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媒體稱,烏軍在紅軍村方向對俄軍發起反攻,可現實是袋口已收緊,里面的已難以沖出去,留在里面似乎更安全,當然不排除部分極端分子冒險,因為手上血債太多逃出去更有利。

實際上,俄羅斯軍隊已開始公布大批紅軍村烏軍投降的視頻片段。這些戰俘很多一把年紀了,胡子拉碴,在審訊中說出了自己的部隊番號,個人信息等內容。
投降的烏軍第68獨立旅士兵,其中叫杜夫加紐克和切爾納丘克的士兵稱,投降是因為“我受夠了一切!”并且重復每個戰俘都說的話:“他們沒告訴我們,他們拋棄了我們,他們沒帶走我們”。

這些人很多都是以前前蘇聯部隊老兵了,雖然不懂什么現代科技,但是經歷多,對戰局其實看的很透。雖然斷了跟指揮部聯系,通過補給的頻率,俄軍攻勢的強度,周邊無人機和FAB的密度也是清楚戰情的,知道投降時間到了。
從目前情況看,田野地區陣地的烏軍投降的更多,這些地區烏軍的囤積物資遠比城區的少,包圍圈內這么久以來大家都疲于躲避無人機,很久都沒人敢開車了,誰給他們往田野送補給?飲水和食物都是大問題。

田野地區條件艱苦,各條防風林陣地是相對孤立的存在,信息溝通不暢。這里一向也是督戰隊控制薄弱的地方,估計戰勢緊張早就跑了。俄軍一到來,他們就投降。
相反城區那里,囤積多,處處地下工事連接,互通有無,部隊編制指揮相對完整。甚至還有督戰隊監督,誰要是敢走出城市樓房投降,不小心哪棟房子就有人開槍了。可以看到城市巷戰投降,大多是在俄軍進入房屋后。
![]()
而在田野地區,樹木紛紛落葉,難以藏得住人,誰要是從工事冒個頭都要被照顧,更不可能看到隔壁樹林投降,有人朝著他們開火,這相對安全的多。
所以我之前判斷紅軍村這個口袋里,田野地區雖然面積比起季米特洛夫大,估計更早被控制,這里的烏軍比起城里的有自己的想法和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