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巴菲特卸任CEO前的“收官之作”,這個業績相當亮眼,在全球面對Ai和數字貨幣、黃金等投資標的蒙眼狂奔之際,巴菲特帶領的伯克希爾展現出了傳統業務高度韌性與戰略保守主義并存的業務特點。
在財務結構上,一方面是伯克希爾營業利潤達134.85億美元,同比增長33.65%,第三季度總營收達 949.72億美元,同比增長2.13%;凈利潤307.96億美元,同比增長17.31%;另一方面,是其手握3800多億美元,持幣不動,而與之相對的是奧特曼、黃仁勛、拉里埃爾森等面對AI未來的天量投資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巴菲特一定知道些什么,其囤積的天量資金一定在等什么!但遺憾的是,我們猜不透,市場上也沒人知道為什么!
我們接下去見到分析下伯克希爾的Q3:
![]()
一、財務表現的結構性解析
從數據看,伯克希爾營業利潤同比激增33.65%至134.85億美元,成為主要增長引擎 。這一成績得益于保險承保業務的絕地反彈:財產險和意外險板塊承保利潤同比暴增216%至23.7億美元,主要因當年重大災害事件減少及2024年破產案會計調整的影響。
此外,其鐵路運輸(BNSF)凈利潤增長4.8%至14.5億美元,反映出大宗商品運輸需求的穩定。
且在投資端也呈現出“扭虧為盈”的變化:三季度實現投資收益205.1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虧損297.8億美元。這一逆轉主要源于蘋果、美國銀行等核心持倉的股價回升,以及債券投資在利率波動中的收益鎖定。不過,伯克希爾連續12個季度凈賣出股票(本季度凈賣出61億美元),顯示管理層對當前市場估值的謹慎態度 。
![]()
最讓市場驚訝的是,截至三季度末,其現金及等價物達3816.7億美元,較去年底的3342億美元再創新高 。
這一現象或許是其執行巴菲特指數的紀律,即在高估市場的防御性策略,其通常是為應對經濟衰退或市場崩盤,也或是其戰略迷茫,主動等待機會的結果。
但巴菲特在任期間一貫強調“在別人恐懼時貪婪”,而當前美股估值處于歷史高位(標普500市盈率超25倍),促使伯克希爾維持“彈藥庫”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現金儲備中約3543億美元為無風險的美國國債,占美國國庫券市場近5%,這一比例甚至超過美聯儲的持倉 ,因此巴菲特現在是名副其實的美國“債王”,其每年的利息收入,或超我國汽車行業凈利潤規模,屬實可怕。
對于此現象,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曾回應稱:“我們現金數量確實是相當高,但好的機會不會每一天都出現”!“非常劃算的交易機會明天就出現的可能性非常低,但在未來五年內并非不可能。”
![]()
而從伯克希爾的行業板塊構成看,存在著一定的結構性特征!
首先,保險板塊整體表現強勁,但內部呈現顯著分化:
比如,財產險與再保險的承保利潤激增216%,浮存金規模穩定在1740億美元,在當前高利率環境下每年可貢獻約80億美元利息收入。
而其GEICO車險,承保利潤則同比下降13%,因理賠金額上升較大,而這部分賠償金市場有傳言和自動駕駛密切相關,顯示傳統車險業務面臨結構性挑戰 ,也凸顯了新能源和智能汽車對傳統保險業務市場的挑戰!
![]()
其次,這次的非保險業務也呈現了比較好的業績回報!
比如,在鐵路與能源方面,BNSF鐵路凈利潤增長4.8%,但伯克希爾能源(BHE)利潤下降8.6%,不過后者屬于可再生能源,本來就是長周期投資。
而在制造業與零售業方面,營業利潤增長8.2%至36.2億美元,喜詩糖果、NetJets等子公司表現穩定,但缺乏爆發性增長動能,不過這些業務主要是提供穩定現金流回報和上下游的鏈接。
![]()
巴菲特此輪Ai周期呈現全面錯過的特征!因此飽受市場詬病,但我們要理解其做為穿越過完整康波周期的投資界活化石,其生存之道從來就不在快,而在于穩和準,因此今年,別說美國,就算他在中國,也出現大量明星基金錯過科技股行情,淪為老登的情況
從市場動作看,伯克希爾連續九個月未進行股票回購,并在三季度凈賣出104億美元股票,這與2020-2022年每年回購超500億美元的激進形成鮮明對比 。
并且伯克希爾自身估值(1.47PB)持續低于歷史中樞 。巴菲特曾在近期股東大會上表示,“當股價低于內在價值時回購是最劃算的投資”,但目前這一條件尚未滿足。
而公司的季報披露顯示,2025年前九個月回購金額為零,自2024年第三季度起,伯克希爾就未進行過任何股票回購,至今已有五個季度。
不過,巴菲特對伯克希爾的運營引導已經明顯減少!當伯克希爾宣布以97億美元收購西方石油化工業務,格雷格·阿貝爾安全平穩的完成了這次伯克希爾自2022年收購Alleghany以來最大規模的并購后,就標志著伯克希爾已經開始了后巴菲特的時代!
![]()
從二級市場看,自2025年5月巴菲特宣布卸任以來,伯克希爾股價下跌11%,而標普500同期上漲20%,反映出“巴菲特溢價”的逐步消失 。
KBW等機構下調評級,并擔憂新管理層在資本配置、保險定價等核心能力上不能與巴菲特同日而語!因此,本次季報公布后,伯克希爾哈撒韋出現下跌!
![]()
此外,3800億美元現金雖為并購提供了彈藥,但也面臨機會成本上升的壓力。當前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4.5%,大量流動性沉淀在短債里,本質上都是躺在財政部的身上“吸血”。因此,市場對“現金囤積”的批評聲漸起,部分投資者呼吁派發股息或加大股票回購 。
格雷格·阿貝爾作為CEO繼任者,能否維持巴菲特“護城河+安全邊際”的投資哲學,并為伯克希爾帶來業務創新機會,成為了市場持續關注的問題!
值得肯定的是,阿貝爾雖然在個人魅力上還不足以媲美巴菲特,但其本身就是巴菲特人生最大的股權投資,而其在能源和鐵路業務的管理經驗(BHE凈利潤十年增長300%),也為其贏得了部分股東的長期信任 。
回顧歷史,當下伯克希爾現金儲備占資產的比例從2020年的18%升至當前的22%,這與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前的水平(24%)接近 。
歷史經驗表明,這種“逆周期囤糧”策略往往能在市場危機中創造超額收益。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伯克希爾憑借現金優勢投資高盛、通用電氣等企業,十年內就獲得了超200億美元回報。
若2026年全球經濟陷入全面衰退(IMF概率目前為35%),伯克希爾的現金儲備將成為“危機 alpha”的來源。以當前市值計算,3800億美元現金相當于每股約3.2萬美元,可支撐其以20%折扣收購價值5000億美元的資產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