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幾天,中美兩國剛在韓國釜山談完。這“百分鐘對話”一結束,世界都瞪大了眼睛。美國那邊,咔咔咔,主動撤了好幾項“緊箍咒”:什么10%的“芬太尼關稅”不搞了,那24%的對華關稅繼續暫停一年,最要命的,9月底剛出臺那個“50%穿透規則”(就是想卡死咱們半導體外援的)也按下了暫停鍵。
咱們這邊呢?也很干脆:行,那你既然收手了,我這10月9號剛準備落地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規,也“暫停”一年。
![]()
朋友們,看明白這中間的道道了嗎?美國是“取消”和“暫停”那些已經打出來的拳頭;咱們是“暫停”那個剛攥緊、還沒來得及掄出去的反擊。
這哪是各退一步啊?這分明是美國使了半天勁,發現打不動,只好自己先把拳頭收回去了。而咱們呢,是看他收手了,也把準備好的“大招”暫時收了回來,但牌可還在手里攥著呢。
可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新加坡有政要出來說話了。說咱們中國啊,面對貿易摩擦,不應該搞“你做初一,我做十五”那套,得“多搭橋梁”,得學會“忍讓”。
我一聽這話,真是有點哭笑不得。這叫什么邏輯?美國制裁可以,中方反制就不對?強盜上門砸你家玻璃,你剛舉起個掃帚自衛,旁邊鄰居跑過來說:“哎呀,別這么激動嘛,你要忍讓,要跟他多溝通搭橋啊。”
![]()
這橋,不是咱們不想搭,是美國人先動手拆的啊!憑什么要中國“忍讓”?
“忍讓”的邏輯,誰的邏輯?
咱們得先搞明白,新加坡為什么會這么想。
這不是他們壞,而是由他們的“出身”決定的。你攤開地圖看看,新加坡在哪?馬六甲海峽的咽喉上。一個國土面積才735平方公里(還沒北京朝陽區大)的城邦國家,喝的水都得從馬來西亞買,國家安全很大程度還得依賴美軍基地。
說白了,新加坡的命根子就是“全球貿易自由”。它的繁榮,建立在全球化大船不翻、航線暢通無阻的基礎上。它就像個全球貿易的“超級樞紐站”,只要大家都在這個系統里玩,它就能左右逢源,賺得盆滿缽滿。
所以,新加坡最怕什么?最怕大國“掀桌子”。中美一打架,全球供應鏈一亂,它這個“樞紐站”的價值就得暴跌。
![]()
因此,新加坡總統尚達曼前陣子在美國演講,呼吁中國放棄“完全自給自足”的路線,要繼續和美歐“相互依賴”。他這就是典型的“樞紐思維”。
但他搞錯了一點,或者說,他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沒法理解中國的立場。
中國要“自主可控”,是要搞“閉關鎖國”嗎?當然不是。咱們每年進口那么多芯片、大豆、石油,怎么可能關起門來自己玩?
咱們要的“自主可控”,說白了,就是“你不能讓我死”。
這是一種刻在骨子里的歷史記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別人全面封鎖我們,咱們硬是勒緊褲腰帶,在戈壁灘上搞出了“兩彈一星”。沒有那個“自主可控”,咱們今天哪有資格跟人平起平坐?
![]()
現在也一樣。美國為什么能制裁華為?就是因為他掐住了芯片這個“脖子”。如果咱們“忍讓”了,不搞自己的7納米、5納米,不搞自己的光刻機,那結果就是人家今天斷你華為,明天就能斷你小米、大疆,斷你所有高科技產業。
所以,尚達曼先生把“自主可控”等同于“完全自給自足”,這是用小國的生存邏輯,去套大國的安全需求,從根兒上就看偏了。
一個14億人的大國,如果把自己的命運和安全,寄托在別人的“善意”和“忍讓”上,那是對歷史和人民最大的不負責任。
誰在拆橋?誰該忍讓?
咱們再回到那個“忍讓”論。
我特別想問一句:為什么從來沒人公開呼吁美國“忍讓”一下?
從2018年開始,是誰先挑起了關稅戰?是美國。 是誰把華為、中芯國際這些幾百家中國企業拉進“實體清單”?是美國。 是誰在2025年9月29號,又搞出那個霸道的“50%穿透規則”,企圖徹底切斷全球對中國的技術供應?還是美國。
![]()
每一次沖突升級,源頭都在華盛頓。中國所做的,從頭到尾都只是“防衛反擊”。
這背后藏著一種極其傲慢的潛臺詞,一種根深蒂固的霸權秩序:強者可以任性,弱者必須克制。
美國作為“老大”,他制裁你是“執行規則”;你作為“挑戰者”,你反制就是“破壞秩序”。這套邏輯,咱們中國人聽了快一百年了。
但問題是,時代變了。
“忍讓”換不來尊重,實力才行
這次釜山會晤,就是最好的證明。美國為什么肯坐下來談,甚至主動收回好幾項制裁?
是因為咱們“忍讓”了嗎?恰恰相反。
是因為咱們的反制,打到他們的痛處了。
咱們手里有幾張牌,美國是算得清楚的。
![]()
第一張牌,稀土。中國10月9號宣布要管制出口新規,美國國防部第一個跳起來。F-35戰機、制導導彈、雷達系統,哪一樣離得開稀土?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煉加工能力在中國手里。這不是砸錢就能馬上復制的。美國想自己搞一條產線,評估下來,沒個五年十年根本玩不轉。
第二張牌,市場。美國農民離不開中國市場。2024年,中國進口大豆里,美國大豆的比例已經降到了21.1%,遠低于巴西。就在釜山會晤前,咱們“象征性”地買了三船美國新季大豆。
這是求和嗎?這是在告訴他:市場在我手里,我買不買、買誰的,我說了算。
第三張牌,技術突破。美國越封鎖,咱們的“備胎”轉正得越快。7納米芯片的量產,國產大飛機C929的發動機(CJ-2000)測試成功,這些都在告訴美國:你想靠卡脖子一招制勝,那扇門已經關上了。反而你自己的芯片公司,像英偉達、高通,正在哭著喊著丟掉全球最大的中國市場。
![]()
正是因為咱們手里有牌,而且敢亮牌,美國才發現,這架打下去,自己比對方更疼。所以,他才不得不回到談判桌前,主動撤回那些“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制裁。
這次釜山會晤,與其說是“握手言和”,不如說是對新加坡“忍讓論”的一次公開打臉。
它用事實證明了:和平與尊重,從來不是靠忍讓和妥協換來的,而是靠實力和斗爭贏來的。
結語:路要自己走,橋要一起搭
說到底,中國不想跟任何人“對著干”。咱們一門心思想的是發展經濟,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們提“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真心希望“搭橋梁”。
但這不等于我們要犧牲自己的核心利益,去迎合別人的霸權。
![]()
合作的大門,咱們一直敞開著。但前提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如果美國愿意回歸理性,停止無端打壓,那咱們當然歡迎,稀土可以賣,大豆也可以賣。但如果他一邊想談合作,另一只手還想繼續搞制裁、切香腸,那對不起,咱們的反制措施也隨時可以從“暫停”變成“啟動”。
至于那些勸咱們“忍讓”的聲音,咱們心領了。但我們更想反問一句:
“你們什么時候,才能學會去勸那個真正先動手拆橋的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