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內容來自久謙中臺行業研究工具
當Labubu用“丑萌”征服世界,新一代IP正以更犀利的情緒切口崛起——它們販賣脆弱、兜售希望、承包深夜emo,甚至讓明星和資本瘋狂押注。
爆款背后,一場關于“情緒經濟”的全球實驗正在上演——誰會成為下一個價值10億的超級IP?
Crybaby:以“脆弱美學”切入情緒經濟
Crybaby的形象是“掛著兩滴淚的丑萌玩偶”,背后故事源自泰國藝術家Molly為紀念逝去寵物而創作, slogan是“可以哭,但絕不認輸”。
這種“悲傷但堅韌”的情緒設定,恰好擊中了Z世代在高壓社會下的情感缺口——“我不需要一直正能量,我可以脆弱”。
調研顯示,30%消費者因“情緒價值”購買Crybaby,遠超行業平均的12%。
![]()
![]()
明星效應成為關鍵推手。BLACKPINK Lisa多次在Instagram展示Crybaby掛飾,單條貼文即引發搶購潮,重現其此前帶火Labubu的“Lisa效應”。
蔡依林、舒淇、Minnie等明星的日常穿搭曝光,進一步強化其時尚單品屬性。
![]()
![]()
2024年,Crybaby 全球銷售額11.6億元,同比暴漲1,537%,海外占比47%,是泡泡瑪特史上最快破10億的新IP。隱藏款“愛神的眼淚”二級市場最高炒至2,666元,仍一娃難求。
社媒層面,TikTok話題#crybaby播放量已突破62億次,小紅書熱帖“看到它哭,我反而不想哭了”獲贊10萬+,評論區自發形成“哭泣互助小組”。
線下表現同樣亮眼——泰國首店單日銷售額破500萬,北美搜索量半年增長420%,海外營收占比已達35%,增速超過Labubu同期。
“泰國首店快閃那天,我早上7點去排隊,Crybaby簽售會限號300個,結果11點全部賣空,500萬人民幣單日進賬,朋友圈直接刷屏‘哭娃比黃金還保值’。”
然而,Crybaby的爆紅也伴隨著審美分化和泡沫質疑。
“淚痕遮眼”被部分用戶批陰郁,小紅書吐槽帖點贊破萬,品牌方緊急推出“微笑淚”限定以對沖審美疲勞。
同時,黃牛炒作、假貨泛濫、產能瓶頸等問題也開始浮現,可能反噬品牌信任。
“義烏流出的高仿‘Crymummy’自帶防偽碼,以3倍溢價流通,品牌維權速度趕不上復制速度。”
Crybaby不只是“下一個Labubu”,更可能是情緒經濟時代下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療愈IP。
但能否持續,取決于泡泡瑪特能否在情緒共鳴與商業克制之間找到平衡。
星星人:不是在賣玩具,是在賣“希望”
星星人誕生于2020年疫情后期,由插畫師大欣與阿力共同創作,核心理念為“Stars can’t shine without darkness”(沒有黑暗,星星便無法閃耀)。
其通過透明腦袋內嵌星空、軟萌憨態的形象,天然契合全球情緒趨勢,傳遞“從黑暗中長出希望”的的情感共鳴。
![]()
![]()
2025年與壹基金合作的“星星的孩子遇見星星人”公益活動,將IP內核與孤獨癥兒童群體巧妙聯結,成功塑造了“公益+潮玩”標桿,提升社會認同感。
“兒子是孤獨癥譜系,平時只跟藍色積木說話。活動那天他抱著Crybaby星空限定不肯撒手,工作人員讓他給娃娃取名叫‘星星’,他居然開口說:‘星星晚安。’我當時差點哭出聲。”
星星人市場表現堪稱現象級,首發10萬套盲盒3分鐘售罄,摩根士丹利直接點名“泡泡瑪特下一支柱”。
簽約泡泡瑪特僅半年,星星人便躋身集團13個“億元IP俱樂部”,被列為S級資源項目。
海外市場同樣勢如破竹,北美官網多次“補貨即空”,美國區TikTok小店連續3個月GMV位列玩具榜TOP3。
用戶共創更瘋狂,小紅書7天涌現8萬篇二創內容,#把銀河裝進口袋話題閱讀量破4億。從星空燈到行星車載香薰,用戶自發延展IP邊界的行為,正在反哺品牌生命力。
“收到Crybaby星空限定當晚就給它打了光,手機放底下拍延時,銀河在娃娃眼睛里流動,視頻發出來48小時點贊破10萬,官方號跑來留言:‘你比我們會拍!”
