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這地方可不簡單,它是殷墟所在地,中國上古史的文化根源之一。
商朝也就此,成為真正的“信史”而不是傳說。1961年就被定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還進了世界遺產名錄。
可正因為地下寶貝多,殷墟成了盜墓賊眼里的“肥肉”,隔三差五就有人動歪腦筋。
![]()
2016年6月,安鋼中板廠的水泵房工地施工打樁,咣當一聲打出了青銅器碎片。這下可好,消息很快傳開了。
當地人李芳林第一個嗅到“商機”,他趕緊告訴了一個叫杜文明的人。杜文明家住木廠屯,腿腳不太方便,但腦子活絡,一聽有青銅器,立馬覺得發財機會來了。
他很快拉攏了一幫人,組了四個盜墓團伙,加起來超過20號人。
![]()
這幫人可不是臨時湊數的,多數是本地人,有的還參加過考古勘探,對地下情況門兒清。
杜文明自封總指揮,出錢買工具,管日常開銷。
其他人分工明確,挖洞的、望風的、做飯的,像開公司一樣“專業”。
盜墓不能明著干,得找掩護。他們盯上了安鋼東墻外一個廢棄的養雞場,帶封閉院子,離目標雖遠,但隱蔽性好。
![]()
杜文明讓一個叫劉大寶的去租場地,花了一萬塊錢,騙養雞場主人說搞生態項目。
主人姓范,其實看出苗頭不對,但杜文明答應給“好處”,他就睜只眼閉只眼。后來案發,范某收了25萬“封口費”,劉大寶更狠,直接分了100萬。
您看,租個養雞場成了盜墓的“前臺”,這操作堪比古人租房挖坑20年(元代賈胡盜墓事件)。
兩班人輪流干,晝夜不停,十來天挖出一百多米長的地道,直通古墓下方。
![]()
那是一座商晚期貴族墓,陪葬品不少:5件大型青銅器,包括圓鼎、扁壺、尊、盆和一對青銅鉞,還有十幾件小青銅器,比如狗鈴和戈。
挖出來以后,杜文明他們開價2500萬,最后以2300萬成交,買家是個香港的曾老板,中間人王某還賺了94萬“介紹費”。
文物一出土立馬被運走,曾老板后來退贓時,居然發現有些青銅器是現代工藝品,這里頭有沒有貓膩,可就說不清了。
最讓人咋舌的是分贓!2300萬到賬后,按事先約定分成21股,每股100萬。杜文明是頭兒,獨占兩股拿200萬。其他像李獻彬、楊有順這些骨干各分100萬。
連望風的馬某,雖說“功勞”最小,也拿了70萬!
![]()
更離譜的是,他們還賄賂了安鋼巡邏隊副隊長王某,讓他幫忙看場子,事后王某實際到手120萬。
甚至找了“傘”,許諾出事時“擺平”。這一環套一環,把盜墓搞成了“系統工程”。
不過天網恢恢,這事后來還是露了餡。警方調查時,追回了部分文物,贓款也全數上繳。
參與的人不光坐牢,還被罰了重金。像杜文明這種主犯,估計得把牢底坐穿。可回過頭看,這起事件暴露的問題真不少!
![]()
這種盜墓行為,表面上看是謀財,實際是破壞文化遺產。殷墟的每件文物,都可能藏著商朝的歷史信息。
盜墓賊為錢亂挖亂賣,文物一旦流失或損壞,歷史線索就斷了。更可氣的是,他們往往粗暴挖掘,墓室結構、陪葬品布局全被破壞,考古學家后來想研究都難。
這不像考古隊小心翼翼發掘,而是純搞破壞。
另外,盜墓能成“產業鏈”,說明背后有需求。香港買家、中間人、本地團伙勾結,文物黑市一直沒斷根,為啥?
![]()
本質上是賺錢,背后也是“通過黑市流失到外面”,再用某些方式“洗白”后,賣回來價值更高!這種實際上的收藏現狀,也引人深思。
但參與者全栽了,錢沒花完就進局子,何必呢?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能變成某些人的提款機。
本文素材來自“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