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荷蘭方面就安世半導體問題發起挑釁以來,中方始終以強硬姿態應對。
前幾日,聞泰科技就對荷蘭方面設下高門檻,要想恢復安世半導體從中國出口的協議,就必須答應恢復該公司前首席執行官職務這一條件,并要求荷蘭政府改變立場,消除所謂“竊取技術”的不實指控。
![]()
德國總理默茨
然而,面對中方的合理關切,荷蘭方面仍在胡扯狡辯,堅稱他們要接管安世半導體是有“法律依據”的,對公司高層停職處理也是荷方調查的結果,無視中方訴求。
面對這一狀況,中方這邊決定不再給荷蘭方面留任何情面。
日前,安世中國就發布了一份公告函。
公告函中首先否認了荷蘭方面的一系列不當言論,反而揭露了荷蘭方面目前還欠中方封裝測試工廠10億元人民幣的這一事實。
緊接著,安世中國就強調,荷蘭方面單方面停止供貨,就是置顧客的利益于不顧,不僅違反了合同的約定,還破壞了雙邊信任。而安世中國這邊當下擁有足夠的庫存,能夠持續且穩定地滿足客戶的需求,甚至時間能延長至年底甚至明年,未來也希望客戶能給予安世中國信任和支持。
在這封公告發出后,我國商務部也迅速為安世中國站臺。
商務部表示,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我們充分考慮到了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所以中方歡迎國際社會上遇到困難的企業及時和中方聯系,到時候中方將對其狀況展開考量,并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出口豁免。
![]()
圖為安世中國工廠
中方這一招,其實算是釜底抽薪了。
公告函直接否認了荷蘭方面的不當言論,并揭露了荷蘭還欠中方封裝測試工廠10億元人民幣的事實。這一揭露,不僅反擊了荷蘭方面的指控,還將其置于道德和財務的劣勢地位,相當于抽掉了荷蘭在談判中的信譽支柱,讓國際客戶對荷蘭的可靠性產生嚴重質疑。
對于客戶來說,他們最怕的其實就是斷供。之前荷蘭一搞限制,不少客戶都慌了,要是安世的貨供不上,自己的生產就得停,損失可就大了。結果安世中國在公告里直接給了一顆定心丸:我們庫存足夠多,就算用到今年年底,甚至明年,都能穩穩地給大家供貨,絕不會讓生產斷檔。
這句話一下子就解決了客戶的心頭大患。以前客戶可能還得看荷蘭的臉色,怕荷蘭卡脖子斷貨;現在安世中國自己能保障供應,客戶就沒必要再依賴荷蘭了。荷蘭原本還想靠控制供貨拿捏客戶,結果中方直接把這個依賴根源抽走了,客戶不愁貨了,荷蘭的這點籌碼自然就沒用了。
公告最后還特意提了一句,希望客戶能多給安世中國信任和支持。這可不是隨便說說,而是主動跟客戶拉近距離。以前可能荷蘭還能在中間攪和,讓客戶對中方產生疑慮;現在安世中國直接跟客戶對話,一邊給保障,一邊表誠意,相當于直接跟客戶建了直達通道。
中方這招釜底抽薪,說白了就是直接掐斷荷蘭的底氣來源,讓他們之前的強硬和狡辯都站不住腳。原本荷蘭還想靠指責、限制來拿捏局面,結果中方一出手就戳中了他們的要害,把他們能用來談判、穩住客戶的關鍵籌碼全給抽走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招釜底抽薪也非常有效。就在中方聲明剛剛發出后不久,德國方面就絲毫不顧其盟友的感受,直接向中方發出了請求。
日前,歐洲媒體報道稱,德國經濟部已經第一時間向中方發出了請求,稱因為芯片短缺等問題,德國很多汽車工廠都面臨停產的威脅,特別是大眾汽車,已經通報過可能因此限制生產了,所以德方在接收到中方信號后,立刻向中方提出請求,并期待安世半導體能恢復對德方的芯片供應。
![]()
荷蘭經濟事務大臣卡雷曼斯
其實,德國方面第一時間發出請求,已經暴露了一個事實,即歐洲對安世中國的依賴是全方位且深層次的。
安世半導體生產的是汽車必需的基礎元器件,全球超過八成的車規級功率芯片由其供應。每輛汽車都需要成百上千顆這樣的芯片,缺一不可。大眾、奔馳、寶馬、博世等歐洲汽車巨頭和零部件供應商都依賴這些產品維持運轉。
而安世半導體超過七成的封裝測試產能都位于中國。這意味著,盡管安世的研發和部分晶圓制造可能在歐洲,但其產品的最終成型和出貨能力牢牢掌握在中國工廠手中。荷蘭政府若是和中方翻臉,相當于自己手中只擁有一個“空殼總部”公司,無法直接掌控其生命線。
所以對于歐洲來說,完全“去中國化”在半導體領域是不現實的。在歐洲建立起足以匹敵的自主產能,以及在找到能夠同等滿足其規模化、高質量、低成本需求的替代供應商之前,這種離不開中國的狀態仍將持續存在。
而安世中國,未來也將憑借其在基礎領域的絕對實力和供應鏈的穩定性,牢牢地嵌入歐洲工業的核心命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