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位媽媽輩女演員攻陷了年輕人的抖音,露頭就秒、開篇就吵,看一段視頻氣血都感覺足了,又有力氣討生活了。
這些老劇翻紅的切片視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角色們都是丈母娘,超級能吵吵、懟起男方家人毫不發怵。
用時髦話來說就是內核穩定得可怕、清醒又強大,在利益受損時沖在最前面維護自家閨女。
![]()
被觀眾捧在掌心的C位是羅子君她媽媽薛甄珠女士,去出軌女婿的公司抓小三凌玲,替女兒討公道,一鏡到底、大氣不帶喘。
全程邏輯縝密連珠帶炮,被評為“鬧事界的教科書”,看得觀眾仿佛找回了自己那渾身牛勁的前半生。

還有宋丹丹、張凱麗、李勤勤三位老藝術家,組成了00后捧出的“丈母娘四巨頭”,鏡頭一轉到她們臉上就知道這段罵戰或者嗆聲的含金量有多高。
怒懟女婿和親家沒本事、闖進親家家里把受氣的懷孕女兒帶走、把高知親家母圍堵得一個字說不出......
這些高濃度場面堪比“滴血驗親”,成了年輕人的新晉賽博減速帶。
![]()
十多年前覺得丈母娘們市儈算計、不得體不溫和,現在把她們當做“賽博嘴替”,社會經驗豐富、識人深刻、有生活智慧。
但凡有這些角色們的一半精氣神和嘴皮子功夫,就能把生活搞定得差不多。
01
以前覺得掉價、現在渾身舒爽
看完吵架氣血都翻涌了
以往老劇翻紅,都是放大鏡品細糠或是“以前怎么沒覺得這么癲”的路子。這次小觀眾長大了,專門重刷小時候理解不了的片段。
看這批媽媽角色吵架,對自嘲薄臉皮一無是處的年輕人來說如同身臨其境的網課。
首先是氣勢要足,甭管對方家庭背景、學識涵養、外貌體格如何,只要拉下水一塊吵起來,就能把場子變成自己的舞臺。
比方說值得一品再品的《我的前半生》“丈母娘抓小三”這段,可給大家伙看燃了,罵得越激烈、心里越暖呼呼的。
![]()
薛甄珠氣沖沖來到陳俊生和凌玲的公司,前臺問她找誰,她第一句就是“找小三”,馬上又補了句“陳俊生的姘頭”。
前臺面露難色不想摻和說自己不知道,薛女士直接來了句“你不知道?好呀,那就是你”,胡攪蠻纏型施壓之下得知了小三是凌玲。
有些同事上前勸阻“誒阿姨我們這里辦公”,戰神薛甄珠就變主動為被動“你就是凌玲是吧,走走走”。
這套“少多管閑事,不然默認你就是”的霸道邏輯,成功“揪出”了凌玲。

相比起上海的腔調感,宋丹丹演的北京丈母娘就屬于把“不好惹”寫在臉上,跟機關槍似的嘚嘚嘚掃射親家公和女婿。
親家公被氣倒be like↓

無論是商量婚禮舉辦地還是討論買房子,都說話直擊要害、不留余地,還夾帶一些幽默感。
親家公覺得自家男方是主辦方,想回東北礦上辦婚禮,宋丹丹這款丈母娘嗆回去道,還什么主辦方呢,現在都獨生子女,孩子都在北京就在北京辦。
身邊人常對她說的話是,“注意場合和措辭”“你看看你那表情”“文化素質不高”“怎么這么不講理”。能還口的時候絕不嘴軟,是現代人最羨慕的“外耗”品質。
“比格型”女方家長毫不在乎,只要涉及到了自家孩子利益,體面含蓄內斂寬厚這種詞掀翻在地,從來不在姨為人處世的字典里。
![]()
這也是現如今觀眾們越發能夠理解甚至喜歡這些角色的地方,“平時里有些聒噪愛計較,但一遇到事是真上啊”。
李小璐飾演的女兒受了委屈,被公公要求多做家務、被老公嫌不夠懂事,身心俱疲之下流產了。宋丹丹飾演的媽跑到婆家打抱不平,把親家公、大小姑子訓了一通。
心疼自己女兒的同時得咬著牙把事掰扯楚,網友說散發著一種母豹子護犢子的感覺。

作為丈母娘這個賽道的佼佼者,張凱麗和李勤勤同樣貢獻了上門給女兒“維權”的解氣戲。
前者在《裸婚時代》里演有錢媽,后者在《當婆婆遇上媽》里演沒錢媽,共通的是說話穩準狠、張牙舞爪以及非常護犢子。
![]()
現在這種情節已經絕跡了,因為不符合大女主型角色的人設,只有弱小的女主才需要媽護著。
但觀眾看老切片得津津有味,“媽寶女”的時代趨勢之下需要一款市井力量型媽媽。
“早說沒錢啊,我們家有”“嫁到你們家來還得受苦受難不是”,張凱麗嘴上不落一點下風。
眼瞅著本來要商量女婿惹的事,結果變成自己女兒的批斗大會,本來打算收收的脾氣不藏了,對著親家火力全開。
觀眾們被姚笛飾演的戀愛腦女主氣出的甲狀腺結節,女主媽一鬧騰出氣又消下去一半。
![]()
![]()
只能說,這些媽媽角色是生錯了年代。
放到現在,妥妥的人間清醒兼戰斗力模范,就是最時興的媽,能和李湘排排坐。
02
