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紀50年代,專家在廣西一家小飯館吃飯時,發(fā)現(xiàn)店里有一種用動物泡的酒,他從未見過。
經(jīng)過研究,專家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種動物是一種從未被發(fā)現(xiàn)的新物種!
并且僅中國廣西獨有,但是數(shù)量極度瀕危,比國寶大熊貓還少。
那么這究竟是什么神秘物種?為什么如此瀕危?
![]()
因“泡酒”發(fā)現(xiàn)的新物種
上世紀五十年代,北京動物園的專家譚邦杰,帶領(lǐng)著一幫工作人員去廣西崇左考察采集動物。
來到當?shù)刂螅瑤兹嗽诠ぷ餍菹⑵陂g找了找了一家小飯館吃飯,意外發(fā)現(xiàn)店里擺著一種特別的藥酒。
![]()
詢問店里老板后,譚邦杰才得知這藥酒叫做“烏猿酒”,這種酒是用當?shù)匾环N叫做黑葉猴的動物泡的。
因為崇左這地方喀斯特地貌多,山洞溶洞遍地都是,地下水豐富,當?shù)貧夂虺睗竦煤埽數(shù)厝碎L期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下,深受風濕病等疾病折磨。
![]()
他們覺得黑葉猴能在這么潮這么黑的地方活下來,身上肯定有防潮除濕的本事,所以才抓黑葉猴泡酒喝。
但是譚邦杰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酒缸里這猴子可不太一樣,普通的黑葉猴全身黑乎乎的,就耳朵到臉頰那兒有兩綹白毛。
![]()
而這只猴子的腦袋和尾巴尖都是雪白的,譚邦杰覺得很是奇怪,于是一行人就開始調(diào)查這種猴子。
后來在當?shù)厝藥废拢嬖诔缱蟮纳筋^上找到了這種“中間黑,兩頭白”的怪猴子。
![]()
一些當?shù)乩相l(xiāng)還提供了有關(guān)這種猴子的頭骨、毛皮這些材料給譚邦杰研究,他越研究越激動。
這壓根兒是個從來沒被發(fā)現(xiàn)過的新物種!于是他就給這猴子起了個響亮的名字——白頭葉猴。
![]()
這可是咱們中國科學家第一次給靈長類動物命名,意義非凡。
而且這種猴子全世界就咱們中國有,中國就廣西有,廣西就崇左有,而且崇左也就那么幾個山頭能見到。
![]()
所以白頭葉猴的數(shù)量一度非常稀少,當時全加起來就六七百只,比大熊貓還金貴呢!
那么白頭葉猴究竟是什么來頭?為什么數(shù)量如此稀少?
![]()
珍貴的白頭葉猴
白頭葉猴是一種擁有“莫西干發(fā)型”猴子,頭頂一撮直立的白毛非常酷炫。
脖子和肩膀也是雪白的,身體其他部分則是純黑,尾巴末端還帶一截白色。
![]()
幼崽全身金黃,長到一歲半才會換上成年猴的黑白“外套”,當?shù)厝斯馨最^葉猴叫做“白猿”。
跟當?shù)爻R姷暮谌~猴是近親,但因為數(shù)量稀少,常被誤當成黑葉猴捕獵。
![]()
白頭葉猴只在廣西崇左的陡峭石灰?guī)r山里活動,能在懸崖上飛檐走壁,夜宿巖洞或巖縫。
可隨著人類修路、開墾農(nóng)田,它們的生存空間被霸占,甚至連傳統(tǒng)的活動路線都被鐵路、公路霸占。
![]()
伴隨當?shù)剞r(nóng)民砍樹燒火、開荒種地等行為,導致白頭葉猴賴以為生的樹葉和嫩芽急劇減少。
它們每天要吃30多種植物獲取足夠的營養(yǎng),但棲息地里的植被被破壞后,食物來源也被直接切斷。
![]()
更麻煩的是,白頭葉猴胃里專門用來消化纖維素的共生菌群很挑食,找不到合適的樹葉就會餓肚子。
再加上,過去當?shù)厝藶榱酥尾东C白頭葉猴泡酒,大量的人類捕獵導致它們的種群數(shù)量越來越少。
![]()
到了上世紀80年代,白頭葉猴的種群僅僅只剩下300多只左右,分布在崇左的幾個山頭上。
想要讓這一瀕危動物好好存活下來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因為除了人為原因外,白頭葉猴數(shù)量稀少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
![]()
生存堪憂
白頭葉猴跟普通猴子一樣屬于社會性猴子,跟大多數(shù)猴群不同的是它們是母系社會。
而且嚴格禁止近親繁殖,這就意味著,當小公猴長大成熟后,必須離開原來的猴群,去其他猴群去尋找配偶。
![]()
同樣的,原來的猴群也得引進新的公猴,保持基因的多樣性,這種自然形成的交配規(guī)則,有助于促進族群之間的交流。
維持整個種群的健康繁衍,但人類的活動將它們生存的森林分割成一個個孤島狀的碎片。
![]()
雖然白頭葉猴喜歡攀巖山間,但是山與山之間的層層阻礙讓公猴們遷移到其他猴群變得異常困難。
作為智商較高的靈長類動物,白頭葉猴懂得活下來才是第一順位。
![]()
這直接導致兩個嚴重后果,一是由于可選擇的配偶有限,繁殖成功率自然就下降了。
要知道,白頭葉猴的繁殖過程特別艱難,雌猴每三年才能懷一胎,而且幼崽的存活率還不到一半。
![]()
二是不同猴群之間的基因交流大幅減少,近親繁殖的風險明顯增加。
更麻煩的是,它們不太會選擇近親繁殖,因為必須遵守母系社會和外群交配的規(guī)矩。
![]()
并且,外群交配這種繁殖方式本來就限制了基因庫的大小,要是再出現(xiàn)近親繁殖,可能還會引發(fā)各種遺傳病。
長此以往,對整個種群的生存發(fā)展都是個嚴峻的挑戰(zhàn),保護白頭葉猴迫在眉睫。
![]()
因此,想讓這些白頭葉猴好好生存增加猴群數(shù)量,必須得建立“生態(tài)廊道”。
比如人們種植一些高大的樹木連接破碎化的石山,幫助猴群遷移和基因交流,減少“孤島效應”。
![]()
或者專門為白頭葉猴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里面種植白頭葉猴喜食的樹葉,擴大采食范圍,有助于猴群交流。
最重要的是,要嚴格限制人類活動,保護它們的棲息地。
![]()
如今,廣西崇左白頭葉猴保護區(qū)已經(jīng)十分完善了,里面已建成2條生態(tài)廊道,恢復白頭葉猴棲息地500多畝。
隨著保護力度的加強,白頭葉猴數(shù)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300多只增加到2025年的1400多只,數(shù)量增加了差不多5倍!
![]()
雖然白頭葉猴數(shù)量仍然比咱們國寶大熊貓還少,但是它們從“瀕危滅絕”到“重新復蘇”的蛻變證明,我們科學規(guī)劃的猴群恢復路線是正確的。
未來我們?nèi)孕枥^續(xù)堅持“科學規(guī)劃+社區(qū)參與”的模式,讓“石山精靈”白頭葉猴在地球上生生不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