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長期虧損的B站,如今正憑借自研游戲的強勁表現和持續提升的運營效率,上演一場精彩的翻盤好戲。
近日,由B站自研的小游戲《逃離鴨科夫》在全球PC平臺上線后勢如破竹,據中銀國際報告數據,從10月16日上線至10月28日中午,其全球銷量已突破200萬份,表現遠超市場預期。
這股來自游戲的強大推力,不僅讓B站股價在港股市場顯著拉升,更讓業界重新審視這家以視頻社區起家的公司。
同時,這也是觀察2025年中國單機游戲市場迎來品質與商業價值井噴的一個絕佳窗口。
爆款煉成記:B站如何成就現象級產品?
這次B站《逃離鴨科夫》的成功出圈,更多是產品定位、玩法創新與社區生態協同作用下的必然結果。
首先,其精準切入藍海市場,以創新PvE模式構建了差異化優勢。一方面,《逃離鴨科夫》成功抓住了正在擴張中的“射擊刷寶游戲”市場機遇。
![]()
圖源截圖自Epic游戲商城
另一方面,與市場上主流的、強調競技對抗和高壓環境的PvP射擊游戲不同,《逃離鴨科夫》另辟蹊徑,選擇了俯視角單人PvE(玩家對戰環境)撤離射擊這一相對小眾的賽道。
這種模式的核心魅力在于,它移除了傳統射擊游戲中的競技壓力,轉而專注于為玩家提供一種“娛樂性、獎勵豐富的掠奪體驗”。
而輕松詼諧又兼具策略深度的玩法,吸引了大量尋求放松和樂趣的“非硬核”玩家,形成了獨特的市場競爭力。
其次,高品質內容與敏捷運營,是維持產品熱度的關鍵。一是《逃離鴨科夫》通過“高互動性內容與頻繁更新”實現了出色的娛樂性游戲體驗。
這種“與玩家共同創作”的姿態,極大地增強了用戶粘性和歸屬感。同時,活躍的第三方MOD創作氛圍,也為游戲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延長了其生命周期。
加之其58元人民幣的親民定價和首發折扣策略,有效降低了用戶的嘗試門檻,為銷量的爆發奠定了基礎。
最后,首周百萬、半月破兩百萬的銷量成績,印證了全球玩家對優質內容的認可。該游戲在上線首周全球銷量便已突破100萬份,此后增速不減,短短十余天即達成200萬份的里程碑。
這一數據在國內單機游戲領域堪稱現象級。它有力地證明了,只要產品足夠出色,能夠精準擊中玩家的需求,中國自研游戲完全具備在全球市場獲取用戶并創造可觀收入的能力。
因此,《逃離鴨科夫》的成功,為B站乃至整個中國游戲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以爆款游戲為支點,驅動B站基本面向好
《逃離鴨科夫》的橫空出世,對B站而言,其意義遠不止于一時的話題熱度與單款游戲的銷售收入。它更像一個支點,正在撬動B站整體業績、戰略信心和資本市場估值的正向循環。
直接貢獻方面,游戲已成為B站2025年業績的重要增量。據中銀國際的測算,這款爆款游戲預計將推動B站2025年第四季度總收入增長2%,調整后營業利潤大幅增長10%。
這對于正處在盈利爬坡關鍵階段的B站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對利潤率的提升作用,凸顯了自研游戲一旦成功,所具備的高利潤彈性。這直接強化了市場對于B站持續實現盈利的信心。
長期表現層面,B站游戲業務已呈現健康、均衡的增長態勢。
據朝陽永續的數據,B站即將公布的三季度財報同樣值得期待:預計Q3營收區間為76.00至77.78億元,同比增長4.0%至6.5%;凈利潤可達2.36至3.61億元,同比增幅高達396.8%至554.0%。
