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0月底,荷蘭上演了一幕荒誕劇。
一邊聲稱安世中國“違約”,一邊卻忘是自己先“搶劫”了總部。
想用晶圓卡中國脖子,卻不知中國的封裝廠才是全球車企的“心臟”?
荷蘭上演“強盜邏輯”鬧劇,中國反手上演“教科書式”反擊
荷蘭急了,這事兒全世界都看在眼里。
就在中美釜山會談前夜,10月29日,他們突然放了個大招。
宣布從10月26號開始,停止向安世在中國的東莞工廠發送晶圓。
哎,這架勢,就是想“卡脖子”唄。
![]()
理由還挺冠冕堂皇,說是“當地管理層未能遵守合同約定的付款條款”。
這話一出,圈外人可能還真被唬住了,心想是不是中方不講信用,欠錢不還?
你要是真這么想,那可就掉進荷蘭人挖的坑里了。
強盜喊抓賊,這借口絕了,咱得把時間線拉回來點看。
這事的根兒,在荷蘭政府前段時間使的那個“非法手段”,強行攫取了安世半導體總部的權力。
![]()
他們當時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美國那個“50%穿透性規則”。
結果呢?10月30號中美會談一開完,美方當場宣布暫停實施這個規則一年。
這一下,等于美國人親手把荷蘭爬上房頂的梯子給抽了。
荷蘭這下徹底“里外不是人”,手里那份搶來的“總部控制權”,連最后一點“法理”遮羞布都沒了。
就在這個尷尬的節骨眼上,荷蘭總部收不到錢了。
![]()
為啥?因為安世半導體中國公司,在你“搶劫”總部的那一刻,就立馬宣布“獨立宣言”了。
中方團隊非常硬氣:我們獨立運營,客戶的錢請用人民幣支付,而且直接打給我們中國公司,跟你那個非法的荷蘭“空殼總部”沒半毛錢關系。
荷蘭總部能收到錢才怪了。
所以你看,荷蘭現在反過來說我們“不遵守付款條款”,這是不是活脫脫一出“強盜嫌失主反抗太激烈”的荒誕劇?
![]()
你荷蘭自己先撕毀了商業契約精神,用非市場手段搞“搶劫”,你已經喪失了要求中方遵守任何“舊條款”的合法性。
中方現在另起爐灶,用我們自己的規矩辦事,合情、合理、合法。
荷蘭人這手“斷供晶圓”,純粹是惱羞成怒、狗急跳墻。
這算不算“自殺式”卡脖子?圖個啥?
咱們捋一捋安世半導體的生產流程,你就知道荷蘭這招有多“昏”了。
![]()
正常情況下,安世是這么玩的:芯片設計和晶圓制造,主要在荷蘭總部那邊完成。
然后,這些晶圓被運到中國東莞的工廠。
東莞這邊干啥?干最關鍵的封裝測試。
安世70%的封測產能可都在東莞,這是全球汽車芯片的“心臟”之一。
封裝測試完了,形成最終的芯片產品,再賣給全球客戶。
![]()
荷蘭政府搶走總部后,中方的反擊也快準狠,中國商務部立即禁止安世中國子公司出口特定元器件,這一招,直接打在了全球汽車產業的“大動脈”上。
因為荷蘭那個“空殼總部”根本拿不到一片東莞產的成品芯片,而全球的汽車制造商,從奔馳、大眾到日產、通用,都在等米下鍋。
沒多久,全球汽車產業就爆發了芯片危機,荷蘭忙活了半天,搶了個寂寞。
現在,他們氣急敗壞地禁止荷蘭總部的晶圓出口到東莞,這是啥意思?
![]()
荷蘭的意思很明白:“我(荷蘭總部)拿不到成品芯片,那你(東莞工廠)也別想生產了,我得不到的,大家就一起完蛋!”
這個“大家”,可不僅是中國的封裝廠,更是那些嗷嗷待哺的全球汽車公司。
荷蘭這是在拉著全球的汽車產業給它“殉葬”。
當然,它還有一個小算盤,通過制造這種“玉石俱焚”的恐慌,逼迫中國讓步,允許安世芯片出口。
算盤打得響,但打錯了地方!
![]()
客戶繞開荷蘭,擠破安世中國大門,用訂單打了荷蘭的臉
荷蘭人這“如意算盤”,怕是打在中國人身上要失靈了。
他們是不是忘了,中國人做事,向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你真當我們會傻乎乎地在一棵樹上吊死?
荷蘭總部斷供晶圓,會讓東莞工廠停產嗎?
![]()
短期內可能會有點波動,但長期看,荷蘭這是在給自己“挖墳”。
安世半導體控制權事件一爆發,中方這邊早就料到有這一天了,備份計劃早就啟動了。
東莞工廠扭頭就找了中國本土的晶圓廠,誰?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這些“國貨之光”早就嚴陣以待了。
說實話,以中芯和華虹現在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為安世半導體提供符合技術要求的晶圓,根本不是什么天大的難題,人家早就在接觸和供貨了。
![]()
荷蘭人以為自己斷供是“致命一擊”,沒想到正好一腳踹開了中國晶圓廠替代的大門。
這里有個數據,大家品品:根據相關數據,安世國產晶圓采購占比,在2024年就已經悄悄升到65%了!
懂了嗎?我們早就在“去荷蘭化”了。
現在荷蘭人自己“作死”,在10月26日主動斷供……那真是太好了,剩下的35%缺口,我們也不用跟你客氣了,中方這邊直接把國產化比例拉到100%!
