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她發了一段視頻,沒有加濾鏡,也沒有配上音樂,鏡頭里這個女孩單腳站在波速球上,跳完直接癱倒在地不停喘氣,頭發濕漉漉地貼在臉上,沒人知道拍這段視頻的時候她有多累,也沒人問她為什么突然發這個內容,可就是這個一句話都沒說的視頻,讓很多人第一次意識到,原來那個十八歲的冠軍也會累到坐在地上動不了。
![]()
她十四歲就進了國家隊,十八歲拿到世錦賽金牌,東京奧運會那次得了銀牌,成績其實不錯,但網上到處說“水花比全紅嬋大”,好像拿銀牌就是失敗,實際上那會兒陳芋汐正在長身體階段,動作難度又高,身上還有傷,大家只盯著結果看,沒人關心背后付出多少努力,全紅嬋奪冠時沒人挑毛病,輪到陳芋汐贏了反而被說是勝之不武,這種標準實在不太公平。
![]()
她和全紅嬋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兩個人都經歷過身體發育帶來的挑戰,動作變得不穩定,心態也曾經接近崩潰,甚至在比賽失誤的表現上都幾乎一樣。2023年全錦賽時,全紅嬋親口提到“心態受到很大影響”,這和當初陳芋汐遇到的情況完全相同。她們在私底下關系很好,不像賽場上的對手,更像是在彼此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周繼紅以前評價過“陳芋汐對自己要求非常高”,現在看來這句話說得一點沒錯。她真正需要戰勝的并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身體狀態,以及那些總認為“少女冠軍必須永遠完美”的外界聲音。
![]()
現在網上的人太喜歡抓著小事不放,一個訓練片段能剪出“她不夠努力”的說法,一次失誤就能被說成狀態下滑,全紅嬋以前看到這些評論會難過,甚至有過放棄訓練的念頭,這兩年全紅嬋的直播也越來越少,官方媒體一直肯定全紅嬋的成績,比如新華社去年還提到她包攬了冠亞軍,可大家的討論早就偏離了重點,大家不太在意全紅嬋付出多少努力,只關心她有沒有拿到第一名。
![]()
訓練視頻里她的頭發干枯發黃,是因為每天泡水超過七個小時,十米臺的207C動作她練習了很久,摔過很多次才敢跳下去,她從不哭鬧,不是天生堅強,而是被訓練逼出來的,同齡女孩在追星談戀愛準備考試,她在平衡球上練核心力量,只為下次入水時水花再小一點,這些事沒人提起,也沒人算進冠軍這個頭銜里。
![]()
她2018年拿到全國冠軍,開始職業跳水生涯,2021年東京奧運會摘得銀牌之后,輿論風向有了變化,2023年全國錦標賽她和全紅嬋搭檔奪冠,但她自己提到“失誤挺多”,2024年4月她在世界杯總決賽中贏得冠軍,官方也還在表揚她的表現,10月25日她發布了那段訓練視頻,算是打破了一段時間的沉默,進入11月,全運會快要開始,她卻沒再更新動態,估計又投入訓練了。
她并不是不想去爭取勝利,只是實現目標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歡看她優雅地完成動作,有的人卻只關注最終的結果,她沒有多做解釋,也沒有與人爭辯,只是繼續堅持練習,在視頻中,她喘著氣坐在地上,沒人能確定她接下來是否會站起來再試一次,但我很清楚,她一定會繼續跳下去,這并非為了向誰證明什么,而是因為她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方式——安靜地練習,默默地跳躍,直到水花變得最小為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