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美國智庫國防優先的亞洲項目主任萊爾·戈德斯坦在《時代雜志》上扔出一篇重磅文章,直接把臺灣領導人賴清德點名為“魯莽的家伙”,說臺灣現在成了全球最危險的火藥桶。
本來中美高層正忙著關稅和供應鏈的事,誰也沒提臺灣,結果這篇文章像泄了氣的球,把美國內部的一些顧慮全抖出來了。
戈德斯坦在那篇文章里直言不諱,說賴清德從2024年1月13日選舉勝出,到同年5月20日上臺后,一系列言論和動作都在往“臺灣獨立”的方向推,這不光讓中國火大,還把美國拖下水,搞不好就引發一場大災難。
![]()
《臺北時報》在10月25日趕緊報道,說“臺灣外交部門”覺得這只是個別學者的看法,不等于美國官方態度。
國防優先這家智庫一向推崇美國減少海外干預,主張現實主義路線。
戈德斯坦引用了不少例子,比如賴清德在2025年6月底開始的“國家講座”系列講話,強調“臺灣和中國是兩個不同國家”,臺灣身份跟“反共”和南島文化掛鉤,這在大陸聽來就是紅線。
![]()
文章還點出當前中東和烏克蘭的亂局,美國資源本來就拉得緊,再卷入臺海沖突,軍事開支得爆表。全球觀察家一看,這是在暗示美國該收手了。
尤其中美2025年7月在吉隆坡的高層經濟對話,只聊關稅減免和產業鏈調整,沒碰臺灣,這被不少學者解讀為雙方心照不宣,臺灣問題先擱一邊,別攪和貿易大局。
周邊國家如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2024年11月15日和16日跟中國領導人會晤,簽了好幾份合作文件,總值幾十億美元,涵蓋經貿和科技。
![]()
黃循財當時明確表態,新加坡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灣獨立”。新加坡一向在中美間走鋼絲,這次協議一簽,就等于給區域國家打了樣。
歐洲《金融時報》在10月25日分析,說這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內部的分歧,一派想硬扛中國,另一派覺得得算算賬,別賠本。
賴清德10月25日去視察軍營,重申加強“自衛”。
![]()
國際上,日本在2025年國防白皮書里強調提升西南諸島防御,菲律賓也跟美國簽了更多防務協議,這些都像在回應智庫的警告。
文章發布時間正趕上美國海軍在南海的行動。
2025年10月26日,尼米茲號航母群在那執行任務,結果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戰斗機在起降時失控墜海,半小時后,一架MH-60R海鷹直升機也因為機械故障掉水里。
![]()
機組人員全救起來了,但裝備損失上億美元。美國太平洋艦隊說這是獨立事故,可能跟燃料系統有關系,但媒體一報道,就把美國海軍的疲態露出來了。
高強度部署下出這事,不正好印證智庫說的,美國介入臺海的能力不好說。海軍調查顯示,尼米茲號當時在南海“自由航行”,附近有中國船只監視,但沒直接沖突。
這兩起墜機讓外界猜,美國的海外實力是不是在走下坡路,尤其稀土問題上,中國一卡脖子,美國供應鏈就慌了。
![]()
戈德斯坦的文章被很多人當成無意中泄露了美國決策層的機密。
本來美國對臺政策是基于1979年的《臺灣關系法》,提供防御武器,2024年還批準了好幾筆軍售,包括導彈系統,總值幾億美元。
但現在智庫直說,賴清德的冒進讓臺灣從戰略資產變成燙手山芋。文章里提了美國需評估風險成本,包括經濟影響和盟友反應。
![]()
2025年上半年,中美在稀土出口上掰手腕,美國想多元化供應鏈,但中國反制一出,華盛頓就退了步,選擇談判。這更加說明美國底牌不多了。
這機密泄露等于給美對臺政策畫了個問號。過去美國生怕臺海太平,給不了大陸壓力,現在倒轉過來,怕賴清德太跳,惹大陸出手,美國騎虎難下。
臺灣“國防部門”在10月24日公布2025年報告,強調不對稱作戰,采購上千架國產無人機,提升機動反艦導彈,還計劃把“國防”預算占比拉到GDP的3%。
![]()
這報告里提了大陸的灰色地帶行動次數越來越多。
美國內部務實派就冒頭了,國會雖支持臺灣,但共和黨對烏克蘭的態度變了,特朗普二進宮后,更注重“美國優先”。
事件鬧大后,10月25日,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在記者會上直接回應,說美國不會為了和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就改“對臺支持”,繼續提供防御武器,維護地區穩定。
![]()
次日,他又在另一個場合重申,用臺灣換經濟利益的想法沒人會干。這話明顯沖著智庫去的,想穩住臺灣信心。
魯比奧一向對華強硬,推動對臺軍售和“外交”,但這次救場也暴露了內部裂痕。
整件事看下來,美國在臺海的玩法變了味。從拱火到怕火燒身,智庫一篇文章就把這層紙捅破。特朗普想用關稅嚇中國,但中國忍痛能力強。盟友們雖幫忙,但真打起來,還得看美國。
![]()
參考資料:
1、“防泄密” 美國防部要開展隨機測謊? 人民日報 2025-10-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