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大家劃重點:最近俄軍突然改了套路,不是扎堆兒攻前線,而是分散著炸烏克蘭的定居點。11 月初這波襲擊里,切爾尼戈夫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成了重災區,烏通社的消息說得明明白白,一家商店被炸塌,1 個人沒了,8 個受傷的里有 3 個得開刀救命。
按常理說,打仗該打軍火庫、補給線,可俄軍這次偏盯著農業企業、居民樓下手。咱先看切爾尼戈夫的情況:科留基夫卡地區先是被彈道導彈炸了農業企業,夜里又補了兩發,生產全停了;緊接著諾沃羅德 - 西韋爾斯克地區,兩架 “天竺葵 - 2” 無人機直接扎進居民樓堆里,窗戶震碎、墻裂了縫,老百姓連家都回不去了。
更讓人看不懂的是 “混搭打法”,先用彈道導彈敲場子,再用無人機補刀。彈道導彈多貴啊,打個農業企業值當嗎?無人機倒是便宜,可為啥非要炸居民區?
![]()
第一,專打 “民生軟肋”。烏克蘭的農業是命脈,炸了農業企業,糧食生產就斷了,冬天老百姓吃飯都成問題;轟居民樓更狠,能把人心炸慌了,逼得政府分精力去安置民眾,前線的兵源、物資自然就跟不上。這招叫 “圍點打援” 的變種,不打軍隊打民生。
第二,鉆防空的空子。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對彈道導彈能防一部分,但 “天竺葵 - 2” 這種小無人機飛得慢、目標小,雷達不容易發現,等警報響了,無人機都快到頭頂了。有軍事博主算過,攔截一枚彈道導彈得花幾百萬美元,攔一架無人機才幾千塊,但架不住無人機成群結隊來,防空系統根本顧不過來。
第三,算經濟賬。彈道導彈一枚得幾百萬美元,“天竺葵 - 2” 才兩三萬美元,混搭著用既顯威懾力,又省錢。俄軍這是把 “低成本打擊” 玩明白了,用小錢辦大事,耗得烏克蘭扛不住。
有人說 “俄軍這是打急眼了,瞎炸一通”,這話可太天真了。能把彈道導彈和無人機玩出 “組合拳”,背后全是算計,說白了就是三招 “陰招”,招招戳烏克蘭的軟肋。
第一招:打 “后勤生命線”,斷民生根基。切爾尼戈夫的農業企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臨街商店,看著是民用設施,實則是老百姓的 “生存線”。糧食沒了、商店毀了,民眾得餓肚子、缺物資,政府就得花精力搞救濟,前線的補給自然就跟不上。有軍事專家分析,俄軍這是學了 “圍困戰術”,不直接攻城,先把城里的人熬垮。
第二招:鉆 “防空漏洞”,耗烏方彈藥。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對高空彈道導彈能防,但對低空飛行的 “天竺葵 - 2” 無人機沒轍。這無人機才兩米多長,飛得跟電線桿子差不多高,雷達很難發現,等發現了已經到頭頂了。更狠的是,它成本才兩三萬美元,而烏克蘭攔截一枚得花十幾萬美元的導彈,打十架無人機就虧大了。俄軍這是用 “低成本消耗” 拖垮烏方的防空系統。
第三招:搞 “心理戰”,崩民眾心態。炸居民區比炸軍事基地更嚇人 —— 軍事基地離老百姓遠,可炮彈砸到家門口,誰能不慌?諾沃羅德 - 西韋爾斯克的居民現在晚上不敢在家睡覺,全往地下室躲;薩馬里夫卡區的商店炸了之后,周邊居民連門都不敢出。這種 “隨時可能被炸” 的恐懼,比真刀真槍的戰斗更能摧毀意志。
可能有人問:“俄軍以前咋不這么打?” 這就跟下棋似的,之前走 “正面硬剛”,現在改走 “側翼偷襲”。為啥改?因為烏克蘭最近從西方拿了不少防空導彈,前線不好打了,所以轉攻民用目標。
![]()
面對俄軍的新打法,烏克蘭啟動了應急響應,又是評估建筑又是加強警戒。可這系統真能護住老百姓嗎?
先說說烏克蘭的防空警報系統,這玩意跟咱中國的還不太一樣。咱國內分預先警報、空襲警報、解除警報,三聲長鳴是要躲起來了。烏克蘭多了個 “大家注意” 的信號,是斷斷續續的嗶嗶聲,提醒你看手機、聽廣播,知道威脅在哪兒。比如這次切爾尼戈夫遇襲前,警報先響了,廣播里喊:“門斯克地區有導彈,往科留基夫卡去了,趕緊躲!”
他們還有手機 APP 救命,叫 “Air Alert”,就算手機靜音,警報也能炸響,跟城里的警報器同步。偏遠地區警笛不好使,全靠這 APP 通知。
但問題也不少。首先是避難所不夠用,23 萬人口的切爾諾夫策,才 68 個能用的避難所,要是同時炸幾個地方,根本擠不下。其次是老房子沒地下室,諾沃羅德 - 西韋爾斯克那些老居民樓,老百姓只能躲衣柜里,根本不頂用。還有就是農村地區,APP 信號差,警報器也沒有,俄軍的炮彈砸下來,老百姓連反應時間都沒有。
這次烏方啟動應急后,干了兩件實事:一是派工程師查危房,怕余震塌了;二是加了防空雷達,盯著俄軍的無人機。但說實話,這些都是 “事后補救”,沒能攔住襲擊。
說到底,應急系統再完善,也擋不住炮彈的威力。老百姓最需要的不是躲進地下室,而是不用躲地下室的和平。可現在這局勢,和平還遠得很。
俄軍炸了居民區,國際社會又開始喊 “保持克制”,可這口號聽得耳朵都起繭了,管用嗎?答案是:基本沒用。
聯合國發了聲明,說 “要保護平民”;歐盟也跟著喊 “譴責襲擊”,可除了這些空話,沒見真刀真槍的幫忙。烏克蘭想要更多防空導彈,西方磨磨蹭蹭不給;俄羅斯那邊更硬氣,說 “這是打擊軍事目標附近的設施”,純屬狡辯。
為啥管不住?因為背后全是大國博弈。美國要靠俄烏沖突賣軍火、削弱俄羅斯,根本不想停火;歐盟被美國綁著,只能跟著制裁;俄羅斯覺得 “不打狠點,烏克蘭不低頭”。這就跟倆小孩打架,旁邊有人遞棍子、有人喊加油,能打得停嗎?
那戰場還要熬多久?現在看至少得熬到冬天結束。俄軍想趁冬天炸民生設施,讓烏克蘭老百姓扛不住;烏克蘭想等西方援助的新武器,開春再反攻。有軍事博主分析,這波 “混搭襲擊” 只是開始,接下來俄軍可能會炸電網、炸暖氣管道,讓烏克蘭人在冬天里挨凍受餓。
最可憐的還是老百姓。冬天來了,糧食被燒了,房子被炸了,暖氣要是再停了,咋活?
![]()
這波俄軍換打法,說到底是 “用最陰的招,打最軟的肋”。彈道導彈炸糧倉,無人機轟民居,算得是挺精,可贏了戰術,輸了人心。1 條人命、8 個傷員,背后是 8 個破碎的家庭,這賬不管咋算,都是虧的。
國際社會喊的 “克制”,要是沒有真行動,就是空話。西方要是真關心烏克蘭平民,就該趕緊給防空武器;俄羅斯要是真講道理,就別炸居民區。可現在看,兩邊都在較勁,苦的還是老百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