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政府停擺都熬到第31天了,早就不是“新聞熱鬧”的事,而是實實在在的民生災難。
一開始大家還只聽說航班延誤、國家公園關門,覺得離自己遠,可現在,連吃飯、看病這些最基本的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
那個管著4200萬美國人吃飯的“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眼瞅著就要斷供了。
這可不是小數目,里面有一半是老人和孩子,還有不少低收入的打工人。
阿拉斯加州參議員穆爾科斯基急得直跺腳,公開說他們州的超市貨架都快空了,食品供應鏈已經卡殼,老百姓天天打電話來訴苦,壓力大得快要崩潰。
![]()
除了吃飯,拿不到薪水的聯邦雇員更是慘。
華盛頓特區有個海關檢查員叫馬克,跟媒體吐槽說,他已經兩個月沒拿到全額工資了,房貸差點逾期,孩子的奶粉錢還是跟親戚借的。
更糟的是,航班延誤越來越頻繁,東海岸的肯尼迪機場上周就有120多個航班取消,乘客在機場堵到半夜,工作人員只能抱歉地說“沒人手調度”。
從東海岸的紐約到西海岸的洛杉磯,這場停擺的爛攤子,已經結結實實地砸在了每個普通人的頭上。
特朗普出狠招,反被黨內打臉
就在老百姓盼著有人出來收拾局面的時候,特朗普總算吭聲了。
10月30日深更半夜,他在社交平臺上發了條帖子,口氣挺橫:“參議院趕緊把‘冗長辯論規則’廢了,用這招重啟政府!”
![]()
你瞅瞅,這招確實夠“野”。
可能有人聽不懂啥叫“冗長辯論規則”,咱掰開了揉碎了說:就是參議院要通過法案,得有60票才能推翻反對意見。
現在參議院是共和黨53席、民主黨47席,要是把這規則廢了,共和黨靠簡單多數就能過關,直接繞開民主黨的阻撓。
可誰也沒料到,這招剛放出來一天,10月31日共和黨領袖們就集體跳出來反對,把特朗普的提議直接拍死了。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說得很直白:“改規則想都別想,這規則對參議院太重要了。
以前我們共和黨當少數黨時,全靠這規則擋著民主黨搞激進政策,現在怎么能自己拆自己的臺?”猶他州參議員柯蒂斯更直接,在社交平臺上公開回懟:“權力這東西是會換人的,但原則不能變。
今天廢了這規則,明天我們成少數黨了,哭都沒地方哭去!”連前領袖麥康奈爾都沒吭聲,但明眼人都知道,他四年前就反對過特朗普這想法,現在肯定還是老態度。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自己后來也慫了。
10月31日傍晚他要去佛羅里達的海湖莊園度假,記者圍上來問他“冗長辯論規則”的事,他只揮了揮手,一句都沒提,之前那股子狠勁全沒了。
醫保成死結,兩黨互掐不松口
其實特朗普急著出狠招,根源就是兩黨擰成死結的“醫保補貼”。
說白了就是一句話的事:民主黨放話,不先坐下來談“延長醫保補貼”,他們就絕不投票重啟政府;共和黨反過來放狠話,必須先把政府重啟了,再談補貼的事。
就這么點事,兩邊硬是僵了一個月。
我跟你講,這醫保補貼可不是小打小鬧的福利,現在美國人的醫保已經貴到離譜了。
凱撒家庭基金會今年2月做過個調查,三分之二的美國人都覺得,醫保公司該為高昂的費用負主要責任。
更離譜的是,聯合健康保險公司這種行業巨頭,拒賠率居然高達32%,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好多人交了保費卻報不了銷。
俄亥俄州有個退休工人叫湯姆,他跟媒體算過一筆賬:去年醫保每月交300美元,今年直接漲到520美元,可他每月退休金才2100美元,光醫保就占了四分之一。
“現在政府停擺,補貼要是不延長,明年說不定要漲到700美元,這日子沒法過了!”湯姆的話,說出了不少美國人的心聲。
![]()
眾議院民主黨領袖杰弗里斯在CNN采訪時,直接翻了臉:“總統去亞洲開了五天會,跟外國領導人握手合影忙得很,回來就發個帖子裝樣子,跟我們坐下來談十分鐘都不肯。
他要是真關心老百姓,就該拿出點誠意來!”可特朗普這邊呢,壓根沒摻和兩黨參議員私下的談判,就等著別人把問題解決了。
投票13次全敗,25州硬剛聯邦
矛盾沒解開,撥款法案的投票就只能一次次碰壁。
10月28日參議院又搞了次投票,結果是54票贊成、45票反對,離60票的門檻還差6票。
這已經是這個法案第13次被否決了,創下了近年的紀錄,停擺就這么沒完沒了地拖下去。
地方政府實在看不下去了,當天就聯手“造反”。
馬薩諸塞州、加州、得州等25個州,再加上華盛頓特區,直接把聯邦政府告上了法庭。
他們的起訴狀寫得明明白白:農業部賬戶里明明有120億的應急資金,發11月的SNAP福利只需要92億,有錢卻故意不發,這就是違反法律,拿老百姓的飯碗當籌碼。
可農業部長羅林斯嘴硬得很,在記者會上拍著桌子說:“我百分百保證,賬戶里沒有能挪用的錢,你們別聽各州瞎忽悠!”
結果第二天就被媒體扒了底:農業部上周剛花500萬美元搞了個“農業宣傳周”活動,又是做廣告又是辦展會,錢花得挺痛快,到了老百姓吃飯的時候就說沒錢了。
這波操作把網友惹火了,社交平臺上全是罵聲:“你們公款吃喝的時候不缺錢,老百姓要餓死了就哭窮?”
規則是護身符,兩黨都精著呢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場鬧劇的核心,其實就是那個“冗長辯論規則”。
好多人罵共和黨慫,不敢跟特朗普站一邊,其實他們精著呢,心里的小算盤打得噼啪響。
圖恩私下跟親信說過:“現在我們占多數,廢了規則是痛快,但四年后要是民主黨掌權了,他們靠簡單多數就能隨便推政策,到時候我們連攔的機會都沒有。”
再說了,這事兒也不是第一次發生。
四年前民主黨掌權的時候,拜登想推醫保改革,共和黨靠冗長辯論規則擋了三次。
當時民主黨人也喊著要廢規則,鬧得挺兇,結果參議員曼欽站出來反對,說“今天我們廢了它,明天淪為少數黨就等著被碾壓吧”,最后這事兒就黃了。
說白了,這規則就是兩黨的“護身符”,誰掌權的時候都想留著它制衡對方,誰也不敢真把它廢了。
猶他州參議員柯蒂斯說的那句話挺實在:“權力會易主,但原則不該變。”
其實翻譯過來就是:今天我廢了規則占便宜,明天你掌權了也能這么對我,最后誰都沒好果子吃。
這種心照不宣的默契,早就成了美國政壇的潛規則。
說穿了,這哪是規則和補貼的破事?就是兩黨拿著老百姓的生計當籌碼,互相掐架比誰更硬氣。
4200萬人要斷糧,130萬軍人領不到薪水,醫保費漲得比火箭還快,可兩黨還在算政治賬:廢了規則會不會影響下次選舉?讓步了會不會被選民罵軟弱?
網上有個美國網友說得戳心:“我們選他們來當議員、當總統,是讓他們解決問題的,不是看他們演宮斗劇的!”停擺創不創紀錄真不重要,重要的是別讓權力斗爭的鍋,砸在普通老百姓的頭上。
真想辦人事,關起門來好好談,比啥都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