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號,小米YU7上市,截止到目前整整4個月時間。
網上一批博主表示:“小米YU7保值率崩了,二手車賠慘了”,我了解到的信息是,目前全新的小米YU7提車周期依然非常長。
在新車等車需要周期的情況下,二手車就不可能崩盤。
![]()
所以,這大概率是博主吸引流量、制造對立面的方式,我簡單上二手車網站看了下二手小米YU7的銷售信息,也算是驗證了我的想法。
8月上牌,跑了5000公里的YU7,指導價25.35萬的版本,目前二手車車商掛價24.98萬。
8月上牌,跑了3000公里的YU7,指導價27.99萬的版本,目前二手車車商掛價27.98萬。
小米YU7在二手車市場中的掛牌價,基本上都維持在這個水平,按照行業從業者的角度分析,這哪里是“崩盤”,這簡直就是無比的保值,且是相當的保值。
![]()
一臺25萬-30萬的車,就目前的這個行業環境而言,開幾個月還能按照指導價賣,你告訴我這是崩盤了?
當然,這是車商的賣價,車主賣給車商,大概還有個至少幾千塊錢的差價,比如說車商24萬收回去,掛價25萬。
但無論怎么說,這個價格都太堅挺了。
還是那一個原因:新車需要等,而且等的時間太長了,我問了下身邊定小米YU7的朋友,等車4周,也就是現在下定,12月才能提到車。
這個周期在所有的電車里,算很長的了。
![]()
主要兩個原因吧,一個是小米YU7的設計感真的很強,雖然產品上不是那么的完美,但這個市面上不存在完美的車型,小米有自己的用戶群體。
這部分用戶群體熱愛小米的設計,加之消費能力比較強,所以訂單幾乎是“溢出”的狀態。
另一個,小米的產能真的跟不上,無論是工廠還是供應鏈,拉的都比較滿,這也間接呈現出來了供需失衡的狀態。
![]()
總的來說,小米YU7在二手車市場,還是非常堅挺的狀態。
什么樣的小米YU7價格是真的崩了?頂配的32.99萬的版本,看到幾臺二手車商標價30萬,收購價基本上就是29萬左右。
的確,相比于新車,車主賣車是便宜了4萬。
而且,別忘了,首批車主都是有“加裝配置”,加上稅、保險、加裝的配置,落地價得奔著35萬去,開了3個月賣了29萬。
![]()
整整6萬!用崩盤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這也說明了一點,更多人買的是小米的造型設計,只要是YU7就行,是不是頂配根本就無所謂,而且我們也說過,YU7的基本配置已經非常豐富,無論是續航、配置還是性能都足夠用了。
退一步想想,25萬入門的YU7,和頂配33萬左右的YU7,在獲得的情緒價值對等情況下,更多人買的是入門版。
所以,入門版的小米YU7保值率更高,不愁賣、不怕虧,頂配的YU7買的人少,想要脫手必然虧的多。
這也充分驗證了我們之前說的那句話,買電車其實選擇入門版就足夠用了,一個是現在的電車配置都很夠用,另一個是很多人買電車都只是情緒價值屬性居多,不是工具屬性,那么頂配車型存在的意義就沒有想象中的大。
![]()
而且,小米YU7被注入了過量的情緒價值,入門版更吸引人。
再來看下整個大環境,20多萬的車開4個月是一個怎樣的貶值狀態,奔馳C260L運動版,新車的裸車價在24萬左右,考慮到交稅的原因,落地價基本上在26萬-27萬左右。
目前,二手車市場的收購價在20萬左右。
沒錯,一樣20多萬的車,當年極其保值的奔馳C級(參數丨圖片),在終端已經很便宜的基礎上,二手車也要賠掉至少5萬塊。
對比之下,小米YU7的保值率,只能說太權威了。
![]()
本質上來說,我不太建議買二手電車,原因很簡單,車企提供的各種質保承諾,都是針對新車、首任車主來的,比如說電池包終身質保,只要過戶就失效。
雖然說二手車也有質保,但二手車的質保基本上都是“6年12萬公里、8年16萬公里”這種,權益蒸發了不少。
基于小米YU7如此保值的情況,還是買臺新車更爽、更放心、質保也要更久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