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全紅嬋那句帶著點小驕傲的“我真棒”,真心為她高興!可一轉眼,就瞥見那些揮之不去的指指點點,心里真不是滋味,一個運動員拼盡全力奪了冠,為什么總有些人,目光就是不肯停留在那份來之不易的榮耀上?
![]()
因傷病和身體發育體重上升的她,今年五月后暫別了賽場甚至放棄了世錦賽,九月份在暨南大學露面時,她確實肉眼可見地圓潤了些,就因為這,嘲諷聲撲面而來“太胖了”,種種刻薄之言不絕于耳,那段時間,負面輿論幾乎要將她淹沒,甚至引發了人們對她是否會退役的猜測。
面對這一切,這個年輕的小姑娘選擇了默默承受,她知道,這是成長路上必須跨過的坎。
這次復出,她的體型依然引人注目,比搭檔壯碩不少,緊身賽服下肚子上肉肉的痕跡也很明顯,但站上跳臺她依然是那個天賦異稟的選手,起跳高度明顯高出搭檔一截,入水動作依舊絲滑輕盈,即便體重上漲那手絕活的“水花消失術”依然引得全場驚嘆,最終她與搭檔王偉瑩合力摘金。
![]()
賽后,那句開心的“我真棒”,是她對自己努力最好的肯定,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紛紛發文祝賀,這份排面是她用實力贏回來的。然而即便她如此努力,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依然如影隨形。
還是有人揪著她的身材不放,可是我們評判運動員的標準,什么時候變成了白幼瘦?
我們太習慣用一把統一的尺子去苛求所有人,卻忘了每個人的先天條件千差萬別,全紅嬋的家人都是大骨架,這意味著她天生就面臨著“增重易、控形難”的挑戰,對她而言,控制體重是職業生涯中最困難的事之一,一個正處在發育期的女孩,長身體怎么就成了罪過?
![]()
因為她沒有參加全運會10米臺單人項目,冷嘲熱諷又來了說她怕輸,但這哪里是臨陣退縮?這是團隊基于她腳踝舊傷未完全康復的情況,為她的長遠發展做出的科學保護性的決策,不逞一時之勇才是對未來最大的負責。
最后雙人比賽中的第二跳,她和搭檔的同步性確實稍有欠缺,但裁判給出的同步分卻與同步性更好的陳芋汐組合相同,這下“東道主優勢”的譏諷聲又起來了,可是跳水比賽的得分是多項系數疊加計算的整體結果,某一個環節的不完美,并不能決定最終分數,這是全國矚目的賽場,評委怎敢如此明目張膽地偏袒?
![]()
全紅嬋和所有運動員一樣,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不是完美的比賽機器,她會在社媒上分享喜悅,也一定會因惡評而傷心,她的優秀,尤其是當需要克服先天條件的挑戰時,這份堅持更應被看見被尊重,而不是被放在放大鏡下挑剔每一個不完美的瞬間。
這個曾經充滿稚氣的小女孩,無論鮮花掌聲還是流言蜚語都在推著她加速成長,希望我們都能成為她身后那股溫暖的支撐,而不是冰冷的指責,對于一個為國爭光的年輕運動員,她最該得到的是我們的理解與包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