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Gary
來源|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主機廠截流車主售后業(yè)務,又進入了新階段。
日前,比亞迪旗下的“精誠一家養(yǎng)車”入駐天貓,涵蓋洗車、保養(yǎng)、輪胎、噴漆等業(yè)務。
這其中,有兩個關鍵點值得注意:第一,比亞迪的這個項目面向所有品牌車型開放,包括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第二,在定價上,洗車19.9元,小保養(yǎng)168元,原廠認證單漆面149元,直接對標獨立售后的價格體系。
換句話說,比亞迪開始利用價格戰(zhàn)搶占非比亞迪品牌的車主流量。
比亞迪聚焦于基礎維保業(yè)務,小米汽車則是繼續(xù)搶占新車衍生業(yè)務,近期上線的定制服務中心,涵蓋改色膜、內飾升級、輪轂改裝等個性化業(yè)務。
早期,汽車服務世界提出過,汽車行業(yè)已經進入主機廠全面控盤時代,在研發(fā)和制造之外,主機廠直接運營車主,掌控車主全生命周期服務,包括售后業(yè)務。
如今,主機廠的控盤力度進一步加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擴大售后服務范圍,二是延伸至其他品牌車型,三是撬動抖音、天貓等新媒體和電商平臺流量。
可以說,主機廠全面控盤已經進入2.0時代。
過去,40萬汽服店主要與4S店展開售后爭奪戰(zhàn),如今,則是要直面主機廠的售后截流了。
一、比亞迪搶占燃油車售后,打19.9元洗車價格戰(zhàn)
事實上,在比亞迪的“精誠一家養(yǎng)車”入駐天貓之前,已經在京東、抖音運營一段時間。
從實際落地效果來看,“精誠一家養(yǎng)車”可以理解為基于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團購+線下服務模式,線下承接方是全國2000多家比亞迪海洋和王朝網絡的4S店,是一個體系內的封閉模型。
當然,比亞迪布局這個項目之前,還有一個動態(tài)值得注意:
去年年中,比亞迪就推出“精誠一家”活動,4年以上合資車主認證試駕,免費獲得99元/199元的全合成機油小保養(yǎng)。
當時,這被認為是一種短期營銷活動,一方面收集其他品牌車主信息,另一方面促進燃油車車主向比亞迪新能源車轉換。
根據官方透露的信息,這個活動的99元/199元小保養(yǎng)累計服務超過10萬單,算是一個不小的體量。
或是考慮到燒錢補貼的效用,今年,比亞迪將營銷活動直接升級成為一個低價項目,并陸續(xù)在京東、抖音、天貓等平臺上線。
對比下來,比亞迪明顯加強了截流燃油車車主的力度,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服務項目從小保養(yǎng)延伸到洗車、保養(yǎng)、輪胎、噴漆等多個維度,仔細觀察,這些項目基本上都是橫跨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流量入口項目,說明比亞迪在有意擴大旗下4S店的服務廣度,并積極搶占流量入口。
第二,上述項目運營的平臺,早期只是在比亞迪自有APP、小程序開展,如今則是上線到主要新媒體和電商平臺,并在抖音上開通了直播形式,極大擴展了價格戰(zhàn)的范圍。
第三,在營銷期間,小保養(yǎng)只面向4年以上合資車,現在的“精誠一家養(yǎng)車”則是不限品牌車型,不限燃油車和新能源車,變成了一個完全開放的項目。
第四,在價格維度,洗車19.9元、全合成小保養(yǎng)168元,價格體系完全對標獨立售后,部分項目甚至低于行業(yè)平均水平,比如1元輪胎補氣、2元全車安全檢測等,而且主要在比亞迪旗下4S店服務,有一定原廠服務標準。
