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氣溫下降,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進入高發季節。學校、幼兒園等人員密集場所是高風險區。什么是諾如病毒?感染后有何癥狀?如何科學預防與應對?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陳艷接受采訪,為公眾科普。
![]()
諾如病毒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的病毒,屬杯狀病毒科。陳艷介紹,該病毒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和環境抵抗力,只需極少量病毒顆粒(10—100個)即可致病,在物體表面可存活數天至數周,甚至能耐受60℃加熱和多種消毒劑。諾如病毒是全球范圍內急性胃腸炎暴發的最主要病原體,尤其在人員密集場所易形成聚集性疫情。
“諾如病毒感染后的潛伏期短,一般為24至48小時,起病急驟。”陳艷稱,典型癥狀為劇烈嘔吐和腹瀉,兒童以嘔吐為主,成人則以腹瀉多見,可伴有惡心、腹痛、低熱、肌肉酸痛等。盡管病程多為自限性,1至3天可自行好轉,但嘔吐和腹瀉導致的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是主要風險,尤其是兒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者。
在傳播途徑方面,陳艷提到,諾如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物品、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吸入患者嘔吐時產生的氣溶膠傳播。“病毒傳染性極強,一個患者的一次嘔吐可釋放數以億計的病毒顆粒,極易在家庭、學校和養老院引起連鎖感染。”
對于如何區分諾如病毒感染與普通腸胃炎或食物中毒,陳艷提供了實用指南:若嘔吐劇烈、呈“噴射狀”,且在短時間內出現多人相似癥狀,應高度懷疑諾如病毒;如共同進食者同時發病,則可能為食物中毒;個人零星發病、癥狀溫和者,則多為普通腸胃炎。
針對高風險人群,陳艷特別提醒,兒童與老年人因免疫系統不成熟或衰退,更易感染且癥狀較重,脫水風險更高。“兒童體液調節能力差,嘔吐腹瀉易致嚴重脫水;老年人常伴有慢性病,感染可能誘發心律失常、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癥。”
在預防方面,陳艷強調“勤洗手”是最關鍵、最有效的措施。“諾如病毒對酒精不敏感,必須用肥皂和流動水按七步洗手法搓洗20秒以上,才能有效清除病毒。”她還建議,食物要徹底煮熟,特別是貝類海產品;不喝生水;水果蔬菜洗凈去皮;患者應隔離至癥狀消失后72小時。
如已感染,陳艷建議采取對癥支持治療。“重點是防脫水,可服用口服補液鹽,避免只喝白開水。飲食宜清淡,暫禁油膩、乳制品。切勿隨意使用止瀉藥,以免阻礙毒素排出。”她同時提醒,若出現嚴重脫水、持續嘔吐、便血、高燒或精神萎靡等癥狀,須立即就醫。
最后,陳艷呼吁學校、托幼機構嚴格執行晨午檢、因病缺勤追蹤和環境消毒制度。家庭中如有患者,其嘔吐物、糞便需用含氯消毒劑規范處理,污染物品和環境要徹底消毒。“只有通過個人防護、食品飲水安全、環境消毒和患者隔離的綜合措施,才能有效阻斷病毒傳播,平穩度過流行期。”
諾如病毒雖來勢洶洶,但可防可控。專家提醒,公眾不必恐慌,應增強防病意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一旦感染及時科學應對,共同筑牢健康防線。
通訊員 郭楓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