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開了五年的家常菜館突然貼了“轉讓”告示,老板蹲在門口抽煙嘆氣:“上個月房租都差點交不上,隔壁的健身房也閉店了,辦的年卡還剩大半年沒處退。”這話戳中了不少人的心事——刷新聞看到車企、餐飲企業批量破產,身邊同事擔心公司裁員,連銀行理財經理都提醒“別亂投資”。
2025年以來,市場的調整讓“不確定性”成了高頻詞。無破數據終端2025年7月2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僅2025上半年就有23035家企業進入破產相關程序,涉及89個行業,批發業、餐飲業、制造業成了重災區。但這并非“全面崩盤”,國家統計局2025年10月20日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2%,仍控制在5.5%的年度目標內 。與其焦慮恐慌,不如看清形勢早做準備,無論有房沒房,這幾件事都得提上日程。
一、先辨真相:“倒閉潮”不是全面崩盤,這些數據要看清
網上“遍地倒閉”的說法有些夸張,官方數據揭示的是“結構性調整”而非整體衰退,關鍵要看三個維度:
從行業看,傳統與依賴預付費的行業承壓最明顯。2025上半年,批發業破產企業達3397家,占總數的14.75%;餐飲企業破產327家,其中經營十年的老牌酒樓也未能幸免,網紅餐飲閉店率更是高達37%以上;健身行業更慘烈,88家企業破產,一兆韋德等老牌巨頭幾乎消失,超10萬會員退費難,實際執行率不足20%。而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新興領域反而保持增長,政策扶持的重點行業抗風險能力更強。
從規模看,小微企業是主力但負債可控。注冊資本100萬-500萬的小型企業破產占比達28.14%,但60%以上的破產企業債務規模在500萬以下,億元以上大型企業破產數量反而同比減少5.9%。這說明市場在“出清”低效產能,而非系統性風險。
從就業看,整體穩定但結構性壓力仍在。前三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5.2%,其中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失業率僅4.8%,但16-24歲青年群體在畢業季仍面臨短期壓力,不過9月已隨就業落實明顯回落 。國務院7月已出臺穩就業政策,重點群體就業有兜底保障。
![]()
二、分類應對:有房沒房,各自的“風險防火墻”怎么筑?
不同人群面臨的核心風險不同,準備重點也得因人而異,官方政策里藏著明確的應對方向。
有房一族:盯緊房貸優化,守住“資產基本盤”
全國6000多萬未還清房貸的家庭,最該關注2025年房貸新政帶來的優化空間。央行5月降準降息后,10月20日5年期以上LPR維持3.5%不變,但政策賦予了“二次優化權”——2022年前辦理、利率仍在4.5%以上的商業房貸,可主動申請下調,河北已有家庭調整后利率降至3.2%。同時,公積金利率已自動下調,2025年1月起首套5年以上利率降至2.6%,不用申請直接生效。
另外,提前還款規則雖有收緊(11月起需提前15-30天預約,年最多2次,最低10萬起),但利率高于4%、有閑錢無好投資渠道的家庭,優先還款仍劃算,選“縮短期限、月供不變”的方式能省15%利息。切記別掏空積蓄還款,留足6-12個月月供的應急資金更重要。
無房一族:穩住收入來源,理性規劃消費與置業
無房者的核心是“保就業、控支出、擇時機”。就業方面,國務院2025年7月9日印發的穩就業通知明確,中小微企業穩崗返還比例最高提至90%,吸納16-24歲失業青年的企業可領每人1500元擴崗補助,失業后還能領失業保險金、享免費技能培訓 。要是擔心被裁,可提前在“國家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平臺”報名家政、智能制造等熱門培訓,拿補貼的同時攢技能。
消費上,避開預付費“陷阱”——健身、教育等行業閉店率高,預付費退費難,盡量選月付、季付模式。置業方面,當前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可至3.2%,但別盲目跟風“抄底”,優先選資金鏈穩定的房企,可通過住建部官網查房企監管資金情況。
三、官方托底:這些政策紅利,能領的千萬別漏
面對市場調整,從中央到地方已出臺系列“穩預期”政策,兩類紅利必須吃透:
企業端穩崗政策,員工要提醒老板享。中小微企業可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最高90%繳費返還)、階段性緩繳社保,這些政策能降低企業裁員壓力,截止到2025年12月底 。要是企業吸納了失業青年,還能領擴崗補助,員工可以主動提醒HR申請,間接保障自身崗位穩定。
個人端保障政策,失業、創業都有支持。失業后60天內辦理失業登記,繳費滿1年就能領失業保險金,還能免費代繳職工醫保;想創業的話,重點群體可享稅收減免,最高可貸2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這些在人社部2025年三季度政策解讀中都有明確說明。
房貸與消費政策,省錢機會別錯過。除了房貸利率優化,2025年第三季度全國新發放商業性房貸加權平均利率已降至3.07%,剛需買房成本達近年低位;日常消費中,多地發放的消費券可在政務APP領取,餐飲、家電等領域補貼達10%-20%,能省則省。
四、實操清單:3步做好風險預案,心里不慌
無論有房沒房,這套“自查-儲備-規劃”的流程都適用,照著做就能筑牢防線:
1. 全面自查:摸清自身風險點
- 有房者:打開銀行APP查房貸執行利率、剩余本金,打客服問是否符合二次優化條件;查房產所在區域成交價,若跌幅超20%,提前與銀行溝通避免斷供風險。
- 無房者:查社保、失業保險繳費年限,確認失業后可領金額;列出自費項目清單,標記預付費服務到期時間,避免續繳。
2. 資金儲備:備好“應急錢袋子”
無論收入高低,強制儲備3-6個月生活費(含房貸、房租),存在貨幣基金里隨用隨取。千萬別把錢全投進股票、基金等波動大的產品,保本流動性優先。
3. 長期規劃:綁定政策紅利
- 就業:關注“中國公共招聘網”的定向崗位投放,每月至少更新1次簡歷,參加1場技能培訓。
- 資產:有房者按時繳納房屋維修基金,參與社區“房屋養老金”試點;無房者優先攢夠20%首付,等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調再出手。
說到底,當前的市場調整是“洗牌”而非“崩盤”,23035家企業破產的背后,是新興產業的崛起和市場的自我優化。對普通人來說,與其被“倒閉潮”的傳言裹挾,不如踏實做好自查、儲備和規劃。守住現金流,保住核心能力,無論市場怎么變,都能穩扎穩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