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一點睡意也沒有。風在破碎窗戶的縫隙間呼嘯,我們和伙伴們裹在睡袋里,在這座空蕩潮濕的營房中輾轉反側。我們已經在這里待了將近一天——探查這片廣闊、極其古老的廢棄軍事基地,它藏身于深邃的森林之中。四周寂靜無聲,只有地板下老鼠窸窣的聲音。
“管他睡不睡!”——我們異口同聲地決定。拿起手電筒,踏入夜色。地底的密室在等著我們。
我們沿著白天才剛開出的雜草小徑前行。手電的光束從黑暗中撕出樹根的影子,那些樹根從混凝土板縫中盤根錯節地鉆出。空氣又厚又濕,彌漫著霉味和苔蘚的氣息。突然,在前方山腳下——出現了那座地窖。
那是一個混凝土結構的“門戶”,也就是入口,深深嵌入山坡。厚重而斑駁的混凝土墻圍出一道向地底延伸的通道。我們停下腳步。無人出聲,只聽見右邊的同伴在沉重地喘氣。這個地下設施位于相當偏僻的地方——深藏于幽密的森林腹地。從主干道(混凝土路)走來并不容易:路早已被茂密的植被覆蓋,行進艱難,也正因此,入口被完全隱藏在外人視線之外。
![]()
在其中一個畫廊里有幾張照片,別忘了翻頁查看。
我們一齊用手電筒照向那幽暗的入口,只能驅散前方幾米的黑暗。接下來呢?那是個問題。我們對里面將會看到什么——一無所知。像往常一樣。這種未知總是讓人神經緊繃、血脈僨張。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感覺不僅不會消退,反而愈發強烈。心臟在喉嚨里狂跳,手不自覺地緊握手電和相機。我能感覺到背后的伙伴們也在同樣的緊張姿勢中僵立著。等待。大腦瘋狂地浮現各種畫面:
——空蕩的走廊?
——遺留的設備?
——或者,也許是我們之前找到線索的那處古老神秘軍火庫?
腎上腺素在血管中急速奔流。是時候深吸一口氣,邁步進入這座神秘建筑的黑暗之中了。
![]()
人工山丘的入口處十分醒目,一個結實厚重的混凝土門框格外引人注目。
![]()
一進入內部,便是一個通往小房間的通道,那里還殘留著通風系統的痕跡。地板上散落著生銹的風管,昭示著這里早已被遺棄多年。
![]()
手電的光束照亮了一幕宏偉的景象:一道巨大的鋼筋混凝土閘門,牢牢嵌在門戶的墻體之中。這龐然大物的重量至少有十噸。你能想象嗎?但最關鍵的是——它微微開啟著。僅僅一米的縫隙,卻足夠我們鉆進去。
![]()
閘門后面,是一個過渡艙——狹窄的空間,兩側設有厚重的鋼門。
![]()
看起來這里像是一個用于空氣凈化的“擴散艙”。顯然,這里曾儲存過某種危險物質。
![]()
![]()
![]()
![]()
穿過氣閘的鋼門,我們來到一個狹小的混凝土方室——大小大約相當于一間“赫魯曉夫樓”的普通房間。厚實的墻壁、堅硬的地面、冰冷的天花板上還留著懸掛燈具的掛鉤。角落里散落著幾截電線殘端和空的固定支架。乍一看,這里似乎毫無意義——為何這樣一個小房間需要如此嚴密的防護?
一種推測是:這里曾儲存用于核彈頭的引發物質。并非真正的“核心部分”,而是化學起爆裝置及一些特殊組件(例如中子源)——這些裝置用于引發鏈式反應。小巧的空間、厚重的墻體、完善的通風系統——一切都對得上。此類物質對隔離、溫度控制和防震保護都有極高要求。
![]()
![]()
繼續向前,隧道被一堵厚實的混凝土墻堵死。另一端與入口對稱的出口已被徹底用磚砌封。
到這里,旅程結束了。我們所能做的,只有返回那片森林——回到風聲、潮濕的空氣、星光與林間貓頭鷹的叫聲之中。
![]()
就這樣,看似普通的森林小丘——長滿了白樺樹和蕁麻——內部竟隱藏著多噸重的裝甲門、復雜的氣閘系統,以及一個專為儲存致命“滴答裝置”的安全密室。軍方藏東西的本事,真不輸地底的鼴鼠:這些人工堆起的山丘,往往掩蓋著整個地下城市。
![]()
最可能的解釋是:
?? 核武器組件專用儲藏庫(一切跡象都指向這一點);
高危險級別炸藥倉庫;
? 大型地下掩體的應急出口(但如果是這樣,那主入口又在哪?)。
如今,這里不過是山體中一條“混凝土巨蟲”的殘骸。誰知道呢——也許在你郊外的別墅旁,也埋著這樣的“驚喜”?
![]()
感謝大家的關注,我們下次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