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老白第233篇原創筆記
前言
今早,運營商的祝福短信讓我驚覺,原來即將年滿41周歲。
站在人生中圈線回望,不得不承認,已經活成了自己瞧不上的俗人。
曾以為時不時陪領導應酬,動不動在單位露臉,就是混得好的本事。
下半場哨響,領導調任高升。留下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的我,從此縮在邊緣感受冷暖,忍氣吞聲。
徹底醒悟:浮于表面的繁華,依附他人的信賴,終究不是立身根本。中年人真正的本事,其實來源于3種向內的深耕。
01 對自己要穩
《增廣賢文》有言:
“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在我看來,這不是讓我們變得消極庸碌,而是認清現實規律之后,愈發成熟穩重。
畢竟35歲后,向上攀登費力,向下滑坡容易,“穩”,才是立身處世最堅實的定力。最關鍵的,無非這4種。
穩住健康。能推的應酬就推,能逃的酒局就逃。體檢指標才是當下最重要的KPI,沒有健康這個1,后面再多0都毫無意義。
穩住錢財。人真的很難賺到超出認知的錢,很多美妙的藍圖,入場后才知是空中樓閣,試錯成本昂貴,穩住錢袋子才最珍貴。
穩住飯碗。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飯是一種狠,在任何地方都能有飯吃才是真的穩。與時俱進的能力,是穩住飯碗的根本。
中年人的“穩”,不等于固化保守,它更像是在時代變化中,找準自己的節奏。人生下半場,走慢一點又何妨?
02 要領導要忍
前陣子,網上常看到一句話:
“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外耗領導。”
初聽時,感覺甚為解氣;上陣時,未戰卻先泄氣。
因為,在制度、權力、文化的加持下,幾乎所有領導都擁有“合理傷害權”,往往不動聲色,就能讓反對者只能苦中作樂。
人到中年,如果一味和領導對著干,看似豪爽,卻配不上稱贊。
學會忍讓,才是基于現實的明智選擇。
當然,前提是堅守底線:忍讓,不等于無原則的退讓和認慫。相比放棄抵抗任人宰割的懦弱,理性的忍讓,是為了保全自己,積蓄力量。
歸根結底,“忍”,是用空間換取“敢翻臉,能翻臉”的時間,因為那才是“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的底氣。
03 對同事要悶
去年,有意無意提醒單位新來的小伙,注意同事之間的距離時,他的回答扎心且無奈:
“其實道理我都懂,只是上學時一直有伴,工作了背井離鄉來到陌生的城市,除了同事,我身邊甚至找不到飯搭子。”
就像很多單位里,同事相處時間甚至多過陪伴家人,即使難覓純粹的友誼,也不可能完全置之不理。
所以,最舒服的處理方式,是“悶”。
既悶頭做事,又悶頭做人。
無論私人關系如何,同事之間都難免有利益鏈接,要么為共同目標而努力,要么為出人頭地而競爭。
悶頭做事,能讓你集中精力,展現真正的實力;悶頭做人,能讓你專注自我,擺脫關系的紛擾。
有人說,世上最惡心的關系就是同事關系。我不贊同,但堅信:職場沒有好兄弟,也沒有真閨蜜,保持距離的關鍵,在于懂得社交斷舍離。
寫在最后
馮唐曾說:
“每個牛人都要有個穩定的核,這樣在宇宙間才不易被風吹散。”
即使不牛,我們中年人也有專屬本事:
對自己穩,才能在變化中久站不倒;對領導忍,才能在起伏中灑脫從容;對同事悶,才能在紛擾中專注前行。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