如果說,早期獨立售后汽服門店的定價策略是對標4S店的價格體系,如今,主機廠直接運營售后業(yè)務,則是反其道而行,針對獨立售后的價格體系開展價格戰(zhàn)。
還有一個動態(tài)值得注意,今年4月比亞迪注冊了多個養(yǎng)車商標,其中就有“精誠養(yǎng)車”,不排除在未來成立一個獨立的養(yǎng)車連鎖體系,兼顧燃油車和新能源車業(yè)務。
作為一個新能源主機廠,比亞迪的特殊之處在于,其經歷過燃油車時代,積累了燃油車售后服務經驗,得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售后服務質量,同時無需新增過多成本;相比于其他傳統(tǒng)主機廠,比亞迪還沒有燃油車4S原廠件、價格體系等包袱,更容易推行。
汽車服務世界認為,比亞迪布局“精誠一家養(yǎng)車”,主要目的在于幾點。
一是繼續(xù)獲取非比亞迪車主信息,向比亞迪銷售業(yè)務轉化;二是提高線下4S店的售后業(yè)務能力,變相補貼銷售;三是提前為燃電一體門店做好準備;四是實現車主全生命周期運營,包括車險、二手車等業(yè)務的打通。
不限品牌車型,不限動力類型,聚焦流量入口項目……很顯然,比亞迪已經將搶奪車主流量行為最大化了。
二、小米加強售后服務深度,主機廠紛紛爭奪售后
在比亞迪搶占基礎維保業(yè)務之外,各大主機廠都在紛紛爭奪售后業(yè)務。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小米汽車,在近期推出定制服務中心,涵蓋車漆、內飾升級、輪轂改造等個性化業(yè)務。
此前,小米SU7(參數丨圖片)剛上市的時候,小米汽車就搶占了不少售后業(yè)務,包括輪胎、隔熱膜、改色膜等新車衍生業(yè)務,以及保養(yǎng)、噴漆、補胎、事故救援等基礎業(yè)務,提供一定免費服務權益;另外,小米汽車商城還經營不少汽車用品,擴大服務維度。
可以看到,小米汽車在售后業(yè)務上給出了全配的解決方案,并且一步步深化,很可能繼續(xù)向輕改、改裝等深度業(yè)務延伸。
事實上,比亞迪也在今年上線了改色膜,價格從一開始的3999元壓縮至1999元,同樣沒有放過新車衍生業(yè)務。
梳理下來,最近兩年,主機廠的售后布局大致分為兩種方式。
一是造車新勢力,切入洗美貼膜、基礎保養(yǎng)等新車衍生業(yè)務,比如小鵬MONA03開放官方改色服務,極氪推出“1小時極享快保”服務,蔚來上線樂道洗車服務等。
二是傳統(tǒng)主機廠,從多個方面加強售后服務力度,比如跟進造車新勢力的終身質保政策,推出獨立售后連鎖品牌,開放原廠件和原廠服務,與途虎、天貓等全國連鎖合作等。
這兩種方式的主要差異性在于:造車新勢力仍然堅持直營模式,也就是將服務鎖定于直營和授權服務中心,或者近兩年開發(fā)的經銷商門店;傳統(tǒng)主機廠則是從封閉走向開放,尋求更多合作機會,甚至引導經銷商集團逐步轉型。
差異性背后,呈現出來新能源車和燃油車的本質區(qū)別:新能源車從一開始就采取直銷直營模式,因此主機廠深度掌握車主資源和流量,從而實現流量變現,布局售后只是流量變現的一個延伸;燃油車則是背上了4S經銷商體系的歷史包袱,因此需要采取各種方式,實現開源節(jié)流和降本增效,售后是補救手段之一。
但是,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從結果上來看,所有主機廠都在直接運營車主,將車主流量深度掌握在自己手中,再通過流量分發(fā)的方式推送給直營體系或者合作伙伴。
在這樣的背景下,40萬汽服門店的直接競爭對手,從原來的中游渠道商和下游服務商,變成了上游主機廠,競爭烈度無疑加強了。
三、主機廠全面控盤2.0時代
早在2021年,汽車服務世界就發(fā)文《經銷商退網、取消4S模式…主機廠全面控盤時代,40萬修理廠會更難?》,提出了主機廠全面控盤的概念。