“翻紅”的不是丈母娘角色本身
而是一種庇護所
十幾年前,這批婆婆媽媽劇熱播的時候,觀眾們會為里面對抗世俗的甜甜愛情著迷。
到了現在,大家著眼的是所帶來的現實提醒,門不當戶不對會帶來多少問題、婆家不明事理的婚后日子有多難熬、隱身的丈夫多讓人生悶氣。
翻紅的片段多是男女方家庭劇烈沖突、女方媽媽一通大爆發,頗有些爽劇的觀感。
宋丹丹、張凱麗、李勤勤等女演員中氣十足、氣場強大,表情十分入魂,臺詞功底強,急切吵架的臺詞也能讓人完全聽清楚。
![]()
產出一批超強戰斗力丈母娘的《裸婚時代》《金太郎》這些劇,在當時是以一種反套路的現代化自由風格出現的。
畢竟在此之前,盛行的是《雙面膠》《蝸居》《金婚》這種寫實向電視劇,里面有城鄉差異、進城安家等較為深刻的時代母題。
![]()
進化到2010s,城鄉討論熱已經逐漸消退,過于沉重的話題也不適應影視劇的需要,描繪自由愛情的家庭劇扎堆出現。
影視劇創作朝著主題更安全、主角更無瑕的方向駛去,像是執導過《蝸居》《雙面膠》的滕華濤交出一部《裸婚時代》。他表示80后早已長大了,他們已經開始面對組織家庭的問題,而快速發展的經濟其實為80后的婚姻造成了不少問題。
而不體面的紛爭、對現實利益的反復衡量,與現代化的角色相悖,于是更多地被安置在老一輩身上。
創作者們把不少情節矛盾和情緒點,點在了丈母娘和男方家庭上,用更日常詼諧、小打小鬧的形式演繹出來。
![]()
這種潑辣丈母娘是時代限定款,到下一個時期就開始被新型媽媽取代了。
2010s這波創作熱過去后,近些年家庭劇新潮流把核心從婚戀挪移到了原生家庭上,不再聚焦丈母娘和嫁為人妻的女兒,而是媽媽和女兒,畢竟現在的時代情緒是愛情凋敝、所有人都在回溯原生家庭找人生解法。
《都挺好》《歡樂頌》對婆媳、丈母娘女婿的著墨極少,引起廣泛討論的是女性角色和家庭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
出圈的媽媽角色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對女兒有極強控制欲、吸血女兒的發癲型,另一種是承載了大眾美好期待的無缺陷型媽媽。
兩者之中無論哪一種,都是懸浮的,把一大鍋正面或負面特質進行大雜燴,引起觀眾的喜歡或是厭惡。
![]()
相比起來,最近被翻出來爆炒的丈母娘角色,反倒讓大家覺得有一定的真實度。
宋丹丹說《金太郎》是她演過的最好的喜劇電視劇,演的就是生活本身,甚至比生活更濃縮、更戲劇化,觀眾看的不是戲而是自己。
她認為小米媽怕女兒吃虧、過得不好,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女兒身上,所以才會用那種看似不講理的方式去干預女兒的生活。
那些相處過程中的摩擦,讓觀眾聯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毛刺,有一種又幸福又擰巴的熟悉感。
03
到了能看懂的年紀
體面在切身利害面前不值一提
看著“小米媽”這些角色長大的觀眾“進化”了,很多人都感慨,小時候覺得這些角色煩人、小市民,有時候還會嫌丟人現眼;
長大后步入職場和婚姻,所有事情要親力親為,才明白過來很多事情單靠表面的高素質和體面是解決不了的。
![]()
![]()
![]()
“丈母娘四巨頭”們對外呈現的形象都是隨時能撒潑打滾的硬茬,素質不詳遇強則強,沒人敢輕易把她們當軟柿子捏。
薛甄珠文能跟凌玲打嘴仗,武能揪著小三拉出公司;李勤勤、宋丹丹、張凱麗每一個都能上手,提到她們的名字,觀眾大概就能聯想到她們作為丈母娘沖在前面的場景。
怎么不算是一款最適合普通人的智勇雙全呢,跟00后新晉頂配人設“低知悍婦”有異曲同工之妙。
![]()
在見識了“社會險惡”后,大家深刻意識到能護著自己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裸婚時代》里富家女童佳倩跟窮小子劉易陽裸婚,放在十四年前看很新潮,彰顯著叛逆年輕人的活力和各種主意。
劇播出時有媒體報道,網上的初步統計顯示,有80%的男性都贊成“裸婚”。
現在隨便拎出來幾個橋段,觀眾都覺得是匪夷所思的程度。
求婚時帶著點自命不凡的語氣聲明自己是“四無人士”,“等你沒牙了我嚼碎了喂你”一度成為當年爆款金句。
娘家出錢請月嫂,婆家嫌費錢不讓請;婆婆照顧孩子,不讓用尿不濕,把幾十年前的開襠褲剪了一條一條用......
