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麥隆共和國位于非洲中部,西南瀕幾內亞灣,西接尼日利亞,東北接乍得,東與中非共和國、剛果(布)為鄰,南與加蓬、赤道幾內亞毗連。喀麥隆海岸基準線長360公里,國土面積475442平方公里。
喀麥隆2024年人口2910萬,約有200多個民族,主要有富爾貝族、巴米累克族、赤道班圖族(包括芳族和貝蒂族)、俾格米族、西北班圖族(包括杜阿拉族)。法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喀麥隆約有200種民族語言,但均無文字。喀麥隆40%人口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20%信奉伊斯蘭教,40%信奉傳統宗教。
公元5世紀起外來部族大量遷入喀麥隆,并先后形成一些部落王國和部落聯盟。1884年喀麥隆淪為德國的保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喀麥隆東、西部分別被法、英軍隊占領。1922年國際聯盟將東、西喀麥隆分交法、英委任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聯合國將東、西喀麥隆分交法、英托管。1960年1月1日法國托管區根據聯合國決議獨立,成立喀麥隆共和國,阿赫馬杜·阿希喬出任總統。1961年2月,英國托管區北部和南部分別舉行公民投票,6月1日北部并入尼日利亞,10月1日南部與喀麥隆共和國合并,組成喀麥隆聯邦共和國。1972年5月20日,喀麥隆公民投票通過新憲法,取消聯邦制,成立中央集權的喀麥隆聯合共和國。1984年1月改國名為喀麥隆共和國。
喀麥隆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農業和畜牧業為國民經濟主要支柱。工業有一定基礎。喀麥隆獨立后工業發展較快,已有一定基礎和規模,工業水平居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前列。全國15%的勞動力從事工業,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飲料、卷煙、紡織、服裝、造紙、建材、化工、煉鋁、電力、石油開采與加工、木材開采與加工等。
喀麥隆森林面積2250多萬公頃,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6%,可供開采面積約1700萬公頃,木材蓄積總量40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可利用的水力資源達2080億立方米,占世界水力資源的3%。水力發電量占喀麥隆總發電量的72%。石油儲量約1億噸,天然氣儲藏量約5000億立方米。
喀麥隆礦產資源較豐富,已探明的主要礦藏有:鋁礬土(儲量為11億噸以上,礬土品位為43%,硅石品位為3.4%)、鐵礦(約50億噸)、金紅石(約300萬噸,鈦含量92%至95%)、鈾礦(約2萬噸)。此外還有錫石礦、黃金、鉆石、鈷、鎳等以及大理石、石灰石、云母等非金屬礦產。
喀麥隆素有“中部非洲糧倉”之稱,可耕地達到72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5%,目前僅開發180多萬公頃。主要糧食作物有小米、高粱、玉米、稻谷、薯類、芭蕉等。主要經濟作物有可可、棉花、咖啡、香蕉、油棕等,為世界第五大香蕉生產國。
喀麥隆鐵路總長1000公里,分布在部分大城市,使用單窄軌鐵路,至今未能延伸到全國各地。喀麥隆公路總長122108公里,其中瀝青路總長約7000公里,主干道總長21490公里,鄉村道路長為100243公里。
喀麥隆有杜阿拉、林貝、克里比3個海港和加魯阿內陸河港。杜阿拉港是中非地區的重要港口,中非、乍得等內陸國進出口商品均在此轉運,年吞吐量占喀進出口商品的95%以上。
喀麥隆除雅溫得-恩西馬蘭、杜阿拉、加魯阿等三大國際機場外,還有馬魯阿-薩拉克、恩岡代雷、貝爾圖阿、巴富薩姆-巴姆古姆、巴門達-巴富特等五個二級機場。
![]()
喀麥隆軍隊總兵力15400人,由陸、海、空三軍組成,其中陸軍兵力13500人,海軍兵力1500人,空軍兵力400人。另外還有準軍事部隊9000人。喀麥隆2024年GDP總量533.9億美元,軍費開支5.35億美元。
陸軍
喀麥隆陸軍總兵力13500人,編為3個軍區,擁有1個快速反應旅,5個摩托化旅 ,3個快速反應步兵營,1個空降營,1個總統衛隊營,1個炮兵團,5個工兵團,1個防空團。
喀麥隆陸軍裝備有18輛突擊車輛,64輛偵察車輛,42輛步兵戰車,64輛裝甲輸送車。喀麥隆陸軍裝備53門無坐力炮,18輛ATMOS 2000型155毫米自行火炮,52門牽引火炮,20套BM21型122毫米火箭炮,16門120毫米迫擊炮,36門35/37毫米牽引高炮。
![]()
海軍
喀麥隆海軍總兵力1500人,編有3個海軍陸戰營。主要裝備16艘巡邏及近岸作戰艦艇,4艘小型兩棲作戰艦艇,2艘中型登陸艇,2艘通用登陸艇。
空軍
喀麥隆空軍總兵力400人,編有1個戰斗攻擊機中隊,1個運輸機中隊,1個要員運輸分隊,1個教練機分隊,1個攻擊直升機中隊,1個運輸直升機中隊。
喀麥隆空軍主要裝備5架MB-326KImpala I/II型攻擊機,3架C130H大力神中型運輸機,1架CN235型運輸機,13架小型運輸機,2架塞斯納208B Grand Caravan型偵察機,4架教練機,2架Mi-24雌鹿武裝直升機,13架多用途直升機,7架運輸直升機。
![]()
作者觀點
喀麥隆軍力在非洲處于中等水平,雖然海陸空軍齊備,但是裝備水平仍然落后。當然這樣的軍力水平在非洲已經算是不錯,不過和超級大國的軍隊一比,那就是天差地別。
本文由上甘嶺的旗幟原創,歡迎關注、點贊、收藏、分享,帶你一起長知識!
歡迎大家訂閱,內容持續更新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