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慶祥
十幾年前,我初遇黛溪河,眼前分明是一條奄奄一息的河流。說它還活著,是它依舊串聯起一個個水庫,還有水庫旁的村莊,鵝卵石下尚存一脈潛流。
黛溪河,這個美麗的名字里含著一段青黛色的往事。它不是地理志里一句干澀的“季節性排洪河道”,而是這片土地上綿長而深沉的呼吸。它的命運與岸畔居民的生息與命運,交融得難分彼此。
它的源頭,總縈繞著縹緲的仙氣。傳說白云山巔的王母池,因天母浣洗仙袍,將一池碧水盡染,遂漫溢成河。這自云端起始的傳說,為黛溪河蒙上了一層幽邃的紗。然而,當它流經古城頹圮的墻垣時,神話便沉沉地落到了人間。遙想春秋時,齊公子周受封于此,那時的河畔,想必也曾回蕩著筑城的號子與市井的喧囂。可城邑終成黃土,唯余河水湯湯,映照著千年不變的冷月,將一代代人的興衰聚散,默然收納進它深不見底的記憶里。
黛溪河是慈愛的乳母。元代《齊乘》里稱它為“蒙水”,蘊含著啟蒙與滋養的寓意;待到清代王士禛的詩筆,才定下了這“黛溪”的芳名,仿佛定格了永不褪色而溫婉的容顏。它的乳汁,源自蘆泉的奔涌;它的臂彎,曾環繞過唐李庵的寂靜梵唱,也倒映過范仲淹讀書洞里的如豆青燈。更不用說那曾“方圓幾十平方公里”的滸濼,煙波浩渺,舟楫往來,鄒平、章丘的山貨在此裝船,順著杏花溝、小清河,一路東去,直抵渤海。它的豐沛,便是沿岸子民安居樂業的指望。
但黛溪河亦有自己的脾性,那是“沙河”一名所揭示的、更為古老而暴烈的真相。它那“陡峭”的縱坡,注定了一旦夏汛來臨,溫順的“黛溪”便會撕去面紗,化作咆哮的“沙河”。那時節,濁流以每秒百余立方米的雷霆之勢,自十八條山峪間奔騰而下,如無數黃鱗巨蟒,蹂躪田園,撼動屋舍。在那些時刻,人與河的關系,從依戀驟然變為驚懼的對抗與無奈的承受。它的給予與奪掠,共同塑造了這片土地的性格——既懂得順應,亦學會馴服。
十幾年后,同樣的季節,我又一次來到黛溪河邊。
![]()
車子沿河堤緩緩而行,窗外的景致讓我幾乎認不出這就是記憶中的那條河。兩岸垂柳依依,萬千綠色絲絳在微風里輕搖,像是給河道鑲上了流動的綠意。河谷坡地芳草如茵,天人菊、金枝槐點綴其間,陽光穿過葉片,篩下細碎的金斑,在草尖上跳躍。河水被一道道攔河壩溫柔地挽留,形成一方方靜謐的湖泊;水是那種養眼的澄碧,可以清晰地看見水下柔曼的水草,如少女的青絲,隨著暗流款款擺動。
空氣中傳來持續的嘩嘩聲。循聲望去,遠處一座木構小橋下,攔河壩體正將過剩的河水釀成一道銀練般的水瀑。那水瀑不算洶涌,卻綿綿不絕,在陽光下放射著晶瑩的銀光,水珠迸濺處,升起若有若無的虹霓。
我的目光被河邊一個靜止的身影吸引。一位老者,戴著寬檐草帽,安靜地坐在折疊凳上,像一尊河邊的雕塑。他手中的釣竿指向虛空,視線則牢牢系于水面那一枚鮮亮的浮漂。忽然,那浮漂輕輕一點,隨即沉下,老者手腕一抖,竿梢彎成優美的弧線——一尾銀亮的小魚被提出了水面。它在他掌心活潑地扭動,鱗片閃著微光。老人用那雙布滿皺紋卻異常穩定的手,極輕、極快地摘下了魚鉤,仿佛完成一次小小的儀禮,隨即手腕一揚,那條銀幣般的魚兒便劃出一道弧線,悄無聲息地沒入碧波,倏忽不見。
我走近攀談,才發現他身邊那只紅色的小塑料桶里,除了清水,空空如也。
老人退休前,是鎮上一所中學的化學老師,與分子式、方程式打了一輩子交道。“以前這河偶爾也會有水,”他推了推眼鏡,目光依舊停留在水面,“味兒不對,顏色也不對。我那會兒在實驗室里,就跟學生說,這河水的樣本,都不用測,一看就知是‘病’了。”他微微笑起來,“現在好了,水活了。”
退休后,他保持著近乎刻板的作息:每天清晨五點,騎著那輛老舊的自行車來到河邊,挑個滿意的位置,下竿,靜坐,直到上午十點收竿回家。老伴已備好簡單的飯菜等著他。他說,釣不釣得到魚,釣到多大的魚,全不重要。他來這里,釣的是一份心境,是這水面之下的、已然恢復的生機秩序。這河水見證過他青春的粉筆灰,如今又安撫著他暮年的皺紋。
如今,這一川碧水與釣者的閑情和游人的歡愉,共同訴說著一條河流的復活。它不再是被索取、被遺忘的一川裸石,而是重新流淌進人們日常生活的、充滿詩意的棲息地。這澄澈的漣漪,不僅蕩漾在黛溪河上,更蕩漾在依河而居的人們的心田里。
黛溪河,這條從神話里流出的河,見證過古城湮滅,承載過舟楫繁華,也經歷過泛濫的傷痛。最終,它在人們的守護下,成了一段復活的傳奇。這傳奇訴說著一個樸素的真理:撫育我們者,亦需我們的撫慰。河的命運與人的命運同向而行,在這不休的對話中,彼此都找到了通向安寧的歸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