甚至要用對中國人的認同,來影響民眾黨的主張。“館長”一直想達成這一目的,但他找不到方法,由此只能自己做自己的,對于白營只能選擇保持默契,希望他們自行改變。
但鄭麗文找到了方法,只要藍營足夠強大,占據更多民意,白營就只能向藍營的主張靠攏。
可見鄭麗文與這些名嘴考慮問題已經不在一個層面,他們更多是站在戰術角度,而鄭麗文則站在了戰略層面。都說2026重要,但真有那么重要嗎,即便拿下高雄和臺南任何一個又能怎樣,藍營改變命運的關鍵還在2028島內領導人選舉。鄭麗文早已把目光投射到這一終極目標,她一切的布局都在為這一目標服務,如果只是出于戰術考慮,那么她的副主席人選絕非當下的幾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