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寫了一篇文章,借用土拍,以及入市的新樓盤項目價格,簡單舉例福州穩樓市的動作,很多人誤認為我的觀點,認為是表明福州未來的房價會漲。
我接觸過很多購房者和業主,嘴巴上不說,大家都不希望房價再這樣腰斬下去。
當下準備買房的人說:我已經租了好幾年的房子,當下是想在城市里買套房子的,可是,看到許多人都在說,房價還在繼續下行,所以只能保持觀望,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只能繼續租房子住,寧可生活品質差一些,也不想成為韭菜。如果不是房價這么一直降,我可能已經買進去了。
當下賣房子的人說:比我當初買的時候還便宜,怎么可能會這么低,如果按照你們中介說的那樣價格,能夠成交的話,我寧可不賣,放在那等著拆遷好了。
以上都是干中介的人,最常聽到的話,對于中介來說可能房價漲跌影響不大,他們要的是交易量,然而房價下跌后,隨著標的成交價降低,中介費也跟著減少。
![]()
因此,房價下行,對于中介,業主,購房者來說,都算不上是一件好事。
大部分依然在闡述一個觀點,房價還會繼續下跌,甚至還有網友在我的評論區留言,房地產的未來用三個維度衡量。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政策方面就不用提了,現在已經很少再出刺激房地產增長的政策,中期的土地供應完全發生了變化,由外圍龜縮到中心繁華地段,長期的人口縮減,對未來的房價必然發生重大影響。
首先,我不反駁房價會繼續下行的趨勢,相反,我也和大家持有一致的觀點,房價必然下行,網絡專家也預判過,大概還有10%左右的空間。
其次,我不反對房價上漲,房子作為國內老百姓的最大資產,除了居家以外,同時肩負著市場經濟的載體,也周期性的上漲下跌,都來自于市場經濟的行為,不可避免房子還有可能漲價的可能性。
最后,我也表述一個我個人的觀點,如何判斷房價的走勢,以及未來該如何選擇住房問題。
![]()
房價的走勢不單單是看人口,人類屬于群居性的動物,特別是我我們中國的現象,更加的明顯,哪個城市的經濟好,更容易賺錢,更宜居,哪個城市的人口流入就會更大。
有人的地方就煙火,也就有生活,對住房的需要就變得直觀起來,依據房子自身的本質而言,它只要有被需要,就會有價格,不要想著它會跌到谷底“白菜價”沒人要,也不要想著房子能大漲,靠著它賺錢。
關于城市房價漲跌,給大家四點參考方向。
判斷城市房價漲跌需綜合多維度數據指標,以下是核心分析框架:
一、供需結構分析
庫存去化周期?:若新房庫存需3年以上消化(如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行壓力顯著;去化周期半年內則市場穩定?。
土地市場表現?:地價持續上漲預示未來房價支撐力強,若土地流拍頻繁則反映開發商對后市信心不足?。
二、市場動態指標
二手房調價比例?:中介平臺降價房源占比超90%(如杭州案例)時,成交價下跌趨勢明確?。
新房二手房價差?:價差擴大可能反映新房限價政策與市場真實需求的背離?。
![]()
三、人口與經濟基本面
人口凈流入?:北京、上海等城市因年增50萬+人口支撐房價,東北人口外流則導致房價承壓。
GDP與產業活力?:人均GDP超8000美元后住宅需求飽和,科技產業集聚區(如深圳)房價更具韌性。
四、購房者行為信號
貸款意愿?:居民購房貸款申請量持續萎縮時,房價上漲動力減弱?。
房價收入比?:超過6倍年收入即存在泡沫風險(如部分二線城市)?。
當前市場普遍呈現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趨勢,69個重點城市中僅1城未跌,中位數跌幅達9.5%(如上海)?。建議結合本地化數據(如學區政策、城市規劃)進行微觀判斷?。
小白觀樓市,更多內容可看主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