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大愛接力!七旬老人半世行善照護非親,企業家為她翻新暖居
清晨,藤縣新慶鎮新慶村一間翻修一新的農房里,71歲的石秀平正在灶臺前忙碌著。淡黃色的墻面映著晨光,瓷磚地面潔凈如鏡——這是她過去不敢想象的“新家”。而這改變的背后,是一場跨越身份的愛心接力,一段延續半世紀的溫情守護。
![]()
1977年,石秀平嫁到新慶鎮盧家時,便注定要撐起一個不普通的家。當鄰居殘疾孤兒盧華基無依無靠前來投奔時,她一句樸素的“應該的,我會善待他”,開啟了三十多年的悉心守護。她為盧華基定下“四章約定”:不遠行、不勞累、不淋雨、不夜出,用無微不至的照料陪伴他走完89歲的人生旅程。
丈夫的叔叔盧錫才病倒在床,由于性情古怪無人照料。石秀平毫不猶豫地將他接回家中,以德報怨,一照顧就是三十多個春秋。老人臨終前含淚道:“這輩子虧欠你太多。”而最令人動容的,是她對改嫁他鄉的“婆婆”李美芳的接納,2004年,老人摔傷后無人照料,石秀平瞞著丈夫接回她,悉心醫治兩年,婆婆離去時緊握她的手哽咽:“你才是我的親女兒。”
石秀平一家僅靠丈夫每月微薄的收入和幾畝農田維持生計,還要負擔多位老人的醫藥費。盡管生活捉襟見肘,她從未為自己添置過超過30元的衣物,卻用養豬積攢的錢搭建了兩間土坯房,專門安置盧華基和盧錫才。
2012年,丈夫猝然離世,深受打擊的她依然堅強面對,用柔弱的肩膀撐起這個特殊的大家庭。即便后來自己接連罹患直腸癌、腦梗塞,她始終挺直腰桿,用樂觀和堅韌迎接生活的挑戰。她的感人事跡在當地廣為傳頌,2013年她榮獲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石秀平的故事傳開后,擊中了梧州市人大代表龍華文的心。這位常年投身公益的企業家,決定為這份大愛“鋪路搭橋”。他多次上門慰問石秀平,主動捐資5萬多元為她翻新房子,還親自參與設計裝修,從墻漆顏色到功能區劃分,一一尊重石秀平的意愿。“石阿姨為社會付出那么多,我希望她每天回到家,都能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龍華文動情地說。
這份善意并非偶然。多年來,龍華文通過藤縣愛心助學協會及多個鄉鎮助學組織資助學子、教師累計30余萬元,捐修鄉村道路10余萬元,慰問困難群體超10萬元。但他強調:“石阿姨的堅持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我們只是接力者。”
如今,石秀平的家中煥然一新,但她依然每天忙碌于田間灶臺,照顧著需要幫助的人。龍華文的援助如同春雨,讓這片善良的土壤更加肥沃。
![]()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一段善緣到一場社會暖流,石秀平與龍華文的故事印證了:善意從來不是孤島。當堅韌的民間大愛遇見社會力量的守護,便能在時光長河中鑄就不朽的豐碑,讓溫暖代代相傳。
來源:藤縣融媒
編輯:太平微資訊;
最后
一起發現太平、藤縣、梧州身邊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