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一批重達182千克的活鮮淡水魚——黃顙魚、烏魚、草魚、鯽魚,在海關全程監管下,從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遮鎮啟程,一路奔赴阿聯酋迪拜。這標志著云南淡水魚成功敲開中東市場大門,實現對阿聯酋的首次出口。
![]()
(海關關員在云南勐海縣養殖場對出口阿聯酋活魚開展屬地查檢 李夕妹 攝)
地處我國西南邊陲的勐遮鎮,坐擁亞熱帶季風氣候的饋贈,坪壩開闊、水草豐茂,素有滇南“魚米之鄉”的美譽。清澈的水質,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這里成為淡水魚養殖的理想之地。
“此前我們的活魚主要銷往老撾、泰國、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發現中東市場的巨大潛力后,便決定率先將4種特色淡水魚推向迪拜。”西雙版納許鮮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許金廣介紹,借助順暢的通關流程,活魚從養殖場出發,經昆明轉機飛往迪拜,全程僅需12小時左右。同時,企業還針對性改良打包技術,進一步提升了活魚長途運輸的存活率。
“云魚”順利出海,離不開海關部門的精準幫扶。為助力企業降本增效,促進“云品”出海,昆明海關所屬西雙版納海關提前介入,主動對接企業需求,提供一站式通關服務。通過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出口魚品種類及阿聯酋檢疫標準,海關部門強化疫病監測與安全風險防控,開通“綠色通道”,提供預約查檢服務,快速辦理動物衛生證書、原產地證書。在昆明長水機場海關環節,“即報即審、合格即放”的高效模式,全程守護“舌尖上的新鮮”。
據悉,西雙版納海關持續深化屬地查檢業務改革,不斷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聚焦云南高原特色產品出口需求優化服務,助力本土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今年以來,該海關已監管屬地出口活魚333噸,貨值達651萬元,較去年全年出口量大幅增長,出口目的地涵蓋泰國、越南、老撾、新加坡、緬甸等多個國家。此次對阿聯酋的首次出口,更是為云南淡水魚出海開辟了新賽道。
(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 記者 李映青/梁滌、李夕妹、鄭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