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融到F3輪后,四川的明星獨角獸剛剛登陸港股。
在北大校友吳明輝的帶領下,明略科技于11月3日正式在港上市。剛一開盤,這家數據智能應用軟件公司的股價較發行價141港元大漲超110%,市值超過430億港元。
這也意味著,算上不久前上市的云跡科技,吳明輝在一個月內便收獲了兩個IPO。如果按照明略科技和云跡科技的最新市值粗略計算,上市前分別持股10.82%和3.99%的他,目前身價超過49億港元。
學霸創業,四川超級IPO來了
毫不夸張地說,吳明輝從小便是外界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早在小學五年級,他就進入數學競賽培訓隊。雖然讀書時語文和英語不出眾,但吳明輝的數理化經常獲得滿分。最終,他于2000年在山東通過數學奧賽被保送到北大數學系,并在四年后又被保送到本校計算機系攻讀碩士。
由于在數學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2000年前后進入北大數學學院的學生,也被稱為北大數學“黃金一代”。發現與同級惲之瑋等人在數學研究方面存在差距后,吳明輝選擇了一個差異化的競爭路線——創業賺錢。
從通過講奧數課賺錢,到與同學嘗試做軟件外包,他最終一步步踏上創業之路。2006年,還在北大讀研究生的吳明輝與在新東方工作的李豐一拍即合,兩人將各自的公司合并為新公司——營銷智能應用軟件秒針系統由此誕生。
意識到數據分析、數學算法、云計算等將是互聯網未來的趨勢,他們利用線上數據幫助企業分析和優化廣告投放表現,同時進行消費者洞察等,很快就拿到了第一筆融資。隨著公司逐漸成型,對投資更感興趣的李豐在機構工作一段時間后,最終創立峰瑞資本。
到了2009年底,在獲得寶潔的認可后,越來越多的廣告主成為秒針系統的客戶。當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品牌主的廣告預算從電視流向互聯網,已經擁有豐富經驗的他們將數據生意越做越好。
不過快速的成功,也讓吳明輝錯過了巨大的機遇。
在他的規劃中,最初原本打算做信息推薦,并制定了三步走的計劃:先做廣告數據分析,再做推薦系統,最后做推薦任何信息。由于原有業務發展勢頭迅速,他最終選擇持續深耕下去,“如果2011或2012年做推薦系統,我們的優勢比今日頭條要大,因為數據規模更大。”
但是吳明輝的這番堅持,還是獲得了豐厚的回報。2014年,感受到數據創造的價值,他從秒針拆出20個人成立明略軟件,同時還成為不久前剛上市的云跡科技的聯合創始人。這也意味著,他如今已收獲了兩個IPO。
基于自身的營銷大數據分析能力,他們又將業務拓展到安防、制造、金融等行業。一路高速發展下,時間很快便來到2019年,通過將秒針系統和明略軟件等公司進行合并,他們正式升級為明略科技。
不久后,在巨變的宏觀環境影響下,正在北大攻讀大模型方向博士的吳明輝啟動公司數字化轉型。以企業微信為切入口,明略科技在可添加應用模塊上,打造了AI銷售賦能工具。此后,這家公司又將推出“壹伴助手”的夜鶯科技收入囊中。
這些關鍵的動作,也使得他們能在AGI浪潮席卷全球時,可以非常堅定地去開發通用人工智能產品,并在內容生成、研究、知識管理和流程自動化等方面提供協助,從而提高企業或機構的效率和決策能力。
通過整合大模型、行業特定知識和多模態數據,明略科技能夠幫助客戶優化營銷和運營決策及流程。從2022年算起,這家公司三年半的收入超過47億元。他們也從2022年經調整凈虧損超10億元,變為2025年上半年經調整后實現盈利約0.25億元。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明略科技通過與四川資陽深度合作,最終將總部落在當地。回首望去,經過19年的發展,這家數據智能應用軟件公司一步步成長為明星獨角獸,并成功登陸港交所。
騰訊、紅杉押注,一路融到F3輪
一路走來,由于涉及多個主體,明略科技共融到F3輪。
時間回到2006年,吳明輝與李豐將各自的公司合并為新公司前,曾在新東方工作的羅永浩已經是后者創立的公司的股東。這也意味著,羅永浩曾經一度是他們的股東。
在市場環境的影響下,這家公司直到2010年才完成580萬美元A輪融資。此后數年,他們保持高頻融資節奏,又獲得了Redpoint、WPP、春華資本、中信國安、紅杉中國、分享投資、任子行、硅谷天堂等認可。
經過長期跟蹤市場,紅杉中國發現明略科技是一個業務最強、能力配置最齊備的團隊,并于2016年領投了明略科技。紅杉中國合伙人周逵曾直言,“他們做事業的準備最充分,決心也最大。”