網友越刷越忍不住吐槽,“主角里只有女主媽是正常人”,丈母娘們在劇播出十年后終于此身清明了。
![]()
![]()
在劇中其他角色和稀泥拎不清,或是抱有盲目樂觀的期待時,丈母娘是最有遠慮、不怕撕破臉皮的一個,因此與他人的沖突更多,呈現出一種彪悍沖動甚至野蠻不講理的形象。
類似于《裸婚時代》對男女雙方家庭背景的設置,《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也是男窮女富的設定。
不少觀眾現在一看這名字就警鈴大作,疑惑自己十年前怎么順從地接受了“幸福是金太郎的,女主是被吸血的”。
北京獨生女女主小米和東北小鎮做題家金太郎偷摸領證,女婿首次見丈母娘拎了兩袋水果。
公公私自決定把東北房子賣了來付兒子婚房的首付,然后來北京和兒子兒媳一塊住。
![]()
小米陷在戀愛腦里面,以為自己有能力選擇并實現認定中的幸福;米爸擅長用錢解決問題,卻觸不到問題根本。
米媽表面上計較門第、吃了槍藥一點就著,實際上處處在為女兒實在的生活品質著想。
男方催促見面商量婚禮,公公沒有過問女方意思直接訂了家附近的東北飯館,米媽馬上意識到親家公一家有男尊女卑傳統思想、不夠尊重兒媳婦。
米媽也多次提醒女兒一些婚姻真相,比如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和公公小姑子久住會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娘家偷偷貼補的錢不能全部跟老公說。
只可惜,小米沉浸在找到意中人的粉紅濾鏡中,這些話全被今天的網友聽進去了。
![]()
2025年了,觀眾對愛情祛魅得厲害,沒那心境去慢慢體會男女主如何跨越貧富差距、消費分歧和家庭紛爭而相愛,只會在旁邊操心女主會不會被吃絕戶。
“護著自己的潑辣媽、爆金幣的靠譜爸、本來無憂無慮的她,沒吃過苦所以要在婚戀生育上狠狠栽一次”。
![]()
很多時候,身處其中的人即使意識到有潛在風險,也會合理化自己的婚戀選擇,不愿意直面存在的問題。
這時候,丈母娘就是能托底的人,嘴上會念叨幾句“早就跟你說了”,不耽誤忙前忙后料理事情。
《裸婚時代》里張凱麗自我檢討,說是自己錯誤地理解了窮養兒富養女的觀念,只想著讓女兒衣食無憂,忘記了教會她沒有面包的愛情是萬萬行不通的。
女婿找不到好工作,丈母娘家幫忙介紹鐵飯碗;女婿家住房條件不好,把女兒接回家養胎,出錢出力。
![]()
但要說是這些角色本身翻紅了嗎,其實也并沒有。
被網友捧紅的切片像高配版的爽文短劇,濃縮的家長里短和臉譜化的人物特質,配合著贏家情緒的大開大合輸出到屏幕上。
展現丈母娘們其他性格特點的情節,尤其是不符合大家期待的那些,都沒有在這波翻紅里獲得大規模傳播,比如薛甄珠容易情緒化、在女兒離婚庭審上幫倒忙,小米媽有時候缺乏邊界感、想和女兒女婿一塊度蜜月。
這類角色在互聯網上依舊是工具人的定位,只不過隨著觀眾情緒和口味變化,從想拆散男女主的勢利眼老一輩,搖身一變成為了給觀眾提供物質和心理庇護所的賽博媽。
![]()
大家看電視劇切片看的是情緒和爽感,有這樣一個為自己考慮、維護自己利益且有一定實力的“媽”,是現在“嘬老”年輕人的至高夢想。
外面的世界太殘酷了,誰不想被媽媽數落兩句然后躲在屋檐下呢。
電視劇是假的,不妨礙觀眾們代入其中抱團取暖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