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當地時間2025年11月2日,俄烏沖突的前線戰場上,紅軍城成為了各方矚目的焦點。據相關報道,烏克蘭武裝部隊在紅軍城的防御線已全面崩潰。5500名守城烏軍士兵,死的死、逃的逃,大量官兵選擇投降,俄軍敢死隊突擊隊戰士遍布全城。從俄軍無人機鏡頭顯示,紅軍城早已不是烏克蘭方面宣稱的俄軍僅在郊區活動,而是已被俄軍大規模滲透。目前,烏克蘭武裝部隊占據的紅軍城區域僅剩下6平方公里,80%的地區已被俄軍攻占,紅軍城徹底陷落似乎已進入倒計時,預計在48 - 72小時內,俄軍就會宣布徹底占領。
![]()
這一局面的形成,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從戰術層面看,俄軍充分利用了敢死隊突擊戰術。敢死隊戰士們憑借著無畏的勇氣和靈活的戰術,在紅軍城內四處出擊,打亂了烏軍的防御節奏,讓烏軍陷入了混亂。而烏軍方面,內部指揮混亂的問題暴露無遺。烏克蘭武裝部隊第32機械化旅旅長舒馬上校,成為了這場失敗的“替罪羊”。他突然下令全旅從紅軍城鐵路線撤離,導致防線出現重大空檔,且撤離途中未通知友鄰部隊,造成友鄰部隊被包圍。
![]()
舒馬上校也有自己的“苦衷”,該旅打了半年,從完整旅級部隊只剩下一個營。他或許是出于保存實力的考慮,想趁早逃離這個“烏軍地獄”。但這種擅離職守、不聽軍令、謊報軍情的行為,嚴重影響了烏克蘭軍隊的戰斗意志。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西爾斯基上將對此大怒,在后方指揮所匯報期間就將舒馬上校現場免職,并準備以逃兵罪判罰他。這也反映出烏軍內部在面臨巨大壓力時,指揮體系的脆弱性和矛盾的激化。
![]()
指揮分歧凸顯:烏軍戰略困境的深層原因
在紅軍城防御崩潰的背景下,烏克蘭內部指揮層的分歧也愈發明顯。當地時間11月1日,烏克蘭前任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上將發文批評當前烏軍指揮,矛頭直指現任總司令西爾斯基上將。扎盧日內認為“烏軍有序撤退,并不一定意味著失敗”,他批評西爾斯基的戰術錯誤,制定不切實際的防御計劃,在沒有任何優勢的情況下要求前線官兵死守陣地。
![]()
這種指揮分歧的背后,是烏軍戰略困境的深層體現。從軍事戰略角度看,扎盧日內提出的“有序撤離”理念,有著一定的合理性。在戰爭中,保存有生力量是至關重要的。“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丟了紅軍城這樣的要塞,雖然會失去戰略據點,但如果能保存部隊實力,未來還有機會重新奪回或在其他戰場取得優勢。而西爾斯基要求死守陣地,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烏軍更大的傷亡和更快的崩潰。
![]()
然而,西爾斯基也有自己的考量。澤連斯基作為烏克蘭總統,有著政治層面的需求。他需要通過一些軍事行動來展示烏克蘭的抵抗決心,以吸引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援助。像巴赫姆特、赫爾松等地的軍事行動,以及在庫爾斯克平原的作戰,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演給西方、美國和北約看的。澤連斯基不讓西爾斯基撤軍,是為了維持烏克蘭在國際上的“統戰價值”,只有打出一定的“成績”,才能獲得更多的軍火和財政援助。但這種政治需求與軍事現實之間的矛盾,使得烏軍在戰場上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
增兵困境與外部依賴:烏軍未來的艱難抉擇
目前,烏克蘭任何軍隊都不敢、也不會增兵紅軍城。面對俄羅斯空天軍蘇 - 34轟炸機投下的FAB滑翔制導炸彈、無人機投彈、FPV自殺式穿越機,以及朝鮮和伊朗制造的炮彈,增兵途中烏軍肯定會被俄軍消滅。這反映出烏軍在戰場上的被動局面,缺乏有效的制空權和火力優勢,使得他們在增兵和作戰時面臨巨大的風險。
![]()
烏克蘭完全靠西方援助打仗,不僅是軍火,還有財政支持。北約曾表示要支持烏克蘭打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但這種支持是有限度和有條件的。烏克蘭如果打不出統戰價值,西方的援助可能會減少。在這種情況下,烏軍面臨著艱難的抉擇。是繼續按照澤連斯基的要求,在一些看似有政治意義但實際上軍事上難以取勝的戰場上消耗兵力,還是聽從扎盧日內等將領的建議,進行有序撤離,保存實力?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