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公開了一組殲20S伴飛六代機殲36的視頻,而這也讓殲36的體積,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殲20已經是全球體積最龐大的重型隱身戰斗機了,而殲36體型還要大上一圈,翼展長度都超過20米,作為對比,殲-20的翼展只有13米,蘇-27的翼展也才14.7米,就這個尺寸,最大起飛重量妥妥超過50噸。
![]()
也因為如此龐大的體積,所以殲36采用了3發發動機,使用三發能保證殲-36的尾部扁平,線條收窄,對減小阻力和隱身都非常重要。
反面例子就是,F35為了兼顧垂直起降不得不使用單個超大推,解決方案就是在F119基礎上放大涵道比,發動機粗了一圈,重量增加680千克,把F-35的屁股撐的又肥又圓,從而導致了超音速性能和機動性能非常拉跨。
而如此龐大的體型,最直接的就帶來了2個好處,首先體現在其能夠集成尺寸更大、功率更強的機載雷達系統。殲36的機頭碩大無比,除了可以并列雙座艙之外,雷達的氮化鎵T/R 組件數更是會超過3000個,即使是簡單堆料,殲36對F35這類隱身目標的探測距離都在300公里開外,更不用說我們肯定會在殲36的雷達技術上再次進行升級,可以說,殲36本身就相當于一架具備反隱身能力的預警機。
可以說巨大的尺寸使得戰機不僅能夠獲得無與倫比的探測與跟蹤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為其賦予了類似專職電子戰飛機所獨有的強大電磁壓制與頻譜作戰能力。
![]()
它能夠在執行制空、打擊任務的同時,獨立承擔起廣域電磁偵察、高強度的伴隨式電子干擾、以及對敵方雷達和通信系統的精確硬殺傷任務,從而在空戰伊始就奪取并牢牢掌握電磁頻譜的控制權,為我方作戰體系創造一個單向透明的信息優勢環境。
自然也帶來了巨大的內置彈倉,這也讓內置高超音速導彈成為了可能。高超音速武器以其超過5馬赫的極致速度、難以預測的機動變軌飛行軌跡,現有的一切防空反導系統根本沒辦法攔截,被可以說是能夠改變未來戰場規則的戰略級武器。
然而,此類武器通常體積龐大,以往主要依賴于大型轟炸機、或地面/艦載平臺進行發射。殲36能夠將此類武器集成于其內部彈艙,將徹底顛覆傳統的空中打擊模式。
這意味著,一種具備全向隱身隱身能力、高機動性且能夠超音速巡航的空中平臺,攜帶并發射一種幾乎無法被攔截的戰略級打擊武器。這種組合所帶來的戰術價值是空前的:六代機可以憑借其隱身性能穿透敵方嚴密的防空網絡,抵近至有效射程后,從機腹彈艙釋放高超音速導彈,對敵方縱深的高價值時敏目標,如指揮中心、防空反導陣地、航空母艦等,實施猝不及防的毀滅性精確打擊。
![]()
這種“隱身突防”與“高超音速突擊”的結合,極大地壓縮了敵方的預警和反應時間,從而掌握戰場主動權。
甚至都不需要突防,殲36無需冒險前出到敵方強大的防空火力圈內。它可以在相對安全的我方空域,利用其初始高度和速度,發射高超音速導彈,。導彈在獲得一個高初速和高空起點后,其有效射程可以得到顯著提升。因此,從南海發射的導彈,其覆蓋范圍足以將遠在關島的美軍基地納入打擊圈。
而且殲36如此巨大的內置彈倉,也可以內置霹靂17超遠程空空導彈,這樣就可以在500公里開外摧毀敵機,我們的殲36可以內置攜帶多枚霹靂-17空空導彈,在高性能無人機的配合下,可對數百公里外的敵方戰機、轟炸機、加油機、預警機等目標實施超遠程攔截,憑借著強大的隱身性能,敵方戰機在毫不知情的情況就被擊落了。可以說,霹靂17將會是中國六代機的最強搭檔。
講到這里,各位朋友們有沒有明白,殲36就是中式體系化作戰網絡的集合體,也就是一架飛機就可以實現一個由預警機、戰斗機、電子戰飛機和轟炸機構成的空中編隊所具備的能力。
而這就是中國對美軍五代機發展以來的總結,中國認為,沉迷于平臺強大而忽視體系構建,會犯F22成為“信息孤島”的錯誤,而忽視平臺發展奢求體系能力涌現,體系則可能是空中樓閣,未來發展應該是平臺與體系并行發展、協同推進,由強平臺構筑強體系。而殲36正是這個理念下的產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