目前,星星人衍生品已覆蓋毛絨玩偶、香薰蠟燭、金屬鑰匙扣、馬克杯等實用品類,并計劃推出“泡面番”動畫。這種內容深度的補強,或將解決潮玩行業“重形象輕內容”的通病。
![]()
![]()
然而,部分用戶認為星星人“神似曾志偉”,引發網絡玩梗;而目前單一的“治愈童話”風格能否持續打動用戶,避免“審美疲勞”是關鍵。
如果Labubu是靠“丑萌”打破文化壁壘,那星星人就是用“希望”建立情感共識。
Smiski:把“情緒陪伴”做成空間裝置
Smiski沒有五官、沒有表情,只靠夜光材質+“偷偷陪伴”的姿勢,讓用戶自己投射情緒——“它好像也在陪我熬夜/emo/加班”,把“情緒陪伴”做成空間裝置。
同時,Smiski采用ATBC-PVC材質,關燈后發出柔和熒光,將玩具功能延伸至生活場景,復購率比同價位盲盒高18%。
“床頭擺三只Smiski,半夜起來不用開燈,熒光亮度剛好夠找手機,室友說像養了一群小夜燈精靈。”
![]()
![]()
Smiski采用盲盒機制,1/144的隱藏款概率創行業新低,刺激重復購買,二手市場溢價達30倍。同時全系無“雷款”的設計,既保持了收藏刺激,又降低了消費者的決策焦慮。
“1/144的隱藏概率是真狠!我買了整整一箱12只才摸到夜光隱藏,閑魚直接掛899元,結果2小時就被秒走。”
目前,Smiski 已經跑通了“從日本扭蛋到全球斷貨”的完整鏈路。2024年,其全球單品銷量超2,000 萬只,海外市場占比達55%。
隱藏款“吶喊”被炒至220美元的天價(原價8美元),印證了其作為新型社交貨幣的價值。
社媒熱度同樣高漲,TikTok話題 #smiskiglow 播放9億次,#GlowInTheDarkTherapy話題,單條爆款視頻獲贊超200萬。
然而,相較泡泡瑪特IP,Smiski缺乏故事延展,無表情既是優點也是瓶頸,后續需靠“場景系列”或“聯名系列”續命。
義烏已出現“Smiski同款夜光公仔”,價格僅為正品1/5,防偽技術亟待升級。
在情感消費時代,這種“去故事化”的極簡主義,能否持續照亮年輕人的孤獨經濟?
WAKUKU:頂流藝人矩陣式帶貨
WAKUKU以連心眉、虎牙、斜眼壞笑為標志,塑造“古老部落獵手”的反差萌形象,既保留野性符號,又通過圓潤體型傳遞親和力。
通過“胖噠噠”、“狐狐兔兔”等系列,WAKUKU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潮流美學結合,形成“無國界萌系語言”。
![]()
![]()
背靠樂華娛樂的明星資源矩陣,WAKUKU的營銷堪稱教科書級案例。
虞書欣、丁禹兮等藝人高頻曬出私藏款,而虞書欣向全紅嬋、奚夢瑤等跨界名人的“精準投喂”,更催生出#虞書欣給多少人送過wakuku#的病毒式話題,單條曝光突破十億次。
全紅嬋抱玩偶照片登熱搜后,微博話題48小時閱讀破7億,形成“粉絲曬娃攀比”效應。
![]()
![]()
資本市場的反應更為狂熱——樂華娛樂因綁定WAKUKU推廣,股價年內暴漲400%,資本將其視為“下一個Labubu”,加速資源傾斜。
渠道表現印證了其商業價值。線上端,天貓盲盒熱銷榜霸榜超1個月,京東銷量甚至反超Labubu;與《馴龍高手》的聯名款20小時售罄,隱藏款二手溢價達888元。
線下,WAKUKU已滲透名創優品5500家門店及TOP TOY等潮玩集合店,并計劃2025-2026年在北美、東南亞落地200+快閃店。
然而,WAKUKU尚未推出動畫或游戲內容,世界觀僅停留在設定層面,若未加速敘事升維,很可能從頂流淪為快閃記憶。
更關鍵的是,超60%銷量依賴名創優品渠道,一旦渠道政策調整,現金流將直接承壓。
若成功跨越周期,WAKUKU有望以“中國設計+全球表達”重塑潮玩出海范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