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個在春晚舞臺上被觀眾笑著夸“可愛”的胖姑娘,到如今鮮少露面、作品頻遭吐槽的女導演,賈玲的轉變讓不少人唏噓。
曾經,她一出場就能帶來笑聲和溫度;如今,熱度退散,罵聲四起。
那個讓人笑到流淚的賈玲,去哪了?
![]()
01
當年剛出道時,賈玲其實并不是搞喜劇的。那時的她還很瘦,跟白凱南一起拜師馮鞏,學的是相聲。
可那個年代,女相聲演員幾乎沒有立足之地,臺上一個“抖包袱”都容易被人嘲諷“沒有女人味”。
起初,沒人看她的演出。小劇場里觀眾稀稀拉拉,演完連盒飯都省了。她靠著倔勁兒硬是熬了下來。
窮人家的孩子沒有退路,母親鼓勵她:“只要不怕丟臉,遲早能被看到。”
為了生計,她開始嘗試小品。舞臺上那張笑臉,就是從那時練出來的。她說話快、反應快,天生自帶喜感。
慢慢地,小品舞臺成了她的新天地。
那時的賈玲,胖得可愛,真得讓人喜歡。
![]()
02
轉折點出現在春晚。那一年,她的小品被全國觀眾看見。觀眾愛她那股真勁兒,也喜歡她不裝、不端的幽默。
可就在她名氣大漲時,“抄襲”爭議把她推到了風口浪尖。
節目播出后,網友扒出她的小品與韓國喜劇節目的橋段幾乎一模一樣,從設定到笑點都沒差。輿論瞬間爆炸。
面對質疑,她還說那是“借鑒”。但觀眾眼睛亮著呢,借鑒和抄襲,只差一層窗戶紙。
那一刻,她的口碑坍塌得比她成名還快。
不過,她并沒徹底倒下。靠著自黑式幽默,她重回綜藝。
《王牌對王牌》里的賈玲,笑得大方又自嘲,“胖”成了她的標簽,也成了她的底氣。
觀眾又笑著原諒她了。因為那時候的她,真誠、親切、接地氣。
![]()
03
《你好,李煥英》的爆火,把她推上了事業巔峰。票房大賣,她從演員成了“百億導演”。
可是,風光背后也埋下了隱患。
拍《熱辣滾燙》時,她對外說“這不是減肥電影”,轉眼又把自己減掉一百斤的經歷當作宣傳主線。
影片上映后,大家才發現劇情平平,感動不再。
觀眾走出影院后記住的,不是電影,而是她瘦了多少斤。
這次,她贏了票房,卻輸了人心。有人說她變了,從那個真誠的“胖姑娘”,變成了靠營銷維持熱度的商人。
電影熱度過后,她開始淡出綜藝,也幾乎不再現身春晚。
一切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涼意”已生。
![]()
04
反觀其他演員,依舊在用作品說話。楊紫最近忙著拍新戲《生命樹》,高原拍攝、風吹日曬,卻依然笑著更新狀態。
她曬出照片寫道:“無論風雪再大,都清楚自己要走的那條路。”那句配文看似平常,卻格外扎心。
賈玲若能像當初拍《李煥英》那樣,把心放在作品上,也不會落到如今這般被群嘲的局面。
營銷可以帶來票房,卻帶不來尊重。
觀眾喜歡的,從來不是瘦了多少斤的賈玲,而是那個真誠、笨拙、愿意逗人笑的她。
曾經,她用笑聲治愈別人;如今,卻讓人開始懷念那個“胖”得真誠的自己。
![]()
娛樂圈不缺明星,缺的是讓人信服的演員。
賈玲的路,本該越走越寬,可她卻在光鮮的外殼里迷了方向。
減掉的是體重,丟掉的卻是靈魂。
當一個演員開始用身材代替作品、用營銷取代真誠,就算票房再高,也終究會被觀眾拋棄。
希望那個曾讓春晚舞臺充滿笑聲的賈玲,能再一次回到初心,因為觀眾要的,不是“熱辣滾燙”的噱頭,
而是那個讓人發自內心想笑的——賈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