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毛圓圓)近日,主持人何炅在一檔綜藝中分享了自己的視力煩惱:既近視又老花的他,穿針引線時因看不清手抖多次失敗,還自嘲“眼睛和手都跟不上了”。生活中要頻繁切換眼鏡,看手機要摘下近視鏡換老花鏡,開車時又得換回近視鏡,兩副眼鏡交替使用成了他的日常。
像何炅這樣同時受近視和老花困擾的人不在少數。
“老花是與年齡高度相關的生理現象,只要活得足夠長,每個人都會出現老花,通常從 45歲以后開始顯現。”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部主任、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眼視光學組組長呂帆教授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采訪時表示,老花的本質是眼部功能隨年齡增長的自然退化——主要是晶狀體變硬、睫狀肌收縮能力下降,導致眼睛無法靈活聚焦近處物體,不涉及眼球結構的先天或后天異常;而近視、遠視、散光都屬于“屈光不正”,核心問題是眼球結構(如眼軸長度、角膜形狀)先天或后天發育異常,導致光線無法準確聚焦在視網膜上,與年齡無必然關聯。
![]()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部主任呂帆教授
對于越來越多“既近視又老花” 的人來說,核心需求是“兼顧看遠清晰與看近清楚”。呂帆教授表示,目前主流矯正方法分為三大類。
第一大類是驗配框架鏡眼鏡,比如單光鏡、雙光鏡、漸變多焦點鏡。單光鏡僅矯正一個距離的視力,需準備兩副眼鏡,看遠時戴近視鏡,看近時戴“近視度數降低版”的眼鏡;雙光鏡的鏡片分為上下兩區,上區矯正近視(看遠),下區在近視基礎上降低度數看近。雖然無需頻繁更換眼鏡,但從看遠切換到看近時可能有“跳視”感,需要適應。“目前漸進多焦點鏡的鏡片度數從頂部到底部逐漸降低,可覆蓋遠、中、近全距離視力(如看遠、看電腦、看手機),視覺過渡自然,剛戴上時通常需要適應1-2周。”
第二大類是隱形眼鏡。它分為雙光隱形眼鏡(與雙光鏡原理類似,鏡片分兩區或兩環,分別矯正近視和老花)、多焦點隱形眼鏡(鏡片度數呈漸進式分布,類似漸進多焦點鏡,可自然切換遠、中、近視力);單眼視矯正(一只眼戴近視隱形眼鏡看遠,另一只眼戴降低度數的隱形眼鏡看近,大腦會自動選擇對應距離的清晰圖像)。
第三大類是通過手術矯正。這又分為激光手術(在矯正近視的同時,通過飛秒激光輔助的角膜老視矯正術調整角膜形態,增強近視力)、晶狀體置換術(類似白內障手術,摘除自身晶狀體,植入可同時矯正近視和老花的“多焦點人工晶狀體”)。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普及,老花正逐漸“年輕化”。呂帆教授表示,傳統“老花”概念已難以準確描述這一群體的特征,其團隊正在牽頭將“老花”改名為 “近疲勞”。“既強調其與用眼行為的關聯性,也弱化了單純的年齡依賴,避免大眾‘談老色變’。”
據悉,世界眼科學會聯盟已將“近疲勞”納入2025年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2)備選術語;由中國專家主導的“調節功能衰退國際多中心研究(CORNER 研究)”也在推進中。
呂帆教授強調:“如果出現‘看一會兒書就眼累、頭疼、想睡覺’,或是‘傍晚、光線暗時看小字、看手機特別費力’,別不當回事,及時到醫院眼科檢測眼部調節功能年齡,眼睛功能的衰退和眼睛的年齡增長有關,眼睛的年齡不等于實際年齡,所以當眼睛年齡跟不上用眼需求的時候,越早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