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接受采訪時放出狠話,威脅要驅逐在美的30萬中國留學生。
這番言論一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哪里是什么強硬表態,分明是被中國稀土管制打得措手不及后的破防表現。一個堂堂財長,竟然要拿無辜學生當談判籌碼?
![]()
背后的真實依賴
貝森特口中的"30萬到40萬中國留學生"其實是個夸大的數字。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的最新統計,2023-2024學年在美中國留學生實際為27.7萬人,而且這個數字已經連續四年在下降,比2019年的巔峰時期少了近10萬人。
更有意思的是,貝森特在采訪中還說漏了嘴。他原本想說只有800名美國學生在中國留學,結果先說成了"80萬美國學生",趕緊改口道歉。這種口誤背后,恰恰反映了他內心的慌張。
那到底是誰更依賴誰?中國學生確實在減少對美國教育的依賴,而美國學生來華留學的意愿本就不高。真正受損的反而是那些嚴重依賴中國學生學費的美國高校。
![]()
數據顯示,每年27萬中國學生為美國帶去約15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貢獻,這可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斯坦福、麻省理工這些頂尖高校,國際學生學費收入占比都超過了20%。現在要把人家都趕走,受傷的到底是誰?
而且,中國學生在美國高校的科研貢獻也不容小覷。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中國學生發表的高質量論文占比相當可觀。把這些人才拒之門外,美國的科技競爭力只會進一步下滑。
![]()
稀土這張王牌,美國接不住
貝森特這次破防,根本原因還是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觸到了美國的痛點。中國控制著全球85%的稀土加工能力,美國的軍工、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關鍵產業幾乎都離不開中國的稀土產品。
10月9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對稀土及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這一招可謂正中要害。美國雖然有加州的芒廷帕斯稀土礦,但開采出來的原料還得運到中國進行精煉加工。就算美國想重建本土供應鏈,沒有個十年八年根本搞不定。
![]()
這就是為什么貝森特前腳還在威脅100%關稅,后腳就改口說"關稅不一定會發生",還要"通過談判解決問題"。面子要,里子也要保住,這種前后矛盾的表態,暴露的正是美國在關鍵資源上對中國的深度依賴。
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的稀土產品價值超過1.6億美元,而這些產品在美國國防和高科技產業中不可替代。一旦供應中斷,波音、洛克希德·馬丁這些軍工巨頭都得停工。特斯拉的電動汽車電池、蘋果手機的芯片,哪個不需要稀土?
所以貝森特嘴上說得硬氣,實際上心里比誰都清楚:這場博弈,美國占不到便宜。
![]()
霸權邏輯的自相矛盾
貝森特的言論還反映出美國霸權邏輯的內在矛盾。一方面,他指責中國"對抗全世界",把自己包裝成受害者;另一方面,又威脅要動用各種手段反制,包括把留學生當籌碼。這種"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做法,在國際社會早就不吃香了。
更諷刺的是,就在一個月前,特朗普還在為給中國學生發簽證的決定辯護,說"不接收他們的學生是對一個國家的侮辱"。現在貝森特卻要把這些學生當成談判工具,前后態度的180度大轉彎,充分說明美國對華政策已經陷入了戰略混亂。
![]()
這種做法不僅在道德上站不住腳,在實際效果上也適得其反。教育交流本來是增進理解的橋梁,現在被政治化、工具化,只會讓更多中國家庭對美國教育失去信心。
事實上,中國早就在為這種情況做準備。近年來,中國大學的國際排名不斷提升,清華北大在多個榜單上都進入了世界前20。"雙一流"建設投入了大量資源,科研實力快速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在國內完成高等教育,或者選擇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其他國家。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積極與歐洲高校開展合作,昆山杜克大學、上海紐約大學這樣的合作辦學項目越來越多。教育選擇的多元化,讓中國學生不再把美國當作唯一選擇。
![]()
誰掌握了主動權
這場貿易博弈的本質,其實是看誰更有韌性,誰能承受更大的壓力。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顯然處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國經濟的韌性來自于其完整的產業鏈、龐大的內需市場和日益多元化的外貿格局。東盟已經連續多年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貿易額達到近萬億美元。"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開拓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僅2023年就與共建國家貿易額超過2萬億美元。
反觀美國,雖然在某些高科技領域還保持著優勢,但在制造業、基礎設施等方面已經明顯落后。特別是在稀土等關鍵資源上,對中國的依賴程度讓其在博弈中處于被動地位。
![]()
這也是為什么美國股市一聽到貿易戰升級的消息就大跌,標普500指數單日跌幅超過2%,創下近半年來最大跌幅。投資者心里明白,真正的貿易戰對美國經濟同樣是重創。
更重要的是,中國在這場博弈中展現出了清晰的戰略定力。面對美國的威脅,中國外交部明確表態: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堅決采取相應措施維護自身權益。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既表明了對話的誠意,也顯示了反制的決心。
![]()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也重申了一貫立場:"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這句話看似簡單,但背后體現的是基于實力的自信。中國有足夠的底氣應對美國的各種施壓,也有足夠的誠意通過對話解決分歧。
貝森特這次的破防表現,恰恰證明了中國戰略的有效性。通過精準的反制措施,中國不僅保護了自己的利益,還迫使美方在談判桌前顯露出更加務實的態度。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過去那種"美國說了算"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平衡、更加務實的合作模式。
![]()
貝森特的威脅也好,服軟也罷,都改變不了一個基本事實,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時代,任何試圖通過極限施壓獲得單方面優勢的做法都注定要失敗。
美國越早認清這個現實,對雙方都越有利。現在看來,是時候讓美國政客們清醒一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