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東北亞的水下戰場可不平靜!
這邊韓國剛官宣新一代大潛艇下水,那邊日本新防衛大臣就接連放話要搞核動力潛艇,這倆國家一前一后的大動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背后全是美國在操盤。
要知道核潛艇這東西可不是鬧著玩的,美國哥倫比亞級單艘造價就高達88億美元,日韓到底有多大底氣敢跟風?
![]()
10月21日,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位女首相并組建新內閣,同日任命小泉進次郎為防衛大臣。10月22日,小泉首次提核潛計劃,他在記者會上拋出“不排除核動力潛艇”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美國批準韓國造核潛、韓華海洋主導建造、韓承諾向美投資 3500 億美元,其中 1500 億專項用于造船合作。10 月 30 日特朗普批準韓國造核潛,韓華海洋造船廠主導建造,韓美啟動工作層磋商。
![]()
10月31日,小泉進次郎再次重申,日本正全面考量包括核動力推進系統在內的所有強化國防能力的選項,還特意提到“朝鮮近期試射導彈”的背景,以及日韓和美日韓三方合作的重要性。其實日本的核潛構想早有鋪墊,今年9月,防衛省“強化防衛力專家會議”就提交報告,建議下一代潛艇“不排除核動力”,目標是實現“長距離、長時間水下航行”。要知道日本現役的蒼龍級、大鯨級潛艇,即便用了AIP系統或固態電池,水下續航也只有數周,遠比不上核潛艇數月的續航能力。
![]()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日本前自衛隊潛艇艦長坦言,現有經費根本支撐不了核潛艇項目,畢竟美國哥倫比亞級的造價擺在那兒。更關鍵的是,日本《原子能基本法》明確規定核能僅限和平用途,憲法“專守防衛”原則也成了一道坎。
國際社會對日本的核潛計劃反應強烈,中俄朝都明確表示反對。其實不管是韓國的“準戰略潛艇”還是日本的核潛構想,均與美國深度綁定,這種將地區安全綁在軍事同盟戰車上的做法,只會加劇軍備競賽。
![]()
地區安全從來不是靠一兩件先進武器就能保障的,對話協商才是正道。
相信在各國的共同努力下,東北亞的和平穩定能得到維護,那些破壞地區平衡的動作終究難以得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