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山海
畢業找工作太難?湛江這場招聘會,給1.3萬多名學生直接把機會送到了校門口。
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招聘會,更像是粵西地區在宣告:我們也要搶人了!
![]()
11月1號,400多家企業帶著1.5萬個崗位擠進了廣東海洋大學,什么智能制造、新能源、石油化工,都是湛江現在最熱的產業。
看看來的企業就知道了,像珠海英搏爾這種搞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的上市公司,給本科生的研發崗直接開出11萬到15萬的年薪。
這個薪資水平,就算放在整個廣東省,對應屆生來說也相當有競爭力了,更別說是在生活成本相對較低的湛江。
![]()
這背后,是湛江正在下的一盤大棋。
投資超百億歐元的德國巴斯夫項目、寶鋼湛江鋼鐵基地……這些巨無霸項目落地,急需大量工程師和技術人才。
企業給高薪,不是做慈善,是真的缺人。
![]()
現場的學生們也清醒得很。
不再是“專業對口就行”,而是綜合考慮城市發展、個人興趣和未來前景。
學輪機的,不只看湛江,也盯著中山、福州的船廠技術崗,圖的是更好的發展平臺。
![]()
學動物醫學的,手里捏著行業龍頭溫氏的offer,還在關注家鄉茂名的企業,想著能不能回去做點貢獻。
甚至學舞蹈的,也早早考了教資,規劃好了做美育老師的路。
這一代的畢業生,選擇更多元,想法也更實際。
![]()
他們知道,一線城市機會多,但壓力也大;家鄉可能平臺小點,但能實現另一種價值。
這種“既要又要”的背后,是對自己人生的清晰規劃。
這次招聘會辦得也挺用心。
![]()
專門搞了AI簡歷診斷,還有資深HR一對一給你“看病”,幫你把簡歷改得更漂亮。
這種服務,比干巴巴地聽一場講座實用多了。
據說活動開始前,主辦方就用大數據分析了學生的就業意向,然后才“精準”地去邀請相關企業。
政府、學校、企業一起使勁,就是為了把人才留在本地。
看來“百萬英才匯南粵”這個計劃不是說說而已,粵西地區是真的開始發力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