游戲業務板塊,據美銀證券研報,受新游戲《三謀》的強勁表現推動,集團游戲業務增長良好。Sensor Tower數據顯示,第三季其iOS平臺流水同比增長1.2倍,按季升45%,而《三謀》錄得iOS平臺流水超過4億元人民幣。
此外,10月至今《三謀》于游戲排行榜排名首十至二十位,或可推動B站第四季游戲業務收入增長。
![]()
圖源來自pixabay圖庫
不僅如此,資本市場也反應熱烈,券商紛紛上調目標價。
B站業績的積極預期直接反映在股價上,10月28日早盤B站股價一度漲近6%。
更重要的是,機構投資者用真金白銀表達了觀點。
中銀國際在報告中維持對B站的“買入”評級,并將其港股目標價從242港元大幅提升至270港元,美股目標價從31美元上調至35美元。
其估值提升的核心邏輯之一,正是看到了B站通過自研游戲證明自身商業化能力的努力,正在獲得資本市場的重估。
這場由“一只鴨子”引發的積極循環,其意義還遠不止于B站自身。它更像一束聚光燈,照亮了中國游戲產業一個正在悄然發生的深刻變局。
自研單機游戲的新紀元正在開啟,而B站,正憑借其獨特的社區生態與精準的戰略眼光,站上了這股浪潮的潮頭。
自研風潮起,B站引領單游新紀元
《逃離鴨科夫》這款游戲的爆火,既是B站自身戰略的勝利,也是中國單機/買斷制游戲市場步入成熟、迎來“井噴季節”的一個標志性信號。
這預示著,中國的游戲產業正在告別單一的商業模式,邁向一個多元化、高品質、全球化的新階段。
對B站而言,從“一款游戲”到“一個IP”的想象空間巨大。據預計,B站未來可能新增“官方合作模式、多終端版本(如移動端、主機版)、控制器支援及各類IP形式運營”。
這意味著,這只“鴨子”的未來,絕不止于PC平臺。它可以被開發成手游、主機游戲,可以推出聯名潮玩,可以制作動畫番劇或大電影,從而反哺B站的核心ACG內容生態,也可以開展線下主題展覽等。
這種IP運營的多元變現模式,將極大拓寬B站的收入來源,并強化其“視頻社區+IP生態”的獨特商業模式,真正實現從流量到留量,再到價值的深度轉化。
![]()
圖源來自pixabay圖庫
放眼行業,中國單機/買斷制游戲市場也正在迎來“井噴季節”。
國信證券在最近的行業周報中,將《逃離鴨科夫》的首周百萬銷量與AI視頻生成技術突破等并列為傳媒板塊的重點關注事件。這反映出專業機構已敏銳察覺到單機游戲賽道的熱度回升。
這股潮流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其一,玩家審美水平的提高,對高質量、有創意、能提供完整體驗的買斷制游戲需求日益旺盛;
其二,如Steam、Epic等全球性PC分發平臺的成熟,為國產獨立游戲提供了直面全球用戶的便捷通道;其三,經過多年積累,國內開發團隊在技術、設計和敘事能力上有了長足進步。
它們共同證明,中國游戲產業正在擺脫過去單純依賴少數幾種網游模式的路徑,向著多元化、高品質、全球化的健康業態邁進。
時運與趨勢之外,持續創新仍是永恒的主題。
畢竟玩家口味變化迅速,下一個爆款何時出現充滿不確定性。
對于B站來說,還需將《逃離鴨科夫》的成功經驗轉化為可復制的方法論,穩定其后續游戲產品的輸出質量。對于整個行業,持續在玩法創新、技術應用和全球化運營上深耕則勢在必行。
結語
《逃離鴨科夫》破圈背后,正是B站多年來在游戲賽道上的堅持投入。隨著中國單機游戲市場迎來品質與商業價值的雙重井噴,B站憑借其深厚的Z世代用戶基礎、成熟的創作者生態和日益精進的自研能力,已經步入新一輪增長周期。
這只破百萬銷量的"鴨子",或許正是撬動B站下一個十年增長的起點。
作者:璟松
來源:港股研究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