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新一輪APEC峰會即將在韓國慶州舉行。美方一邊早早就放出了風聲,稱要在峰會期間和中方見面。
當下,美國對中國的需求已經擺在明面上了,一是大豆進口的問題;二是稀土出口管制;三是所謂的芬太尼問題。
而美方一邊,可以拿出來和中方交換的,就是特朗普臨時制造的關稅籌碼。同時中方也在爭取美國在中國核心利益臺灣問題上做出讓步,讓美方明確表態不支持“態度”,而不是延續過去戰略模糊的策略。
![]()
(美財長貝森特和特朗普)
在最高層見面之前,中美談判代表也已經達成了基本框架,所以對于此次會晤能否達成成果,美方一邊是持非常樂觀的態度的。
然而,就在雙方敲定見面時間、距離峰會開幕只剩3天的時候,美國突然發現了一個“隱藏漏洞”:中國手里的談判籌碼,根本不止大豆采購、稀土管制這兩張,還有一張更重磅的牌,一旦打出,對美國的威懾力可能遠超前者。
《紐約時報》是這樣說的,美國藥典委員會已經公布了一份最新報告,結果顯示全美國目前在用的679種原料藥里,至少有400多種依賴中國提供的“關鍵起始材料”,簡單說就是生產藥品的核心基礎原料;更關鍵的是,其中211種原料藥的核心原料,完全被中國獨家掌控,比如治療高血壓的硝苯地平、抗生素里的頭孢哌酮,還有部分抗癌藥的關鍵成分,全球只有中國能穩定供應。
![]()
(原料藥)
美方有這種顧慮,完全是早有伏筆。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就因為原料藥生產污染大、利潤低,把大部分產能轉移到了國外,自己只保留了藥品制劑環節;后來印度仿制藥產業崛起,看似接了不少產能,但印度生產原料藥的基礎原料,80%以上還是要從中國進口,相當于美國的藥品供應鏈,總之繞來繞去都是攥在中國手里。
今年4月,美國曾想試試對中國原料藥加征10%的關稅,結果剛放出風聲,美國制藥商協會就立刻聯名抗議,警告加稅會讓藥品生產成本飆升,甚至可能導致20多種常用藥斷供,特朗普政府沒辦法,只能緊急叫停計劃,所謂“原料藥領域和中國脫鉤”的幻想,當場就破滅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