所謂的全面控盤,指的是在研發(fā)和制造之外,主機廠通過各種方式直接運營車主,本質上改變了業(yè)務交互模式。
在4S體系強勢的年代,主機廠和車主的關系是“主機廠-4S店-車主”的間接模式,售后業(yè)務主動權掌握在4S店手中;在主機廠全面控盤年代,雙方的關系變成“主機廠-車主-直營店/授權店”,主機廠直接掌握車主流量,分拆4S店的銷售職能,并通過流量分發(fā)的方式分配和推送售后業(yè)務。
不過,我們要注意到,早期采取全面控盤的主機廠,主要是造車新勢力,這是新能源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特點所決定的,可以支持主機廠實時掌握車主數據,進行全生命周期運營。
不過,最近兩年,寶馬、奔馳、保時捷等國際品牌,奇瑞、上汽、一汽等國內品牌,這些傳統(tǒng)主機廠都在調整、優(yōu)化甚至取消原有的經銷商網絡,并且改變售后服務模式。
比亞迪推出“精誠一家養(yǎng)車”則是釋放出了更為明確的信號,那就是主機廠可以依托第三方電商和新媒體平臺,直接運營售后業(yè)務,同時導入線下4S店,建立“主機廠-車主-4S店”的關系,這是過去三十年4S體系所未見的模式。
可以說,主機廠全面控盤已經進入2.0時代,核心變化在于幾個方面。
一是參與的主機廠范圍擴大,幾乎所有主機廠都在積極布局獨立售后市場;二是運營的平臺更為豐富,除了自有APP和小程序,還利用第三方流量平臺;三是經營的項目更多,要么是高頻的洗車、保養(yǎng)等業(yè)務,要么是貼膜、輪胎、輕改等新增量業(yè)務;四是合作的開放度更寬松,部分主機廠開放原廠服務,并選擇頭部連鎖進行合作。
這些變化背后,體現出了燃油車和新能源車交替期,主機廠的兩點策略考慮:一方面,通過售后業(yè)務的粘性,撬動車主從燃油車向新能源車置換的杠桿;另一方面,在新車價格戰(zhàn)的壓力下,利用售后業(yè)務提高整體盈利空間。
在主機廠全面控盤之下,銷售和售后的邊界被打破,意味著競爭維度更為廣泛了。
四、40萬汽服門店:老項目做新,新項目做專
在全面控盤1.0時代,主要受到影響的業(yè)務是新能源授權下的鈑噴、三電等項目,對于汽服門店的沖擊還不算大。
在全面控盤2.0時代,業(yè)務影響力已經延伸到洗車、保養(yǎng)、三膜、輕改、內飾升級等高頻和個性化項目維度。
另外,早期,汽服門店可以通過更低的價格體系與4S店形成差異化競爭,如今,比亞迪親自下場參與洗車、保養(yǎng)等基礎業(yè)務價格戰(zhàn),門店再比拼低價,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汽服門店遭受的沖擊是全方位的,如果還是采用原有的經驗和模式,面對當下的競爭格局,或許就會遭遇“好幾天都沒有車主進店,卻不知車主去哪”的尷尬局面。
毫無疑問,差異化競爭才是門店的真正出路。
近年來,汽車服務世界專訪了一批逆勢增長的連鎖和單店,這些企業(yè)存在一定共性,僅從項目維度分析,關鍵在于兩個方面:一是老項目做新,二是新項目做專。
在老項目做新上,洗車、保養(yǎng)、養(yǎng)護等基礎業(yè)務,門店可以在產品、流程、理念上重新定位和設計,比如普洗升級為精洗,或者部分項目采用新的品牌產品和服務流程,向車主傳遞出安全、舒適等理念。
在新項目做專上,現階段,燃油車仍然是門店的營收和盈利主力,并且,在平均車齡超過7年的背景下,發(fā)動機、變速箱等深度維修業(yè)務釋放出來,這就要求門店具備極強的專業(yè)性,有能力解決疑難雜癥。
總的來說,垂直化、個性化、非標化等標簽下的業(yè)務類型,是主機廠難以深度參與的領域,可能也是汽服門店真正的機會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