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真的,我跟《臥龍傳》這游戲,算下來得有二十多年的交情了。
那會兒玩《三國志》都快玩吐了,不是說這游戲不好,就是每代翻來覆去就那味兒,選個諸侯從一城打到天下,流程熟得都能背下來。直到有次在網(wǎng)吧,瞥見旁邊的哥們兒屏幕上跳出個軍師決策的框,點進(jìn)去居然能調(diào)賦稅、派密探、甚至給主公吹耳邊風(fēng)勸他遷都。我湊過去問:“這啥游戲?”他頭都沒回:“松崗開發(fā)的國產(chǎn)游戲《臥龍傳》,比《三國志》帶勁。”
![]()
在《臥龍傳》這款游戲中,你不再是橫刀立馬的諸侯,而是躲在屏風(fēng)后頭的軍師。就像水鏡先生說的“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你往主公身邊一站,軍權(quán)、財權(quán)、行政權(quán)全攥手里,看著那些本來沒名沒姓的小勢力,靠著你盤算的合縱連橫慢慢壯大,那感覺比自己當(dāng)皇帝還爽。
![]()
一般別的三國游戲地圖上就那么幾十個點,而《臥龍傳》里密密麻麻全是城,從遼東的襄平到交州的南海,192座城池打起來跟下圍棋似的,一步錯可能就滿盤皆輸。記得有次輔佐公孫度,硬是從遼東一路啃到中原,看著地圖上連片的星火,夜里三點都激動得睡不著,感覺自己真成了扭轉(zhuǎn)乾坤的人物。
![]()
但新手剛玩,十有八九得被電腦按在地上摩擦。我當(dāng)年就吃過這虧。一邊是曹操的大軍壓境,一邊是后方幾個城報赤字,主公天天在朝堂上罵我“廢物”,還差點被革了職。后來才摸出點門道,其實破局沒那么難。
![]()
先說遷都這事兒,我踩過的坑能寫一本書了。剛開始輔佐袁紹,傻乎乎守著鄴城不動,結(jié)果被曹操從兗州、呂布從徐州兩面夾擊,活活被耗死。后來才明白,中原勢力得先搶白馬、樂陵這些冀州要道,像楔子一樣釘在那兒,擋住西邊和南邊的兵;要是輔佐西川的劉璋,就得先把潼關(guān)、新城、江州攥在手里,進(jìn)可攻退可守。占穩(wěn)了這些地兒再遷都,后方就能安安穩(wěn)穩(wěn)種糧征兵,再也不用天天拆東墻補西墻。
![]()
再就是對付曹操、袁紹這種大塊頭,千萬別硬碰硬。我早年不信邪,帶著劉備的兵硬剛曹操的許昌,結(jié)果被夏侯惇的騎兵沖得七零八落,家底都賠光了。后來學(xué)乖了,圍而不打才是正確的戰(zhàn)術(shù)。先派小股部隊把他首都周邊的小城池啃下來,斷了他的糧道,再故意露個破綻引他主力出來。等他出城了,就用幾支部隊輪著耗,你打過來我就退,你回去我就追,耗到他兵疲糧盡,再集中火力一鍋端。真要攻城也有技巧,先讓先鋒部隊把城門撞得差不多了,再派關(guān)羽、張飛這種高武力的大將沖上去,成功率至少七成,就算沒打下來,自己損兵也少。多來幾次,再硬的骨頭也能啃下來。
![]()
要是實在沒頭緒,選劇本的時候機靈點也行。比如在“呂布?xì)w天”劇本里,曹操袁紹是強,但劉備身邊有關(guān)羽張飛,先把呂布收拾了,后面就能慢慢發(fā)育;“赤壁之戰(zhàn)”更不用說,你就當(dāng)自己是諸葛亮本人,借東風(fēng)、燒赤壁,打誰都跟切菜似的;“蜀地偏安”時劉備已經(jīng)站穩(wěn)腳跟,找個機會北伐就行,壓力不大;“劉禪即位”雖然沒了關(guān)張,但諸葛亮還在啊,這游戲叫《臥龍傳》,有諸葛亮在,管他司馬懿還是司馬昭,羽扇一揮照樣揍。
![]()
現(xiàn)在偶爾還會翻出來玩玩,看著屏幕上那些熟悉的城池和武將,總想起當(dāng)年在網(wǎng)吧熬夜的日子。其實這游戲哪有什么復(fù)雜的秘訣,無非是摸透了規(guī)律,再帶點“老子就是要贏”的犟勁。新手別怕被電腦揍,多試幾次,你也能當(dāng)那個讓主公言聽計從的“臥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