與投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這家公司發現CVC不僅僅是要回報率,也與公司本身的業務布局相關聯,還可以給被投企業更長期的陪伴和耐心,于是便通過老股東主動聯系到騰訊投資,最終拿到對方的投資。
到了2017年,他們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華興新經濟基金、紅杉中國等。當時,在騰訊投資看來,這家公司在解決AI落地體驗問題中,為客戶帶來實際價值,并且在安防、金融和制造業等行業積累了相當多案例。
兩年后,騰訊、金拓資本、華興新經濟基金、中航信托、星界資本等投資了明略科技。2020年,他們先后完成3億美元E輪融資和1.61億美元E+輪融資,投資方為淡馬錫、騰訊、快手、中俄投資基金、弘卓資本、東方明珠傳媒產業基金、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公司、中信證券投資、新加坡大華創投、Capthrone和China Sky Global等。
當時間來到2023年11月,這家公司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從騰訊、金拓資本和金漢王科技等手中拿到超過1.1億美元。在F3輪融資后,他們的估值也達到約16.65億美元。
上市前,騰訊持股比例高達27.33%,為第一大股東;吳明輝持股10.82%,紅杉中國持股7.52%。按照430億港元的市值粗略計算,騰訊和紅杉中國的持股價值分別達到約118億港元和32億港元,而吳明輝的持股價值則超47億港元。
北大校友,排隊IPO
放眼望去,一批由北大校友打造的公司正沖向IPO。
除了明略科技,勁方醫藥已于9月19日在港上市。此外,丹諾醫藥、圖達通、珞石機器人等也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本碩從北大畢業后,馬振坤又拿到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化學博士學位,并于2013年在蘇州創立了丹諾醫藥。三個月前,這家生物科技公司來到港交所門前。
在他的帶領下,丹諾醫藥擁有能治療幽門螺桿菌、人工關節感染、肝性腦病等疾病的在研藥物管線,以及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新分子實體候選藥物。
這番亮眼的成績,也離不開通和毓承、藥明康德、元禾控股、元禾原點、北極光創投、高特佳投資、中山創投、燕創資本、Relativity健康基金、AMR Action Fund、2M家族基金、Chao家族基金等投資者的支持。
至于圖達通,采取的是更快、更具確定性的De-SPAC路徑,并已于近日完成境外上市備案。
作為這家公司的創始人,鮑君威和李義民均畢業于北大物理系。在他們的帶領下,圖達通已是國內激光雷達頭部公司,產品覆蓋了輔助駕駛/自動駕駛、低速無人駕駛汽車、智慧城市、智慧高速、智慧航運等場景。
獲得蔚來資本、淡馬錫、高榕創投、順為資本、國泰君安創投、斯道資本、F-Prime Capital、BAI資本、愉悅資本、和暄資本、富達投資、海峽私募基金等機構支持后,他們的估值達到117億港元。
不久前申請在港上市的珞石機器人,則是由拿到北大電子與通信工程碩士學位的庹(tuǒ)華于2014年12月在北京成立。
從控制系統,到機器人本體,這家公司已擁有工業機器人、柔性協作機器人、具身智能機器人等產品,還獲得了小米、歌爾股份、智元機器人等全球超1000家客戶的認可。
一路走來,珞石機器人得到梅花創投、德聯資本、清控銀杏、順為資本、金沙江聯合資本、襄禾資本、深創投、遠翼投資、新希望集團、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新業資本等支持,并在經過10輪融資后估值達到52.95億元。
更加令人感慨的是,北大建校127年以來,已為創投圈培育出無數人才。據投中嘉川CVSource的統計,北大系創業者在2025年前三季度便創造了5家上市公司。如果算上排隊上市的公司,那么他們將打造出更多的IPO。
目之所及,這股中國創投行業的重要力量,正在各行各業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參考資料:
1.《吳明輝口述19年史:漫長的沉浮、痛苦急轉、企業級Agentic Model、現實世界的數值游戲、IPO》,張小珺商業訪談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