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盛夏,你若見過陸遜,一定想不到他竟然會哭著對友人說:‘功勞太大,原來也算罪過。’”
![]()
這句話出自《吳錄》殘卷。一個久經沙場的統帥,竟在風燭殘年時發出如此感慨,足見“冤死”二字在三國時代并非文學修辭,而是真真正正壓在人心頭的現實重負。要弄清楚曹魏、東吳、蜀漢各有哪些名將含恨而終,得先問一句:他們到底冤在哪里?
先看曹魏張郃。建安二十三年秋,張郃奉命北上阻擊諸葛亮。按理說,他手握精銳、名望卓著,守城或設伏都綽綽有余,可司馬懿偏要讓他在木門道一線“迎擊”。那地方山窄谷深,只要蜀軍架好弩車,魏軍陣型就會被撕開口子。張郃一眼看出問題,仍咬牙執行——他明白,陽奉陰違在曹魏絕無好下場。“莫非丞相要借刀?”副將低聲提醒,他搖頭苦笑。箭雨傾盆而下時,張郃右膝中箭,跌坐塵土。垂死之際,他只抬手指向北方營壘,想說的是“別讓兄弟們白死”,卻被后人扭曲成“再戰亦可”。冤不冤?一身功勛擋不住權臣算計,這算第一重。
![]()
東吳陸遜的悲劇更具諷刺意味。夷陵之戰火燒連營,江邊漂滿蜀軍盔甲,他卻把戰功推給前線將卒,刻意收斂鋒芒。原以為低姿態能避禍,沒想到適得其反。赤烏七年,孫權因淮南失利遷怒于他,朝堂上呵斥:“孤國多難,你卻避居后方!”陸遜伏地謝罪,回府便吐血三斗。半月后,他向子侄交代后事——“名列龍虎,卻要死于疑猜,你等務必記住今日之痛。”孫權終于下詔“賜死”,措辭冠冕堂皇:以示法度。江東豪族私下議論:再高明的謀略,也敵不過君主一句懷疑。這是第二重冤。
蜀漢兩位名將,居然走上兩條完全不同的末路。從關羽說起。建安二十四年秋收時節,襄陽、樊城外洪水漫堤,魏軍潰散。關羽捉于禁、斬龐德,一時間聲望直逼五虎之首。可與此同時,東吳密信飛至曹魏,朱然向曹操保證:“若羽孤軍深入,江東自可取荊州。”于是,“禪讓名義”成了綁在關羽身上的枷鎖。江陵后方失守,他回撤至麥城,望見被吳軍控制的江面,只剩一句沉悶嘆息:“成敗原在一念。”最終,他與子關平突圍不成,被俘就地斬首。冤在何處?兵敗并非軍事失誤,而是盟友暗算——第三重冤。
![]()
至于魏延,此人最具爭議。蜀漢章武元年,劉備白帝托孤時曾說“丞相才高八斗,魏延可為翼”。可諸葛亮對他始終敬而遠之。北伐期間,魏延屢請走子午谷奇兵,又數次請求調撥兵糧,皆被婉拒。街亭失守后,蜀軍撤往漢中。魏延判斷形勢不妙,主動請纓斷后,確保主力安全。誰料“斷后”被曲解為“尾隨叛逃”。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楊儀掌握軍權,立刻下令:“斬魏延者,封亭侯。”馬岱領數騎追至漢中北口,時已深夜,火把搖曳。魏延回身喝道:“我若反,何不取成都?”馬岱未答,一斧劈下,將其首級懸于槍頭。冤死的第四例由此誕生。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可以發現一個耐人尋味的共性:這四人出身、功績與性格各異,但死因皆與“猜忌”二字脫不開干系。張郃死在司馬懿的算盤里,陸遜亡于孫權的猜疑,關羽為江東的暗箭所中,魏延則倒在內部派系斗爭。換句話說,只要處于權力夾縫,再耀眼的武功都不夠用來自保。
![]()
有人或許要問,三國風云近兩千年,冤死者何止區區四人,為何偏選他們?原因很簡單:一是他們的事跡有確鑿史料支撐;二是他們地位夠高,結局卻慘,讓后人印象深刻;三是三國鼎立格局下,每國一到兩員大將的隕落,對戰略平衡產生直接影響。張郃沒了,曹魏西線再難主動出擊;陸遜一死,東吳從此無人能統合陸、諸二姓士族;關羽被殺,蜀漢再無荊州跳板;魏延伏誅,北伐銳氣全失。四具尸骨,四處缺口,最終串成晉統一的通道。
有意思的是,東漢末年的政治文化里,“功高震主”并不是死刑判決書,卻常常成為刀柄。劉備對關羽、張飛的倚重眾所周知,可他臨終仍要一再囑咐“勿失荊州”。孫權早年禮待陸遜,稱兄道弟,可一旦身處晚年多疑階段,昔日情分頃刻蒸發。司馬懿自稱忠臣,卻暗中排除異己,為家族鋪路。歷史仿佛在提醒:武力只能開疆拓土,政治才決定生死。
![]()
從軍事角度審視,這四位名將并非完人。關羽輕視后方防御,魏延性格剛烈,陸遜缺乏自保韜略,張郃對權謀洞察不足。假如他們能稍稍放低鋒芒,或許結局不同。但試想一下,若無那份驕矜與銳氣,他們還會成為各自時代的王牌嗎?
最后,必須提一句被忽視的數據:據《三國志》和裴松之注,關羽去世時年僅五十八,陸遜五十三,魏延五十七,張郃六十出頭,在古代將領中都屬壯年。壯年死于非戰斗因素,于國家于個人都是巨大損失。人亡了,功業也就停在原地;局勢卻不會等待,權力真空必被他人填補。
![]()
因此,四位名將的冤死不僅是一段個人悲劇,更像三國政壇的體溫計:凡是猜忌加深的時期,高層總要有人付出生命。刀光劍影固然兇險,心計暗箭更加難擋。今天翻閱史書,那些灑落竹簡上的血痕依然清晰,只因它們來自熟悉的人性弱點——權力、疑心、榮譽、怨懟,缺一不可。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