![]()
以前是想買你點,給你留口飯吃,現在是你自己不吃了,那這飯碗我們可就全端走了。
按照安世半導體中國公司那龐大的產能和需求量,荷蘭的斷供,等于是把一筆巨額的、穩定的、長期的晶圓大訂單,親手轉交給了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
這真應了那句話:荷蘭跌倒,中芯吃飽!
你說,荷蘭這招,算不算“世紀級”的昏招?
![]()
更扎心的是,中國工廠這邊的產品,根本不愁銷路。
光是國內的比亞迪等幾大超級企業,就已經吃掉了安世半導體45%的產能,自己人內部循環就夠了。
至于國外那些嗷嗷待哺的車企?至少有12家歐美車企,早都看清形勢了,已經繞開荷蘭總部,直接和安世半導體中國公司簽訂了供貨合同,而且是用人民幣支付!
![]()
現實,就是這么“殘酷”。
市場規律才是最公正的法官。
當荷蘭沉迷于政治操弄時,客戶已經用腳投票,給出了最真實的判決。
你荷蘭可以控制一個公司的“名分”,但你控制不了客戶的訂單,更控制不了市場的流向。
這就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荷蘭以為搶到的是一只會下金蛋的雞,可他們沒料到,這只雞的心臟(晶圓)、翅膀(封測)和胃(市場)全都在中國。
他們搶走的,只是幾根雞毛和那個“雞”的名分。
這算不算“偷雞不成蝕把米”的現代版演繹?
![]()
這劇本是不是有點眼熟?從華為“備胎轉正”到安世“國產替代”
這劇本,是不是有點眼熟?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2019年,華為被美國制裁,海思芯片的“備胎一夜轉正”,震驚了世界。
當時,華為同樣面臨著核心芯片斷供的危機。
但憑借著多年來在芯片設計領域的深耕和“極限生存”的假設,華為成功推出了自研的麒麟芯片,扛住了第一波沖擊。
![]()
華為的案例,更多地是在上游“設計”環節實現了自主。
而今,安世半導體的事件,則是在下游“市場+封裝”環節上演了同樣精彩的“逆襲”大戲。
一個是在上游,一個是在下游,一個是設計,一個是市場,形式不同,內核卻驚人地一致。
這個內核就是:未雨綢繆的戰略定力,和化危為機的強大能力。
![]()
這種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而是源于一種深植于我們民族血液里的憂患意識。
正是這種“凡事預則立”的智慧,讓我們在面對每一次打壓時,都能從容不迫,見招拆招。
再看日韓兩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發展路徑,也很有意思。
日本早期在材料和設備領域獨占鰲頭,但在“設計-制造-封測”的全鏈條整合上,不如后來的韓國。
![]()
韓國的三星則通過打通全產業鏈,形成了強大的綜合抗風險能力。
今天,安世半導體中國公司的“逆襲”,正是“三星模式”在車規級芯片領域的成功實踐。
它雄辯地證明,全產業鏈整合,才是抵御地緣政治風險的終極解法。
別人的,永遠是靠不住的,只有自己手里握著的,才是真的。
![]()
每一次外部的極限施壓,對我們而言,都是一次最徹底的“壓力測試”。
它測試并暴露了我們所有的短板,但也為我們指明了最清晰的“補強”路線圖。
從這個角度看,每一次危機,不也正是我們跨越式發展的絕佳“機遇窗口期”嗎?
![]()
郁金香的土地上將長滿雜草,而東方正迎來芯片產業的春天
現在這局面,就非常魔幻了。
你看,中國這邊的東莞工廠,已經找到了晶圓生產的替代工廠,而且產能還在不斷爬坡。
但反過來,荷蘭那個“空殼總部”,卻找不到封裝測試的替代工廠。
為啥?很簡單,其他國家現在壓根沒那個能力,短時間內也建不起來東莞這么大規模、高效率的封測基地。
![]()
退一萬步講,就算荷蘭人咬碎牙,花個三五年真在別處建了個新廠,他是不是忘了點啥?
造芯片,你總得用稀土吧?
沒了中國的稀土,你一樣完蛋!
這是不是一張更具殺傷力的終極王牌?
荷蘭如果再這么嘴硬下去,那個所謂的“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會逐步變成一個真正的空殼,在那片郁金香的土地上,慢慢生銹,長滿雜草。
![]()
而另一邊,東方的中國,不僅迎來了車規級芯片國產化的春天,更在推動全球供應鏈格局的深刻變革。
根據波士頓咨詢集團(BCG)的最新報告,安世事件將加速全球供應鏈形成“以中國為中心”和“以歐美為中心”的“雙循環”體系。
短期內,這可能導致全球電子產品成本上升,但長期看,將催生兩個更加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系統。
對中國而言,這當然是挑戰,但更是確立全球供應鏈核心地位的歷史性機遇!
![]()
從華為的“備胎轉正”,到安世的“國產替代”,再到未來可能的“全球雙循環”,我們看到一條清晰的脈絡。
那就是,新時代的競爭,關鍵已不再是單一技術的領先,而是整個產業鏈的韌性和自主可控能力。
![]()
那些還抱著舊有霸權思維不放,試圖用“卡脖子”來遏制別人發展的人,最終只會發現,他們卡住的,其實是自己的未來。
而那些堅持自主創新、掌握全產業鏈、并擁有龐大市場的國家,才能真正在歷史的驚濤駭浪中,行穩致遠。
![]()
結語
真正的“卡脖子”,不是卡住了技術,而是卡住了違背市場規律的念頭。
未來全球供應鏈將雙軌并行,而擁有全產業鏈和超級市場的中國,正成為新的引力中心。
面對下一次“卡脖子”,除了強大的預案,我們普通人還能做些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