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倒閉兩三年的威馬,這次真要復活了。
11月3日上午,威馬汽車通過官方公眾號發布了一張海報:“好事將近,敬請期待”。有知情人士對媒體報道稱,前述“好事”涉及多方面,包括產品、網絡、供應商等,“基本上什么都有。”相關售后人士則透露,目前售后還沒完全恢復,但售后團隊已上崗,后續還需要全國建網,系列工作還在繼續推進中。
![]()
此前的9月6日,威馬汽車公眾號發布《致供應商白皮書》。宣告深圳翔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已成為威馬汽車四家核心公司的重整投資人和新股東。這份白皮書由威馬的投資人深圳翔飛汽車銷售公司起草,詳細披露了威馬的復產規劃與未來發展藍圖。文件顯示,在法院裁定批準重整計劃后,深圳翔飛已全面接管威馬旗下四家子公司,并正全力推進溫州基地的EX5和E5車型復產工作。上海、溫州兩地政府也紛紛伸出援手,為項目提供支持。
根據該白皮書規劃,威馬制定了2025至2030年分三步走的經營戰略。2025年至2026年為復興階段,目標是9月復產后,實現1萬至2萬輛的年產銷規模,并布局泰國KD工廠,開拓東南亞及中東市場,2026年沖擊10萬臺的年產量。從2027年起進入發展階段,年銷量目標從25萬臺躍升至40萬臺,同時量產高階輔助駕駛車型,并借助AI技術全面賦能研發、生產與營銷環節,為IPO籌備工作。到了跨越階段的2029年至2030年,威馬更是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挑戰100萬臺產量、1200億元營收的宏大目標,意圖構造智慧出行生態圈,樹立行業新標桿。
![]()
在產品規劃方面,白皮書提到其將推出涵蓋純電動、增程式技術路線的10款以上新產品,覆蓋從A00級到C級的轎車、SUV、MPV、跨界車等多種車型,以滿足全球市場多樣化需求。營銷策略上,威馬計劃通過老客戶以舊換新獎勵、與大客戶和運營平臺合作、定制車型及服務等手段,拓展銷售渠道;海外市場則依托“一帶一路”戰略,聚焦東南亞、中東、中亞、歐洲等核心區域,2026年爭取實現出口占比達30%。在國內市場,將構建由Store、Station、Spot及股東生態合作伙伴組成的多元化銷售網絡,實現全國銷售網絡全覆蓋。
不過,外界比較疑惑的是,深圳翔飛與寶能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就是說,寶能可能是幕后重整威馬的關鍵公司。那么在如今,寶能汽車仍被維權、裁員、欠薪等負面新聞纏身。在這種情況下,寶能是否有能力為威馬的復產注入充足資金,著實令人懷疑。實際上,就在威馬傳出這個消息之后,眾多的威馬前員工和車主都表示“不相信”。
在威馬的微博上基本上被車主和討債的企業、員工“圍堵”。有車主說,“先把車機網絡和手機APP恢復了再說。”還有人說“快點提供質保電池漏液,現在6個月了還沒有辦法修”。還有不少員工表示,威馬目前的欠薪和欠繳的社保一直沒有解決。這意味著,威馬即便復活,要面臨的品牌修復工作也十分艱難。
![]()
威馬曾經是新勢力的銷量冠軍。2018年,威馬汽車交付量曾排行業第二;2019年,其銷量一度比肩甚至超越蔚小理;2020年,其累計銷量在新勢力車企中仍排名第四。自2022年以來,威馬汽車陸續被曝工廠停產、經銷商閉店等消息。2023年10月,威馬汽車科技集團申請破產重整;2024年3月,法院確認其資不抵債,正式進入實質合并重整程序。重整案提及的審計報告顯示,威馬科技集團經審計后賬面資產總額為39.88億元,負債高達203.67億元。
有網友犀利地指出,希望威馬的復活不是“詐尸”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