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一場別開生面的“青春思政課”在同濟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生動開講。在團市委指導下,上海社科院團委聯合同濟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校、光明中學等單位,將“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進基層聯組學習”首場啟動儀式帶到了普陀區,邀請中小學師生共同參與,讓理論傳播煥發出時代的感染力與青春的親和力。
![]()
聚焦青年打造“行走的課堂”
本次活動精心設計了“課堂學習”與“實地感悟”相結合的模式。來自不同學段的6位青年代表,結合自身經歷與思考,分享了學習感悟。同濟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思政課教師李俊伯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將這次活動視作一次寶貴的“集體備課”。“我收獲了很多鮮活的案例,這些都是我們教學當中非常需要的,這為我接下來的教學備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李俊伯看來,讓理論變得生動,正是當前思政課教學的關鍵。
隨后,青年代表們一行前往上海化工研究院,親身感受普陀區在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方面的新成就、新面貌。通過走進科研一線,青年們直觀理解了國家戰略如何轉化為生動的實踐。參與活動的青年師生紛紛表示,這種“邊走邊學、邊看邊悟”的形式非常新穎,讓宏大的理論變得可觸摸、可感知,讓黨的創新理論“聲”入人心,激發了大家將個人成長融入國家發展的豪情與決心。
![]()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動是推進“思政課程大中小一體化”的一次生動實踐,通過打破學段壁壘、促進教育銜接。這種跨學段、跨院校的聯動,打破了校園的“圍墻”,讓“青春思政課”成為青年之間思想碰撞、視野交融的平臺。
創新驅動拓寬理論傳播新路徑
多年來,普陀團區委始終致力于創新理論傳播方式,打造青年喜聞樂見的理論學習載體。通過構建“專題研討+主題團日+實踐研學”三位一體的學習體系,團區委不僅開展了系列專題團課活動,還舉辦了“青春建言‘十五五’”青聲說@普陀青年論壇、主題征文演講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與此同時,普陀共青團還積極創新網絡文化產品供給,2025年已累計制作發布各類短視頻超百期,瀏覽量突破10萬次,極大地豐富了青年思想引領的載體與形式。這些創新舉措讓理論學習成為青年主動參與、樂于分享的體驗。
堅實的陣地背后,是一支高素質的宣講隊伍。團區委通過“菁英成長”系列培訓,系統提升青年講師的理論功底與宣講技巧,鍛造了一支政治堅定、善講會講的青年講師隊伍。今年以來,這支隊伍已開展線上線下宣講295場,覆蓋超2.1萬人次,讓黨的聲音在青年中更響亮、更入心。
未來,這堂“青春思政課”將持續深入基層,通過更多元的形式、更豐富的內容,引導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貢獻青春力量。
原標題:《一堂行走的“青春思政課”在普陀開講》
欄目編輯:顧瑩穎 文字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張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