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英新使館項目拖了七年,英國首相斯塔默一句話,又把火點著了:“不會因外界施壓批準項目。”
話音剛落,他轉頭就提了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要求:中國必須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這操作,不是外交,是耍賴式談判,你建館,我設卡;你不聽話,我就綁票。
這事兒說起來簡直讓人匪夷所思:中國按規矩花錢買地、按標準交方案,英國卻一會兒拿 “歷史風貌” 當借口,一會兒扯 “間諜風險” 嚇唬人,到最后居然還把毫不相干的中俄石油貿易捆進來要價。網友看得一頭霧水:這到底是審批項目,還是耍無賴?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故事得從 2018 年說起。那年中國花 2.55 億英鎊(折合人民幣約 23 億),買下了倫敦塔旁邊的前皇家鑄幣廠舊址。懂行的都知道,這地方可是倫敦的黃金地段,既能體現外交館舍的規格,又不會太張揚 —— 畢竟皇家鑄幣廠本身就是有歷史的老建筑,改建使館再合適不過。
更關鍵的是,當時英國政府是點頭同意的,還白紙黑字確認了這塊地就是給中國建使館用的。之后中方趕緊做設計方案,請來當地最權威的建筑專家把關,方案出來后不僅符合英國《城鄉規劃法 1990》的所有要求,連歷史保護部門都挑不出毛病。按說這事兒本該順風順水,可誰也沒想到,這一 “等審批” 就等成了七年之癢。
2020 年起,英國就開始各種 “甩臉子”。先是說 “建筑太高破壞歷史風貌”,中方立馬把高度降了 12%,就差把設計圖貼到議會門口征求意見了;后來又冒出個 “間諜風險” 的說法,可翻來覆去拿不出任何證據,之前炒得沸沸揚揚的 “中國間諜案”,最后也因為證據不足撤訴了。
最諷刺的是,這七年里,中國使館地塊周邊的商業樓像雨后春筍似的冒出來。那些樓要么比中方原方案高一大截,要么體量更夸張,英國政府批起來比誰都快。網友扒出照片對比:“合著只有中國建使館才算‘破壞風貌’?別人蓋寫字樓就是‘發展經濟’?”
![]()
就在大家以為英國能給個準信兒時,首相斯塔默最近的表態徹底把水攪渾了。他對著媒體拍桌子:“別想施壓我,這項目絕不會隨便批!” 可轉頭就被扒出,他這話根本不是說給中國聽的,而是演給國內保守黨看的。
原來斯塔默所在的工黨最近被保守黨罵 “對華軟弱”,恰逢國內經濟不景氣,通脹高得老百姓怨聲載道,民生問題一堆沒解決。把使館項目拿出來 “硬剛” 一下,既能堵政敵的嘴,又能轉移民眾注意力 —— 這套路網友早就看穿了:“合著中國成了英國的‘背鍋俠’?”
更讓人無語的是他的 “雙重標準”。這邊把中國使館項目拖得死死的,那邊英國外交大臣天天催中方快點批他們駐華使館的翻修項目。有媒體翻出記錄,英國駐華使館翻修申請剛交過來,英方就連著打了三次電話催進度,這臉皮厚度也是沒誰了。
最離譜的是,斯塔默居然在談使館項目時,突然蹦出一句 “中國得停止買俄羅斯石油”。這話一出口,連英國網友都看懵了:“建使館和買石油八竿子打不著,這是沒理由了開始胡扯?” 要知道,中俄石油貿易是純市場行為,中國既沒參與西方制裁,也沒干涉烏克蘭戰事,英國這明顯是想 “捆綁敲詐”。
![]()
為啥英國敢這么明目張膽地不講理?答案其實藏在美國的影子里。
有知情人士爆料,特朗普當年特意給斯塔默打了電話,逼著他拒絕批準中國使館項目,還暗示這事兒和美英貿易談判掛鉤。
脫歐后的英國早就沒了往日的底氣,只能死死抱著美國的大腿。可這 “抱大腿” 的代價著實不小:中國是英國第三大貿易伙伴,2024 年雙邊貿易額就有 1180 億美元,英國的汽車、奢侈品行業離了中國市場根本活不下去。更別說英國新能源項目 23% 的投資來自中國,82% 的稀土靠從中國進口 —— 這些實打實的利益,難道都要為了討好美國說扔就扔?
英國自己也陷入了 “既要又要” 的怪圈。斯塔默一邊喊著 “對華強硬”,一邊又不敢徹底撕破臉,還念叨著 “不能不跟中國接觸”。這種左右搖擺的樣子,連專家都看不過去:“既想當美國的小弟,又想賺中國的錢,哪有這么好的事兒?”
![]()
面對英國七年的 “拖字訣”,中方這次是真的沒耐心了。之前為了推進項目,中方不僅改了 5 次設計方案,還主動開放核心細節讓英方核查,甚至邀請英國安全專家全程參與論證 —— 可以說誠意給得足足的。可換來的卻是變本加厲的刁難,這任誰也忍不了。
10 月底,中國駐英使館發言人直接發了話:“英方這是毫無契約精神,再這么折騰下去,后果自己承擔!” 外交部更是把話挑明:“外交是相互的,英方卡我們的項目,就別怪人對等反制。” 這話可不是嚇唬人,按照《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東道國本來就有義務給使館建設提供便利,英國早就算違約了。
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 12 月 10 日這個日子上 —— 這是英國給的最后審批期限。要是到時候還沒個公平說法,中方的反制可能馬上就來。有網友猜測:“英國駐華使館的翻修項目怕是要涼了,這就是典型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七年了,夠建十座使館的時間,全耗在政治算計里。一個合規項目,不該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真正的國際規則,不是誰嗓門大誰說了算,而是契約精神、互信互利。
最后奉勸一句:外交不是耍橫的地盤,館舍不是討好美國的投名狀。倫敦塔下的那塊地,等的不是借口,而是英國的誠信。
#優質圖文扶持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